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后识古的又一力作

2017-07-19李楠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文字

李楠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印行的《文字小讲》一书业已上市热售,该书是由中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许进雄教授撰写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能有这样一本专门介绍文字学的通俗读物在出版界出版,可谓独树一帜,诚然十分难得。笔者阅读此书,大有琳琅满目、如入宝山之感。好书自应与人分享,因此不揣固陋,在此做一推介。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有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按道理说,读书人做学问应当从最基本的认字开始着手,这里所说的认字,并不是认会单个汉字,而是指把单个汉字的内涵外延、形成过程都有所掌握,如此才算是熟于文字。在古人看来,识字之道,不过是明通训诂的基本要求,属于小学范畴,唐代韩文公也说过“读书略识字”,提倡读书还是应当以识字为第一步。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人弘扬经艺、大谈王政者实繁有徒,而精于小学者却为数甚少,古人若是见了当下的局面,或许也和我辈一样叹惜这门领域的寂寞冷清。这实际上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实事求是地说,传统文化的流失比起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更为可怕,这也是学术界不容忽视的一大危机。而中华民族创造的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绵延不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字的传承一直没有断裂。话说这片黄土地养育着56个民族,而每个地域的方言都有各自的鲜明特色,直接对话交谈则困难重重。那么,是什么促使各民族扫除障碍地进行交流?毋庸置疑,当然是各地通用的汉字,由此可见汉字在民族融合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笔者日常工作虽非专门研究古文字,但作为研究传统文化的人,也深感对汉字重加认识的必要,读到该书,也算以实际行动“亡羊补牢”了。身为一名普通读者,翻阅时对该书充满了兴趣,原因是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古典文化的常识,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学的。记得当年上中学时,语文老师会给大家讲一些古代流传的文字趣闻。比如,老师曾说“矮”和“射”两个字就在历史上有过争议。理由是身高才一寸自然为短小,所以“射”字当是矮;而在古汉语意境里,矢就是箭,委就是推,把箭推出去自然是射击的状态,所以“矮”字当是“射”。类似的小故事还有不少,只是彼时限于文化基础,只能是在心里埋下爱好文字学的种子,还不可能掌握更多的训诂学知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读到不少历代笔记小说,其中涉及文字学的逸事比比皆是。比如有一则就记载道:王荆公编完《字说》,被人质疑“坡”字为何是土之皮,而“滑”字为何是水之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今看到这本引人入胜的书,则又仿佛回到了做学生的时代,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

说到该书引人入胜,窃以为每一位有机会读到该书的朋友都会有此同感。作者许进雄先生著述等身,唯独这本书尤其显得平易近人,可讀可玩。书中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故作高深的语调,只是把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130多个汉字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分析介绍,不仅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评得鞭辟入里。该书取名为“小讲”,实际上是作者一种谦虚的态度,仔细看过该书的人就知道,对于这130多个汉字,每个字都没有少讲,而是大书特书,只是讲的方式方法故意“显小”,为的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读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130多个汉字的来龙去脉的介绍,虽不是文字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是读者通过掌握如许单个汉字的渊源,足以掌握考证方法,为探究其他汉字的来历做下很好的铺垫和准备。笔者深信,凡人有了丰厚的小学积淀,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上,今后再去钻研高深的文史知识,也会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沉着。这或许是该书最大的实用价值之所在。

作者在其自序中,叙述了曾经做过的一场带有学术色彩的梦,自称正是那一场梦的出现,才有后来这本书的问世。这件小事固不足道,但在笔者看来,却是一个具有艺术思维的文人才具有的浪漫情怀。试想,如果不是这样一位骨子里渗透着文艺细胞的学者,又怎会把这种枯燥无味的“字典式”工具书写得那么生动有趣呢?换句话说,真要是古汉语字典摆在读者面前,恐怕也很难有人一一读到最后。在这方面来说,该书确实兼顾了精英学术与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书中内容,当初以零散的随笔形式发表于网络,如今裒辑成集,嘉惠后学,善莫大焉。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授权天津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可喜可贺,这也正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本书作为新生事物,未必尽善尽美,但允称尽心尽力,算得上是中国好书,因此笔者不嫌辞费,愿意将其推荐给广大读者,希望大家读过之后,能比笔者收获更多。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