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南客家汝城“香火龙”的田野调查
2017-07-19邱海洪胡建忠
邱海洪,胡建忠
湘东南客家汝城“香火龙”的田野调查
邱海洪,胡建忠
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湖南省汝城县客家“香火龙”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汝城“香火龙”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组织形式、仪式过程、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解读。 研究结果表明,汝城“香火龙”是一种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的民间信仰仪式,仪式所用的主要道具的制作就地取材、工艺精致独特,仪式主要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在村落宗族内部传承;龙灯理事会是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机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起龙、接龙、化龙;汝城“香火龙”具有农耕性、宗族性、规约性等文化特征。
客家民俗体育;汝城“香火龙”;仪式过程
0 前言
“仪式性体育”是附带着一套程式化的,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由文化传统所规定了特定行为方式的身 体 运 动[1], 是 村 落 传 统 文 化 的 一 种 表 现 形 式 , 也 是村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汝城“香火龙”是每年元宵节期间村民以村落姓氏为单位,组织、开展的一项以舞龙为主的仪式性体育活动,其文化价值和深刻内涵成为解读村落社会文化的特殊文本,2008 年 6 月汝城“香火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所周知,学界的关注度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学界对汝城“香火龙”的关注度却并不高,相关研究主要见于各历史时期的地方志、民俗志、族谱资料等简单记载和介绍;还有一些地方报刊、网络平台、电视频道、摄影协会对其活动现场进行过报道;另有一些关于汝城 “香火龙” 专题性研究的学术文章散见于少量期刊。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得知,截至 2016 年 11 月以汝城 “香火龙” 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仅有 11 篇。为保护“香火龙”这颗客家文化的明珠,使其在新的文化、人文环境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对其进行多视角、零距离的调查与分析。本研究的写作便是建立在笔者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式观察以求能在更深层次上体会、理解和洞察这一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
1 研究区域背景描述与研究方法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湘、赣、粤三省交界之地(图 1),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 汝城历史悠久, 人文鼎盛, 东晋穆帝升平二年 (公元358 年 )置 县 ,隶 属 桂 阳 郡 (《宋 书·地 理 志 》)[2]。汝 城是我国农耕文明和理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衡湘传闻 》 载 : “ 神 农 作 耒 耜 于 郴 州 之 耒 山[3]。 ” 耒 山 便 是 指现 位 于 汝 城 县 城 南 边 2.5 km 处 的 城 头 寨 。 《宋 史·周敦颐传》载:周敦颐“移郴令,改桂阳令(今汝城),皆有 治 绩 ”[4]。汝 城 县 属 于 客 家 文 化 扩 展 聚 居 区 ,是 湖南 省 5 个 “非 纯 客 住 县 ”之 一[5]。 据 1932 年 和 1997 年版《汝城县志》记载从宋代至明清共有 63 支来自广东、福建的移民迁入汝城。汝城客家聚集分布于县城南部,散居于全县各地,全县语言、饮食习惯、建筑都带有十分浓厚的客家色彩(图 2)。
图1 汝城县区位图Figure 1 Position of Rucheng County
图2 湖南省客家分布图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Hakka in Hunan Province
