APP下载

福富“师王争霸”玩转学习与成长

2017-07-19刘晓华

培训 2017年3期
关键词:战队导师大赛

刘晓华

做好“背刀跨马,一路荆棘一路歌”的准备,用心设计“赛训结合”项目。才能让比赛发挥最大效能,玩转学习与成长。

2016年是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福富”)实行互联网+、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公司升级人才造血机制的重要战略布局阶段。福富大学在这一年的工作也围绕进一步萃取组织智慧、构建健康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的目标而展开。由此,“微课开发”的项目正式排上议程。

在活动策划阶段,项目组成员先作盟誓:“要做好背刀跨马、一路荆棘一路歌的准备,不做成个精品项目决不罢休!”最后,经过讨论决定,借鉴国内热门综艺节目的赛制模式,取名为“师王争霸”,并确认用“微课大赛”作为该品牌的主题。

造势下一盘很大的棋

福富公司的员工散布在全国多个城市、不同的办公地点。由于缺少有效的全司级的即时沟通工具,电子邮件成为必选的通知手段。然而,群发邮件的效果无法达到项目推广所需要的效度。因此,如何全面推广微课大赛的品牌活动,是最为棘手的问题。

“福尔摩斯·富”现身营造神秘氛围

2016年5月7日上午,福富公司的宣传栏、微信公众号、OA内网、网上大学资讯平台等各大宣传媒体突然上线一幅制作精美的福尔摩斯预告海报,且同一主题不同画面的海报连续上榜三天,直指5月10日的神秘活动。员工纷纷猜测公司究竟要推出什么样的大项目,甚至有员工致电福富大学:“感觉你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就是项目组在多次筹备会后,共同讨论出的“高逼格悬念制造、线上线下地毯式轰炸”的宣传思路所达到的效果——引发关注,营造神秘氛围,让员工对即将出现的项目产生好奇与期待。

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豪杰”

在几番轰炸式推广后,项目团队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豪杰前来参赛,向公司星级培训师(高级内训师)、研究院专家团队、管理者发出定向邀请函。针对重点人员,运营团队成员会进行一对一的电话沟通和邀请,以打造“知识IP”、奖励年度工作积分为吸引条件,欢迎大咖们积极参与。另外,还通过设置最佳组织部门奖,吸引和鼓励各部门选送骨干精英,踊跃参赛。

与此同时,福富大学力邀公司四大领导,他们作为四大门派掌门人,担任导师的同时,也成为本项目代言人,大大助力了本次活动的宣传。

020推广全方位“轰炸”

除了传统的邮件宣传外,宣传栏、办公场所、各大微信社群、微信公众号、0A内网、网上大学资讯平台,也阶段性地将主题海报、展架图、样板案例、宣传软文、进展播报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推广宣传。

备战

用互联网思维运营项目

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去边界、去利益独享的时代,只有让员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分享内容、汲取干货,才能共享智慧众筹的丰硕成果。微课作为互联网化的学习方式,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来运营。

微课普及打消畏难情绪

传统的课程开发项目,参与对象往往是公司内部经过严格筛选的内训师。因此,此类项目往往给员工的刻板印象是:专业度要求高,开发难度大。在项目报名阶段,就有许多员工表现出强烈的畏难情绪。

针对这部分观望中的员工,大赛运营团队推出了系列微课:讲授“微课是什么”的课程——“微课是什么鬼”;讲授微课制作方法的课程——“微课?SoEasy”;以及关于本次参赛介绍的微课——“大赛如何参加”。通过这一轮微课的普及,让大家更为直观地了解微课的相关知识和大赛的参与方法。体系化的授课方式、清晰的制作流程、简易的使用工具,打消了许多员工内心的疑虑。

020辅导节省时间成本

做过培训项目的伙伴都知道,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各部门管理者能否给予足够支持有很大的关系。曾有管理者提出疑虑,“这么大型的项目,是否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员工的日常工作?”关于项目效能的担忧,一直是福富大学努力攻克的难点。

经过反复讨论,“师王争霸”微课大赛决定采用线上培训为主、线下辅导为辅的020培养模式。本次项目70%的学习内容都采用了线上的方式进行,比如比赛前期的宣传推广、微课知识的普及以及微课制作的直播课堂等。初赛后,晋级的32强选手再进入线下辅导环节,获得老师面对面指导的资格。

