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017-07-19李盛文
李盛文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特征。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路,才會有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呢?我认为要在明确思维方向的前提下来“求异”,也就是不脱离教学目的,不脱离课文中心思想,紧紧围绕课文语言,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讲读课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1. 教师设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问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发展智力的目的。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四周围”指的是什么?“黑洞洞”形容什么?“碰壁”的含义是什么?鲁迅先生碰壁的原因是什么?鲁迅先生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设问,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到深,不仅弄清了“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而且对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的思想感情有了正确的理解。
教师要巧妙设问,学生要大胆质疑。质疑是求异的开端,也是思维能力的基础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认真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在讲解课文时大胆质疑问难,并逐渐引导学生从敢于质疑到善于质疑。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从释疑中得到满足和乐趣。这样大胆质疑的行动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鼓励,使学生养成好问多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 提倡争论,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不同见解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求异思维能力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学生自己质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讨论中有时会发生争论,这将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要加以提倡,二要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争论,得出一致的结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懂得了学生只有在争辩中才会思路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如我在讲授《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组织了一次讨论,要求学生对齐宣王、齐湣王和南郭先生做出评价。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认为齐宣王是个典型的官僚主义者,不了解情况,有的则认为齐宣王是个受骗者;对齐湣王,有的说他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则认为他事无巨细,管得太多;对南郭先生,有的认为他是个骗子,有的则认为他是为了糊口不得已而为之。通过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也活跃了思维。
3. 通过词句训练,让学生在对比中求异存同
通过词句教学训练求异思维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重视同词异意和组词训练。如在教学《林海》一文时出现了“攀登”一词,我就让学生同已学过的《挑山工》一文中的“攀谈”进行比较,使学生们了解到“攀登”的“攀”是抓住东西向上的意思;“攀谈”的“攀”是拉扯的意思。通过讲读课文、抓文章中的同词异意词的训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对理解课文大有裨益。二是加强各种句型相互变换的训练。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李大钊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党的地下组织不被破坏,坚持留在北京时说:“我哪能离开呢?”让学生说出它是一个什么句式,让学生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我不能离开。”然后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感情更强烈。
二、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除在教学中培养,还需通过课外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思维。如学习了《种子的力》一文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谁的本事最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思维竞赛中队活动。在竞赛中,学生们思维活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用各种实事和理由说明了世界上本事最大的是人类,因为人能创造世界。学习《凡卡》一文后,举行了“我和凡卡比童年”的主题中队活动,学生们从生活住宿、学习等各个方面和凡卡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认识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儿童是幸福的,而且对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方设法加强求异思维训练,为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为圆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