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措施
2017-07-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寓德于教、寓德于学呢?
一、深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如六年級《山海关》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领略它的“天下第一关”雄伟庄严的同时,感受到它可歌可泣的历史,感受到它鼓舞着人们顽强的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还有六年级《圆明园》一文,从断垣遍地、文物被洗劫一空等,让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五年级《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我”矛盾的心情和邱少云顽强的意志,认识到严格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和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进而让学生谈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六年级《美丽的规则》一文,让学生明白规则之美、人性之美,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这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六年级《永远的歌声》一文,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秋天的怀念》一文,体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伟大爱。七年级的《鹤群》一文,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鹤群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三年级《倾斜的伞》一文,洋溢着祖孙二人间互相关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想一想,家人为我们做了哪些事,这样就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二、用好诗歌对学生进行德育
诗歌是文学的女神。它以经典的语言、独特的韵律,借助联想和想象,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中华民族是爱诗的民族,诗歌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诗歌来愉悦心灵、传递情感、教育后人的。因此,加强诗歌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年青一代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正是文天祥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陆游在《示儿》中写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死还念念不忘收复失地。七年级教材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可联系大陆与台湾骨肉分离之情、日本强占了钓鱼岛等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诗人于谦为国家命运不顾个人名声,他那无比高尚的操守跃然于纸。近代诗人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表现了诗人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这些充满浩然正气的诗篇,无不记录着中国人民的民族之魂,只有从中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六年级《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不怕外国嘲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隐姓埋名三十年》中,科学家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为了祖国的强盛,牺牲自己的事业、家庭,甘愿默默奉献一切,毫无怨言,这是多么伟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日益强大。这正是学生学习的正能量,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历史长卷中五彩缤纷的文学园地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向我们迎面走来,小小孔融就知道让梨;六年级《将相和》中,胸怀广阔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可塑造一个人高尚的灵魂。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延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组织开展“我读书,我成长”的活动,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寓德于语文活动中。在“六一”汇演时,学生将《花木兰》改成话剧,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在观赏之余,为花木兰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所感动,可谓一举多得。高年级可以让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活动,调查家乡环境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家乡变化,关心环境保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思想精神风貌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只有将德育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才是教书育人的最高体现。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