“香火龙” 是客家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舞龙习俗,在不同地区,其称谓也不一样,江西赣南称之为“秆 龙 ”“ 秆 龙 灯 ”[3], 福 建 闽 西 称 之 为 “ 稻 草 龙 ” “草龙 ”[6], 台 湾 苗 栗 则 称 之 为 “ 云 火 龙 ”, 还 有 一 些 地 区称之为“线香龙”“香龙”等。本研究的田野工作点分别是县境中部卢阳镇益道村三拱门和县境东北部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金山村。 据《汝城县志》和范、李族谱记载,两姓均是从江西赣南搬迁至此。另据金山村叶氏族谱记载,始迁祖叶广信原籍南雄府(今广东韶关南雄市),明成化中徙居桂阳(今汝城)金山。
2015年春节前,笔者前往汝城县调查“香火龙”活动。 此次调查主要通过县文体局、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快速掌握汝城“香火龙”的主要开展区域及其代表传承人等信息,初步掌握汝城“香火龙”表演的形态及其特点,调查了三拱门范家、广安所李家“香火龙”活动概况, 访谈了汝城香火龙省级传承人 FZM、LHF 及几位老艺人。 2015 年农历大年初四,笔者再次前往三拱门范家,观察了“香火龙”的制作现场。 在此期间,访谈了龙灯理事会成员、扎龙人、村民 40 余人,拍摄近500 张照片和扎龙视频, 并撰写了 2 万余字的田野调查报告。 2016 年农历正月十二,笔者在金山村全程参与观察叶氏“不夜天香火龙”。 本次调查访谈了金山村支书 YSL,扎龙艺人 YLZ 及龙灯理事会成员、村民 50余人,拍摄了整个“香火龙”活动视频,包括起龙、接龙、化龙。 2016 年 8 月,笔者在金山村、广安所进行“香火龙” 调查, 深入到村民家中进行观察和个别访谈,取得了广安所李氏“香火龙”的录像和文字资料,对其“香火龙”产生的文化生态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这几次调查所了解的情况有:(1) 全面搜集了汝城“香火龙”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2)确立了深入调查的具体村落和访谈对象,并在田野点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3)全程参与了汝城“香火龙”的整个活动过程;(4)将汝城“香火龙”蕴涵的移民文化记忆因素及其被表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动力因素关联起来思考。总体来看,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参与式观察、无结构式访谈等研究途径,勾勒出汝城“香火龙”的大致图景,捕捉其中的意义显现,并以此为基点呈现其文化逻辑。
2 汝城“香火龙”起源传说的记忆文本
目前,关于汝城“香火龙”的起源,研究较多的是针对口传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其真实程度究竟如何很难做出判断。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叙述和讨论是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而不是如历史学方法强调的那样,对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及具体的过程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考证和准确的叙述。根据汝城县文化馆提供的文献资料和田野报道人的口述得知,汝城“香火 龙 ”最 早 起 源 于 “祀 龙 止 雨 、祀 龙 止 水 ”[7]。据 传 在 唐朝弘道年间,汝城县连年闹洪涝灾害,洪水淹没了村庄和地里的庄稼,村民无计可施,后来听取一位堪舆师的建议“以火龙降水患”。 村民用当地常见的干稻草编制成数条稻草龙,将其焚化在汹涌的洪水中,终于洪水退去,村民恢复正常生活。 此后,汝城百姓逐渐形成了编制“香火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祛邪消灾的习俗,并在元宵节期间举行“香火龙”盛会,以此来表达对龙的尊崇和膜拜。 汝城“香火龙”起源的民间传说在汝城客家村落社会中家喻户晓流传甚广,虽然民间传说版本比较多样,但是其核心情节基本一致。在起源时间方面另一种版本讲的是在宋朝,但即使不一样的起源年代一说却丝毫不影响村民对传说的接受并继续传播(图 3、4)。
图3 汝城县城东龙王庙旧门残垣Figure 3 Debris of the Dragon King Temple in the East of Rucheng County
图4 叶氏家庙门楹上的龙雕刻Figure 4 Carvings of Dragon on the Lintel of Ye’s Family Temple
3 汝城“香火龙”的制作工艺与传承方式
3.1 制作工艺
