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2017-07-19胡竹平李国华张赠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5期
关键词:熏洗熏蒸血液

胡竹平 李国华 张赠盟

(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翁源 512600)

中药熏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胡竹平 李国华 张赠盟

(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翁源 512600)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熏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B组予以西医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B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组,且B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西医联合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肢体不适,有效改善血流,发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临床疗效;意义

糖尿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可能与血糖升高造成代谢紊乱及微血管损伤有关[1]。本研究采用中药熏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6~60岁,平均年龄(53.6±7.1)岁;病程6~13年,平均病程(9.5±3.5)年。B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61岁,平均年龄(53.3±8.2)岁;病程7~12年,平均病程(9.7±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国药准字号H44022546)口服,10 mg/次,3次/d;甲钴胺(国药准字号H20080478)口服,0.5 mg/次,3次/d。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中药熏洗组方:红花18 g,川芎20 g,鸡血藤50 g,赤芍30 g,艾叶18 g,桂枝15 g,千年健30 g,乌鞘蛇12 g,地龙10 g,夏季添加忍冬藤30 g,冬季添加细辛5 g。将所有药物研成粉剂后放入布袋进行煎液,1剂/d。中药熏洗:首先将双下肢放置在熏蒸架上进行熏蒸,温度控制在50~60℃,熏蒸时间约10~15 min;熏蒸结束后进行洗浴,洗浴药液需浸过足三里,温度控制在37~40℃,洗浴时间约10~15 min;结束后以软毛巾吸尽药液,特别是足趾间。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判断[3~4]:痊愈,肢体疼痛、麻木、乏力感等各类不适症状均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超过90%;显效,各类不适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体征显著改善且症状积分减少超过70%;有效,治疗后各类不适症状较治疗前好转且体征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超过30%;无效,治疗后各类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体征积分减少不超过30%。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n全血粘度(mPa·s)治疗前治疗后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治疗后A组40 B组40血浆粘度(mPa·s)治疗前治疗后t P 5.96±1.21 5.95±0.92 0.042>0.05 5.39±1.21 4.32±0.74 4.771<0.05 1.88±0.06 1.87±0.12 0.471>0.05 1.81±0.19 1.64±0.09 5.114<0.05 3.75±0.86 3.73±0.98 0.097>0.05 3.40±0.81 3.01±0.21 2.948<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性病变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气虚无法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阴虚则使脉道失于濡润导致瘀血阻于脉道,日久病情迁延阴损及阳,造成肢体冷痛、麻木,皮肤感觉迟钝,肢体倦怠乏力等[5]。本组研究用于熏蒸的药液中,艾叶、桂枝温经活络、发汗解肌;红花、川芎活血消肿、通经活络;鸡血藤活血养血、祛瘀止痛;千年健祛风胜湿、通痹止痛;乌鞘蛇与地龙亦可祛风、通络。夏季治疗时添加忍冬藤可清热通络,冬季增加细辛有温经止痛之效。诸药合用具有内外合治、改善血液循环、濡养神经、消炎止痛之功效。中药熏蒸法是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热气熏蒸肌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熏蒸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可使血管扩张、肌肉松弛,促进药物直达病所,起到散寒除湿的功效,与中药合用,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供氧,促进炎症的消退,加上所用药物具有开泄腠理、散寒通络之效,进而通经活络,祛除病患。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中药熏蒸法治疗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且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均显著改善。说明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可在短时间内缓解肢体不适症状,有效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发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综上所述,西医治疗联合中药熏洗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郝东.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63-64

[2]黎海冰,陈南官,李海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5):94-96

[3]张磊,王馨曼,王国豪,等.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5,22(12):36-43

[4]汪瀚,鲍远程,杨文明,等.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29-131

[5]林任,赵灿.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1(7):103-105

R244.9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38

2017-04-14)

猜你喜欢

熏洗熏蒸血液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多彩血液大揭秘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神奇血液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