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原理的《蒙娜丽莎》审美距离研究
2017-07-19尹朝
尹 朝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4)
基于美学原理的《蒙娜丽莎》审美距离研究
尹 朝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4)
文章运用布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理论,旨在对鉴赏《蒙娜丽莎》时保持适度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共鸣及对审美距离的控制技巧和方式进行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探索时间距离带来的微笑之谜;第二部分分析空间距离衍生的适度美感;第三部分阐述了心理距离产生的情感体验,借用VR技术分析《蒙娜丽莎》,进一步论证适度距离会带来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即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潜意识互换。
审美距离;蒙娜丽莎;情感体验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前言
关于《蒙娜丽莎》的审美,前人已有相当深刻的探索,但就其审美距离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审美距离可以划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作品,塑造了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少妇形象。完美地营造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美感距离——就审美客体而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泛滥着宗教神学色彩,人物内心情感与美貌相结合,神似圣母的微笑,极具感染力;就审美主体而言,上层人士的自身审美意趣,促使主客体在潜意识领域进行着深层次的交流——产生共鸣。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蒙娜丽莎》审美的研究,总结出:众多学者在此名画的审美活动中出现“失距”现象。在国外,戴高乐总统以欣赏《蒙娜丽莎》来缓解烦闷心情;蓬皮杜总统对《蒙娜丽莎》心持迷恋;邱吉尔亲抚《蒙娜丽莎》时手指不禁哆嗦;撒切尔夫人渴望拥有《蒙娜丽莎》,于是收藏4幅赝品;拿破仑为装入自己的相框,不可思议的修剪掉旁边的柱子。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视觉感知专家Alessandro Soranzo以及他的同事Michelle Newberry,则把这种“不可捕捉的微笑”称为一种视错觉。在国内,众多学者则把《蒙娜丽莎》的微笑意象化,将国内古典文化遗产视为中国的“蒙娜丽莎”。
本文认为时间距离产生了微笑之谜、空间距离衍生了其适度美感、心理距离产生了情感体验价值。最终,适度距离会带来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即审美客体与作品之间的共鸣。
二、《蒙娜丽莎》的美学内涵
(一)时间距离产生的微笑之谜
时间距离指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接触的时间。有诗云:“两情如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间久了,距离近了,杂念多了,心便会偏离轨迹,眼便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丧失对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站在《蒙娜丽莎》原作面前,不会有惊艳之感。冷眼旁观,人们会感悟到一份静谧的微笑;仔细端凝,却发现笑意褪色;回神凝视,笑容重现,继而又褪去……无论保持多远的距离,都会感受到这遍及脸上每一寸肌肤的微笑,随后将此种微笑由眼及心,让这种神秘微笑在审美客体心中成为永恒,融合层层晕染的背景,无界限的形体刻画及色彩变幻的光影效果让人们为之倾倒了500多年。
自1503年《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不同的观者在不同的时刻去欣赏这幅作品,感受大相径庭。笔者认为,依据不同时代人的不同审美层次,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应该是具有多样性的。
从作画时期的文艺复兴时代来看,人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创作作品开始着重于表现人文主义精神,而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对人性的追问,她的华贵和安宁是人性文明的体现,优雅的姿态体现出圣母情怀。
与此同时,20世纪90 年代还产生了许多对蒙娜丽莎微笑的新解。1919年,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诞生,随后蒙娜丽莎的脸庞被摄影师哈尔斯曼换成了达利那怪异的面容,接着苏珊·吉鲁依据达芬奇左撇子和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的习惯,研究出蒙娜丽莎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总之,这一时期人的思维泛化,审美方式独特。有人说这种微笑源于:没长门牙、中风、怀孕、性高潮、饱食一顿之后的反应;有人则衍化出裁剪的、肢解的、污损的、烧毁的、动物头像的蒙娜丽莎;最后,蒙娜丽莎成为各种商业广告的海报创作元素和商品推销员;不少国家还举办“蒙娜丽莎模仿大赛”,模仿者中居然出现男士。
依笔者而言,蒙娜丽莎的微笑与达芬奇的创作初衷随时间的推移,距离已经越来越远。许多解释都是观赏者强加于审美客体,因而带来了许多神秘色彩。
(二)空间距离衍生的适度美感