汝城“香火龙”的造型主要取法于传统的庙宇壁画、雕刻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香火龙”的造型大致分为圆龙、扁龙、磺龙。 金山村叶氏和三拱门范家以扁龙为主;广安所李姓以圆头扁身为主,长度一般分为 7、9、11 拱等(均为奇数),最高 2.5~4 m。“香火龙”的制作材料主要采用当地的稻草、龙香(罗汉香)、楠竹、向日葵杆、棕叶等,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 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步骤:(1)用整理好的干稻草编制成直径4 cm、上 百 米 长的“赵 公 鞭 ”(图 5);(2)按 设 计 图 纸依次用“赵公鞭”扎制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并在合适的位置上扎上龙脊、龙足、龙麟(图 6),圆龙的扎制相对更复杂,先用“赵公鞭”扎成多个圆,后用“赵公鞭”和细篾片固定在四边将一个个圆圈等距离连接起来形成龙身, 再添上龙头、 龙尾 (圆龙不现足);(3)将编制好的所有构件搬到祠堂,用竹篾、绳索将其连线成整齐的龙形线条造型,并在每拱下方用绳索固定竹竿作支柱抬杆(图 7);(4)整条龙“组装”好后,沿着水平方向在龙体上插上龙香(龙香间隔 2~3 cm),整条“香火龙”需龙香 4 万多支,整个制作过程大概需要 20 d 左右。
图5 “赵公鞭”的制作Figure 5 Producing “the Whip of Marshal Zhao”
图6 汝城“香火龙”制作现场Figure 6 Producing Site of Rucheng’s Incense Dragon
图7 汝城“香火龙”的整体造型Figure 7 Overall Shape of Rucheng’s Incense Dragon
3.2 传承方式
传承是民俗文化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通过一定的传承方式确保民俗文化在长久的历史时空中被完整、系统、稳定地延续下来。汝城“香火龙”的传承方式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归类。
(1)从传承途径来看,主要为口头传承和行为传承。“香火龙”是汝城客家村落民众的日常生活文化,相对于官方或精英文化来说,它不需要依靠文字记录就可以达到代代相传, 就是通常所说的 “口耳相传”。 “香火龙”活动中,村民必须按照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具有规定性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处理各种关系,村民习惯地顺从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
(2)从传承主体来看,主要为群体传承和家族传承。 “香火龙”起源于客家村落社会,其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集体性,即全民性。因此,“香火龙”的传承需要创造该民俗事项的所有民众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其代代传承。 家族传承是汝城“香火龙”技艺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父传子,子传孙”,在其过程中有着极其严格的规矩:“非本姓不传,传男不传女”。
(3)从传承的组织形态来看,主要为血缘传承、地 缘 传 承[8]。 “香 火 龙 ”的 组 织 基 本 以 村 落 中 的 宗 族为单位,发生在宗族内的传承,其实质是一种血缘传承 ,据表 1、表 2 可 见 ,“香 火 龙 ”的 传 承 主 要 是 在 家族、家庭内传承,血缘关系对“香火龙”的传承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地缘传承在“香火龙”的传承中也比较普遍。 田野报道人金山村“扎龙人”YLZ向笔者提到,每年县里其他村里舞龙时他都会去观看,在他自己扎龙时也会借鉴其他村的优点,再进行创新、改进。
表1 城郊乡三拱门香火龙传承谱系Table I Inheritance Pedigree of Sangongmen Incense Dragon of Chengjiao Township
表2 土桥镇广安所香火龙承谱系Table II Inheritance Pedigree of Guang’ansuo Incense Dragon of Tuqiao Township
4 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机构与仪式过程
4.1 组织机构:龙灯理事会
汝城 “香火龙” 主要以村落宗族为单位组织开展,其组织机构是村落宗族龙灯理事会。龙灯理事会一般设有理事长、副理事长、会计、秘书长和理事会成员,理事长、副理事长、会计、秘书长是宗族内部公推、选举产生,要求在宗族事务上具有一定威望和组织能力。他们有的是国家政府认定的汝城“香火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例如,广安所的 LHF、三拱门的 FZM 等;有的是村干部,例如,金山村叶氏龙灯理事长 YSL 即为金山村现任村支书。 龙灯理事会成员同样也是通过村民推选产生,但是通常也会考虑姓氏内各村民小组、族内各房的平衡。如果哪个村民小组或族内的某一房没有一个人参与龙灯理事会,理事会将会局部调整人员或直接增加理事名额来达到这种平衡。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平衡,报道人向笔者谈到:“村落中的这类传统活动和国家行政事务不同,往大讲‘香火龙’是村里的‘脸面’,但对村里人来说同时又关乎宗族内的各房,如果哪房没有龙灯理事会成员,对他们而言是很没有面子的事,自然也就影响他们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显然这种理事会成员的平衡有利于方便组织、协调全体村民对活动的参与。
