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作机制 构建四大体系全面推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
2017-07-19
完善工作机制 构建四大体系全面推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
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数说包头家庭服务业
2016年,包头市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家庭服务订单总数达到12.93万个,是上年同期的1.9倍,有近13万的居民家庭享受到了家庭服务。带动就业2.8万人。
2013年以来,已累计拨付家庭服务业各类扶持补贴资金7000多万元,我市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人社部从全国72个家庭服务业体系建设中心城市中选择包头市、大连市、扬州市、合肥市、郑州市、宜昌市、长沙市和昆明市8个城市开展家庭服务业相关业态和家政服务员及家政需求统计试调查工作。
包头市牢牢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思路,将发展家庭服务业作为创新创业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作为服务民生、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规范化建设,推进职业化进程,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工作组织机制,保障家庭服务业顺利发展
一是完善了组织领导机制,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包头市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指导意见,规划行业发展。
二是健全了政策保障机制,市人社局根据家庭服务业发展实际,设立了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家庭服务业发展三年工作计划和四年规划(2017-2020),先后出台具体政策措施文件30多个,扶持行业发展。
三是建立了行业协调发展机制,成立了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市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家庭服务业培训教学研究中心,促进行业发展。
四是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在六个旗县区建立了家庭服务专业劳务市场,为家庭服务需求、家服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三方供需平台。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家庭服务业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政策扶持体系,促进家庭服务业全面发展
在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包头市重点实施了“一贴息七补贴一减免”的鼓励扶持措施,这些扶持机构和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包头市家庭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几年来已累计拨付各类扶持资金近7000万元。
一贴息:家庭服务机构申请不高于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全额贴息。
七补贴:家庭服务机构入户开展家庭服务业务的,每两单给予100元的入户服务补贴;就地就近服务居民设立的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站),经考评合格以上的给予不高于20万元建设补贴;入户服务业务年度考评为优的家庭服务机构,给予不高于20万元的奖励补贴;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确认的品牌家庭服务机构,给予不高于30万元的品牌建设补贴;经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的,给予培训和鉴定补贴;发放家庭服务券,给予特定居民家庭每户200元的家庭服务补贴。
一减免:全市居民家庭向96200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提出申请并符合相关要求的业务,上门服务的家庭服务机构给予每单业务50元的费用减免。
严格管理服务体系,提升家庭服务业规范化水平
理顺了市、区人社就业部门和包头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等机构的工作分工,加强指导,规范了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是规范家庭服务机构的认定。符合《自治区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机构,自愿申请,市区两级就业部门、市家庭服务协会和市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联合考察同意,才能认定为家庭服务机构,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三是规范家庭服务机构业务考核评价。制定了《包头市家庭服务机构业务订单综合评价打分细则》,对参与入户服务和家庭服务券业务的家庭服务机构,按月公示业务情况,按季度对机构的订单数量、催单情况、不良记录和投诉情况等进行统计评价并打分排名,网上进行公布,监督家庭服务机构规范业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四是规范家庭服务机构品牌创建。制定了《包头市家庭服务业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连续两年实施了以“提升品质,服务家庭”为主题的家庭服务业品牌创建工程,在全行业开展各业态的品牌创建工作,鼓励和引导家庭服务机构铸品质,树品牌,提档升级。
强化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家庭服务业职业化水平
通过创新思路,细化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政策措施,加强监管,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分类培训,保障培训效果。
一是组织实施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特别培训计划,将家政服务员、育婴员等9大职业工种纳入培训计划,重点推进,突出培训成效。二是实行了分类培训补贴标准,纳入特别培训计划的,补贴按照基准标准上浮20%执行;获得市级以上培训品牌的,补贴上浮10%执行;列入专项职业能力的,培训补贴每人1000元。三是探索和开发课程拓展和新业态培训项目,推广家庭教育、家庭保健、心理健康咨询以及社区家政服务等专项职业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
我市强化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今年将重点开展保健按摩师、物业管理员、保安员、育婴员、保育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产妇催乳等9大职业(工种)培训。
经市人社局认定,我市开展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的定点机构达到39家。
2016年起,实施全市居民家庭服务费用减免计划,凡符合家庭服务相关业态要求的全市居民家庭,通过96200信息中心提出的家庭服务需求,上门服务的家庭服务机构都要给予每月每单业务50元的费用减免。
周国平:一个灵魂已经觉醒的人,不会再嘲笑和伤害别人,因为你知道,其实别人只是附在另一躯体上的最敏感的你。
截止目前,全市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家庭服务业各类品牌的机构达到70个,家庭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全市家庭服务机构在十个旗县区设立就地就近服务居民的社区家庭服务站176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70%以上。
2014年以来,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服务民生促进就业家庭服务券”的发放工作,为80周岁以上老人等五类特定家庭,发放面值为200元的家庭服务券,连续三年累计发放家庭服务券9万多份,取得明显效果。