空间距离则是指与审美主体处在不同的不同地点、不同空间从而产生的审美情感对审美主体的美化作用。正如人们对自然界风景的一种情感表达。“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一种羁绊审美主体内心感受的空间距离,不经意地将主客体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然而,这样略带伤感的唯美,是萦绕在审美主体心间淡淡的思绪。
没有距离得到的或许真实但绝不完美,500年的回眸,再次站在蒙娜丽莎的跟前,看见的或许只是一些斑驳陆离的颜色,还会有令人心仪的微笑吗?时过境迁,微笑与背景的山水融为一体,通过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倾泻于纸上,继而融入到人物表情,牵扯住欣赏者的心,拉近与观赏者之间的审美距离,使审美客体显得更美。
(三)心理距离产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距离,是一种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保持对审美客体间的距离有利于审美主体获得审美快感,进而对审美客体产生新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对灾区或贫困山区人民的关爱之情,对弱不禁风女子的保护欲。这些都是心理距离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效应。
倘若将美感比作落叶,那么心理距离就是飘飞那一刻的思绪,叶子的凋零是风的追逐还是树的不挽留。众说纷纭的探讨,都只不过是人们对眼前事物的共感。然而共感之后,有人常常选择缄默不言,沉默并不代表不关注,而是太在乎所以拼命让自己与审美客体之间保持距离。如同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观。默默守候在爱者不远不近的地方,演绎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即使知道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这种不带任何功利欲望的恋爱更加让人珍视、让人回味,这种保持一定距离的恋爱与我的爱情观不谋而合。撷取一片秋叶,用伤感流年,为过去画上句号。这一程风景中,我独揽着秋的萧瑟,漂泊在幻想的国度,哭过笑过痛过,依旧期待你一切安好。时光,将季节的脉络生生分散,让那么多的来不及,跌落在岁月的深谷里,彼此渐行渐远。努力想要去握住,或许,这种心理距离一开始就注定彼此会成为时光轮回的过客,纵有那么顷刻间的美感享受,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繁花落尽,凋零了一笺心事,那些相遇的美好,期待它永存于审美主体的心,千万不要遗落在时光的更迭中,断壁残垣得渐行渐远。偶尔,审美主体控制与客体之间的距离,隔着岁月的风烟,去熟悉审美客体的眉眼,将一季落花的泪,卷起淅淅沥沥的往事,涟漪着离人的心澜。心理距离终究给审美主客体之间带来了新的体验,最终,看淡了落叶归根,审美主体就学会与俗世相安。
然而,有时不禁反思这种距离往往带来的是一种悲剧,距离在产生美感的同时也产生误差。如同两条平行线相交后会越来越远,最终在恋人之间产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无奈感。也许这种遗憾本身会带来美感的存在,所以保持这种非功利距离的恋爱依旧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
> 图1《i came and Went as a Ghost in Hand》中的一幕 作者自摄于杂志
> 图2《GTA V》作者自摄于杂志
三、适度距离的审美体验:基于《蒙娜丽莎》的美术鉴赏
(一)感悟式鉴赏(作品赏析)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
就审美客体所呈现的美而言,优雅的坐姿,丰腴的体态,充满了母性光辉,是达·芬奇对人文主义的一种宣扬。这幅画的微笑充满写意感,留给每一个观赏者无限的遐想,进而成为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情感纽带。
(二)形式鉴赏(观察)
形式鉴赏:偏重于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感知和体验,而且首先强调对形式的把握。形式主要指构图、线条、色彩、笔法等。
构图:在构图上,达·芬奇采用三角形构图,将透视点提升,更加凸显出蒙娜丽莎的端庄典雅。除精湛的面部刻画外,蒙娜丽莎那双柔美的手也成为审美亮点之一。据记载,蒙娜丽莎的眉毛因化学反应而不见了,采用“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勾勒背景曾有蓝天,两侧的石柱被拿破仑裁掉了。但整体构图符合视觉审美原则。
线条:蒙娜丽莎面部及手部线条柔美,衣褶线条柔中带刚,尽显大方、端庄。身后的风景中弯曲的弧线,使画面透视感倍增。
色彩:蒙娜丽莎的衣裳呈带光泽的灰绿色,这种色感结合白皙肌肤的光感,使人陶醉于散发着芳香的肉体。暖黄加灰绿的背景色调,与人物服装交相辉映。
明暗:蒙娜丽莎脸部色调的明暗调和使得双眼与唇部微暗的阴影若影若现,使面部微笑让人捉摸不透。
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把握,强调情感和体验,进而产生共鸣。其实,对于《蒙娜丽莎》的赏析,应该更加注重审美主体的美感需求和情感体验,以达到适度审美距离,无需遵循条条框框的审美原则。
(三)社会学式鉴赏(探究)
社会学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方式偏重于对作品特定的内容和意义的认知。