社群互助触发UGC氛围

微信社群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一个标志性的特点——去中心化。大赛初始,运营团队特邀行业课程开发专家,通过微信社群,分阶段对如何选题、内容如何提炼、如何制作以及常用工具和案例讲解等主题进行在线直播,并在课后安排辅导和答疑环节。

在语音直播课程后,有选手反馈“爬楼”复习很麻烦。于是,其他同学热心分享了原创小微课“爬楼三部曲”。当又有人反馈语音片断太琐碎,重修复习起来不方便,群里立刻生成了“微信语音导出与合成”的原创微课。类似这样的工具、经验及心得交流、参赛者智慧和思想的碰撞,在很大程度上触发了员工“用户生产内容(UGC)”氛围的营造。

对战决出“师王”

大赛在初赛阶段,设定课题、文案、初稿三个海选晋级点,从86位进入初赛的选手中,评选出32强进入复赛。然后,复赛选手进入两天的线下工作坊阶段:第一天是微课设计思路反思以及内容优化探讨;第二天是团队内部互助点评和优化作品实战。在接受外部顾问重点辅导和其他选手的拍砖互评后,实现对自己作品的优化和改良。接着,进入重头戏:四大导师选高手、组战队、打擂台,最终决出“师王”。

四大战队“红包”抢人

工作坊结束后,大赛迅速进入对战阶段。四大导师分别代表人才发展、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以及文化引领四大门派。

大赛运营团队模拟“中国新歌声”模式:安排选手抽签轮流上台展示三分钟,展示形式为“自我介绍+说明课题+展示作品亮点+拉票”。每轮的4位选手展示后,导师便通过抢红包的方式依次“争抢”选手,以红包大小来决定导师的“出手”顺序。最终,32位选手,每8位归一队,四位导师将他们招之麾下后,会安排队长、设立口号及POSE。至此,四大導师战队正式成立。

闭关修炼传授“内功心法”

分组结束后,四大战队便进入闭关修炼的关键阶段,四大导师都是公司高管及研究院理事长,他们深谙公司战略发展之道,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心得与公司战略结合,化为内功心法传授给各战队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大幅提升战队作品的水平。

32强的作品被筛选出来后,便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线下工作坊。为了能让微课“始于实战,用于实战”,课程开发专家让选手们回归原点,不忘初心,让微课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审视作品的制作过程是否偏离原本的思路。同时,提炼出微课设计的六部曲,作为本次工作坊微课优化辅导的步骤思路。

好中选优择出12强

对于各大战队8强的辅导和成长,导师们都倾注了心血。如何在8个作品中“好中选优”评选出三个代表作品?抉择是艰难的,竞争是残酷的,导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或邀请公司其他高管为助阵导师来协助评选,或组织队内进行集体投票排名,最终各小组评选出前三强,大赛12强作品终于出炉。

巅峰对决综合多方评审

大赛进入最终的巅峰对决的阶段,共含有终稿、展示、集赞、投票和评奖等五个步骤。

12强选手代表着不同的战队和不同的部门,他们的成绩关乎着团队的荣誉。因此,不论导师战队还是各部门都非常积极地为所属的选手们宣传、拉票。

在巅峰对决环节,员工投票结果仅仅占20%的评审权重比例,其余80%的评审意见来自专家评审团(12位总监级管理者及8位研究院理事)的專业评审。微课大赛运营团队会提前向20位专家评审逐一发送评委邀请函,邀请他们关注人才培养,将技术创新的独特视角充分运用到评审中,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三个维度对微课成品进行打分和评审。运营团队汇总计算出“大众+专家评审”的最终结果。

大赛结束后,公司以正式发文的形式公布大赛的结果,并邀请公司管理层齐聚一堂,举办隆重的成果展示会,对获奖代表进行表彰,对参与活动的个人及团队给予充分肯定。

“师王争霸”微课大赛从发布正式招贤令开始,到总结、成果展示暨表彰大会结束,历时近三个月。共收到了员工上传的两千四百多份技术原创文章及其他精品资料,课程中心上架了298门原创课程。大赛结束后,福富大学沉淀出标准微课培养流程、规范制作工具,同时将微课模板化,便于员工进一步学习和应用。

猜你喜欢

战队导师大赛
“特战队”工作法:当好疫情救治急先锋
水果特战队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从两届Major亚军,看中国战队Ti8前景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新时代的来临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