(二)加强监管,保障培训质量。
一是创新了职业培训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开发了“互联网+就业创业培训”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培训申请、审批备案、资料审核和信息查询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培训机构和学员。二是培训监督检查实现了“双覆盖”,对培训实施过程进行实地监督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培训期间跟踪检查的全覆盖;通过学员签到、查验身份证件、刷脸机录入以及100%电话复核,实现了学员培训实名核实的全覆盖,确保了培训的质量。
(三)创新思路,拓展工作内容。
一是开展家庭服务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依托包头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和考察交流等活动,今年5月中旬,组织70多名经营管理人员赴安徽省合肥市学习交流,取得较好培训效果。二是开展师资培训,按照职业工种和业态,组织承担家庭服务业技能培训的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更新知识、提升水平,受到家庭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的欢迎。三是依托包头师范学院设立的家庭服务研究中心,制定发展规划、培训规范及标准,并探索设立家政学专业,培养高层次家庭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依托包头服务管理学习设立的家庭服务实训基地,培训师资、编制教材,进行实用型家服人才培训。四是开展示范性培训机构的评比,按照工作要求,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有关家庭服务企业中开展了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的创建评比工作,打造各具特色的培训品牌,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打造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家庭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包头市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于2013年,几年来,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充实工作内容,已经成为包头市家庭服务行业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发挥越来越大。
一是明确了职能和定位。包头市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具有信息、服务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功能,通过发挥信息中枢服务作用,培育家庭服务供给,繁荣家服市场需求,规范家庭服务行为,加强管理,提档升级,打造成为促进人社就业工作、服务为民和行业管理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工作平台。
二是提升了家庭服务信息工作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了集政策发布、咨询宣传、业务公开、信息公示和服务报单等功能为一体,以96200呼叫号码为统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为补充的家庭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以信息中心为统领,信息技术为支撑,供需信息上下传达匹配,家庭服务机构资源共享的工作新模式。
三是完善了行业管理服务工作内容。信息中心建立了月度统计报表分析和通报制度,强化对全行业的分析研究;利用信息系统的服务回访功能,参与了家庭服务券和入户服务业务的申报审核,保障了享受政府补贴的各项业务真实准确;利用数据管理功能,建立了家庭服务机构服务评价考评制度,为家庭服务机构认定、品牌评定和创先评优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包头市家庭服务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成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首先,家庭服务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市已认定家庭服务机构309家,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站)达到182个,全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81万人,比上年增长15.6%,女性1.3万人,吸纳再就业人员和农村牧区劳动力1.7 万人。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家庭服务业各类品牌的机构达到70个,其中:有24户机构列入全国“百强千户”和自治区“十强百户”企业名单。全市家庭服务行业机构快速发展、需求不断增长和市场秩序日益规范的繁荣景象正在显现,包头市也被人社部确定为家庭服务业统计调查的8个城市之一。
其次,职业培训取得明显成效。2014以来,全市每年完成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都在5000人以上,累计培训突破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0.94万人。通过实施经营管理人员和师资的培训,先后组织300多人次经营管理人员和近200名各个工种的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能力和水平。全市家庭服务业定点机构达到39家,有8家机构被确定为市级家庭服务培训示范基地,4个职业工种被评为市级特色培训品牌,4家机构被评为自治区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以公办职业院校为主体、民营院校为基础的,技能等级相互衔接、职业工种完善齐备、覆盖全市的家庭服务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形成。
再次,96200信息中心日益得到认可。信息中心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成为了联系居民家庭和家庭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截至目前,加盟商户达到518家,服务内容150多项,服务区域覆盖全市,2016年全年订单总数达到12.93万个,是上年的1.9倍,特别是2017年1月份,单月电话总量3.9万通,订单2.84万个,其中:网站和微信订单达到1.37万个,都创下了中心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全市服务居民家庭户数在4000家次以上的家庭服务机构达到2家,在3000-4000家次的机构达到3家,在2000-3000家次的机构达到6家,在1000-2000家次的机构达到37家。信息中心不仅实现了城市家政服务市场供需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家庭服务需求的信息化,更进一步完善了包头市家庭服务业工作体系,取得了工作新突破。
最后,服务民生社会价值充分显现。2014年以来,包头市开始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北梁棚改区等五类特定人员家庭发放每份面值200元的家庭服务券,连续三年累计发放了9万多份,同时,给予全市居民家庭每单业务50元的费用减免,减免费用近900万元。这两项惠民服务措施的推出,服务了百姓大众和特殊群体,提升了全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较好效果。
截止2016年末,全市已认定家庭服务机构309家,信息中心加盟商户518家,服务内容150多项,服务涵盖全市各个区域。
从2012年起,全市家庭服务业年度技能培训完成数量都稳定在6000人左右,累计达到3万人次。
包头市家庭服务网络信息中心为民服务的呼叫号码,只要您拨打它,客服人员就能为您的各类家庭服务事项提供快捷、高效的帮助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