《蒙娜丽莎》绘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幅画透露出达芬奇对人性美的呼吁,这种相对静止的微笑瞬间营造出穿越时空的美,散发永恒的魅力。这位集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雕塑家、哲学家、音乐家和建筑师于一身的奇才。完美打造出这幅画穿越时空的美感,当审美客体换种角度抑或是换种心情去观摩,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四)比较式鉴赏(对比)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蒙娜丽莎》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标准。在审美距离的把握中,如果将时空距离称为“超距”,那么最近的距离应该是VR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将《蒙娜丽莎》与艺术家Rachel Rossin的油画作品《Lossy》做比较,很巧妙的发现油画带给大家不同的纵深感。这幅在纽约画廊Zieher Smith & Horton展出的《Lossy》,只要带上Oculus Rift可以让审美主体穿越到画中,进行结构的观察与探索,让油画变成“真实”的环境。(图1、图2)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用此种方法将《蒙娜丽莎》导入到Universal 3D (简称U3D)进行摄影测量,然后将图像数字化成的点后加入质材纹理,再给它们加上重力和光线影响的效果,最后将这一切分布在环境网格上从而构建起一个3D的虚拟环境。这样欣赏者可以戴上Oculus Rift进入已构建的艺术幻境对画作进行体验。(图3、图4)
> 图3《蒙娜丽莎》U3D版本 作者建模
> 图4 《蒙娜丽莎》光感处理 作者建模
四、结语
“一千位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揭示了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带给审美客体的差异性。我们只有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才能用心用情去与审美客体交融。距离产生美也产生误差,当我们面对审美客体不再有任何杂念,我们的审美才是单纯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将人文主义融入希腊古典主义,掀起了艺术界走向客观现实的风潮。蒙娜丽莎唇边的一缕笑意,隐没至指尖的情感,让神情开成一朵心花,执一份淡淡母性色彩,弥漫在人文主义时代,继而释然,继而成为跨世纪的标志。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人经受煎熬而取得的最伟大的进步的转折点。”这正是《蒙娜丽莎》审美的适度距离所在。
利用VR技术,打破人们对绘画艺术的定义,拉近观者与审美主体之间的距离。神游画作之中,若隐若现的微笑成为审美客体对审美距离的一种把握,这幅画包含的构造学、数学、美学、艺术学、视知觉等诸多层面的思想含义都消散于背景中,最终,赏画的心情成为影响蒙娜丽莎表情的重要影响因素。■
[1] 刘雪丽.浅析艺术审美的心理距离[J].艺术科技,2015,1(7):151.
[2] 张家波.论动词词性与审美距离的关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32-34.
[3] 金翠.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OL].百度文库,(2014-05-07).http://wenku.baidu.com/view/78371147ba1aa8114531d928.html,2016.
[4] 游火旺.浅谈审美心理距离[J].美术大观,2013(9):1.
[5]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09.
[6] 关英.美术鉴赏与素质教育[J].青春岁月,201:(8).
[7] 熊丽娜.“看见皮肤里的脉搏”——浅析达·芬奇之《蒙娜丽莎》[J].大众文艺,2009(10):56-58.
Aesthetic Distance Study of Mona Lisa Based on Aesthetic Principle
YiN chao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In this paper,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Buono 's Aesthetic Distance Theory is used to study the resonance as well as the control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aesthetics distance while appreciating the Mona Lisa in a appropriate distance.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consisted of three char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lores the mystery of smile brought by time distance;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sense of space derived from the distance; while the third part elaborates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distance and further argues that distance will bring a new emotional experience——that is the subconscious exchange between the aesthetic object and aesthetic subject——while analyzing the Mona Liza by means of VR technology.
aesthetic distance ;mona lisa ;emotional experience
J205
A
1008-2832(2017)06-0101-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