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选择的分析

2017-07-19朱荣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全身硬膜外

朱荣军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广州 510000)

老年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选择的分析

朱荣军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广州 510000)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情况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术后麻醉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麻醉方式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胆囊炎老年患者多伴有此病[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手术时,若麻醉方式选择不当,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心血管反应,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4]。目前,临床多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等方式进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3,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3.0±8.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2,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62.0±8.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给予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031071)0.05~0.10 mg/kg、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076)3~4 μg/kg、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63411)0.08~0.1 mg/kg、异丙酚(国药准字H20051842)40 mg/10 s静脉注射;进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设置呼吸频率为14~16次/min,潮气量为8~10 ml/kg;给予微量泵注异丙酚1~2 mg/(kg· min)、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0.1~0.2 μg/(kg·min)进行维持,并间断注射维库溴铵。

1.2.2 观察组行全身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先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于T8~9椎间隙进行穿刺后放置硬膜外导管;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1021072)4 ml,明确麻醉平面后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方法同对照组,之后给予异丙酚1~2 mg/(kg·min)、瑞芬太尼0.1~0.15 μg/(kg·min)进行维持。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气腹后10 min、拔管后即刻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L)、心率(HR)、心肌耗氧量(HOV)情况。记录两组术后恢复呼吸、睁眼及拔管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时间MAP(mm Hg)CO(L/min)CL[L/(min·m2)]HR(次/min)HOV(ml/min)对照组35观察组35插管后即刻气腹后10 min拔管后即刻插管后即刻气腹后10 min拔管后即刻88.3±4.7 82.0±6.2 60.2±10.4 85.3±8.7*80.0±8.2*66.2±10.4**4.5±3.4 4.8±1.4 4.1±1.8 4.2±3.4*5.2±1.4*4.6±1.3*3.2±1.6 3.2±1.4 3.0±1.4 3.5±1.6*4.5±1.4*3.5±1.4*11.8±0.1 11.7±0.4 10.5±0.4 11.5±0.1*12.2±0.4*11.8±0.3*62.2±11.2 63.4±10.4 60.4±9.3 66.2±11.5*64.4±10.4*67.3±9.4*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恢复呼吸、睁眼及拔管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min,±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min,±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苏醒时间对照组观察组35 35 15.8±3.1 4.2±2.5*23.1±4.8 7.8±2.1*22.0±3.8 10.2±3.8*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具有微创性、安全性的特征,但老年患者大都存在较多基础疾病,所以需慎重选择麻醉方式[5]。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快,住院时间短,应用效果显著[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能够较好的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

醉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夏克枢.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1):18-21

[2]曹德钧,祖存.不同全麻方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9):98-101

[3]刘卓.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1-62

[4]张刚,潘巧娟.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的选择[J].中外医疗,2016,35(17):76-77+94

[5]杜冰.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探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3):93

[6]姜春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 187-188

R6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83

2017-04-15)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全身硬膜外
更正声明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更 正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