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当然委员”,诸如在活动中出资远远超出一般村民又热衷组织参与的人,或是精通整个 “香火龙”仪式过程与制作工艺的人,金山村叶氏龙灯理事会成员 YLZ 就属于后者。YLZ 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香火龙”的扎制,熟悉“香火龙”活动的整个仪式过程,他也就自然成为叶氏龙灯理事会成员。龙灯理事会在村落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成员稳定,交接有序的管理组织,即由当地民 众 自 发 组 织 、 自 我 管 理[9]( 理 事 会 成 员 的 构 成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除因为年老去世之外,一般不变),龙灯理事会负责整个“香火龙”活动的一切事务。如确定出龙日期、组织“乐捐”筹集资金、组织扎龙、组织“竞标”确定当年舞龙头及各拱人员安排、活动报批获取当地政府拨款及官方媒体宣传等等。
4.2 仪式过程:起龙—接龙—化龙
仪式既不是物质范畴的事物,也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而是付诸于实践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特定 的 行 为 方 式[10]。 汝 城 “ 香 火 龙 ” 至 今 保 持 一 套 完 整的仪式程序,主要包括“起龙—接龙—化龙”3 个环节。
起龙:“香火龙”活动当天上午,扎制好的“香火龙”搬到祠堂门口以供村民和外来观看人员欣赏,再此期间也将对“香火龙”进行最后检查和各连接部件加固。起龙的时间严格遵照风水先生选定的“吉时”。 起龙前需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祠堂祭祖是汝城“香火龙”起龙仪式的核心,主要包括: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 本族人满怀虔诚之心依次进入祠堂祭拜先祖,此过程需保持绝对的严肃。很多离乡外出工作的汝城人,在得知本村当年有“香火龙”活动都会赶回参加。金山村人 YBC,此次特地从上海赶回老家参加本村的“香火龙”活动。祭祖仪式完成后接下来的就是 “香火龙” 的点火仪式,在龙灯理事会的组织安排下,唢呐、锣鼓、二胡等民族乐器首先出场,数十声三眼炮响后,参与舞龙的村民纷纷持松明火把,把香火龙、龙珠和双鱼生肖吉祥物上的“线香”都点燃,顿时一条火红的长龙在夜色中清晰呈现,加上“香火龙”前面几十盏红光闪闪的灯箱队伍,以及数以万计的围观民众,整个场面气势如虹(图 8)。
图8 起龙现场Figure 8 Dragon Rise Site
接龙:接龙是汝城“香火龙”的高潮部分。“点火”后,理事长一声令下,土制的三眼炮争先轰响(现改为礼炮既方便又安全),接着鼓乐齐奏,烟花、爆竹齐鸣,近百名青壮年将龙抬起先绕祠堂大门旋转 3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游走(图 9)。 舞龙队伍最前面的是礼炮和鼓乐队,接下来依次是写有巨大“龙”字的宣传牌匾、香火牌坊、香火灯、走马灯、灯箱龙、吉祥猪、狮子、凤凰等,巨型“香火龙”走在最后面,加上前往观看的民众,整个队伍绵延起伏长达一二里路,十分壮观。汝城“香火龙”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手举舞龙”不一样,舞龙者分别站于龙身两侧,2 人一组将其扛于肩上。“香火龙”的表演动作主要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其中, 表演难度最高的是沉海底和吞食。 “香火龙”队伍按规定路线沿村落主道行进,在经过村民家门口时,每家每户都会点燃红蜡烛、燃放鞭炮、烟花,喻为“接龙”“接福”“接平安”,渴望沾上龙的福气。
图9 接龙现场Figure 9 Site of Meeting the Dragon
YCB 介绍道:在过去一般都是本村人接本村的香火龙,假如旁边村没有出龙,向我们发出邀请的话,事先龙灯理事会将与其联系,避免在接龙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的话和以前不一样了,很多时候各村的“香火龙”会聚在一起同台表演,比如县里组织的一些庆典活动时,我们金山叶氏、广安所李家、三拱门的范家、津江的朱姓等都会舞出各自的“香火龙”。
化龙:“香火龙”队伍按照事先规定的线路,围绕村庄“游龙”一周后回到祖祠前面,此时龙体上的龙香也将燃尽,龙头正对宗祠大门点 3 下,意喻“三叩头”。随后,舞龙人员将龙头居中正对宗祠,将龙身盘拢几圈放于地上。此刻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众人争先恐后地争抢“龙头香”(图 10)。 “龙头香”顾名思义就是插在龙头的龙香,一般“龙头香”最受欢迎,其次是龙尾香,当然每次在抢完龙头、龙尾后,龙身上其它部位的龙香也不会浪费。 人们把“抢来”的龙香带回家,插在自家神龛或畜栏门边,祈求家庭平安、六畜兴旺。抢“龙头香”结束后便开始准备化龙,首先是鼓乐队锣鼓齐鸣,而后舞龙者将整条“香火龙”龙身点燃、焚烧,意在“神龙归天”(图 11)。 次日,人们将焚化的“龙灰”装好,在一阵锣鼓喧天声中送到河边,焚香、烧纸后将“龙灰”倒进河里,寓意“龙归大海”之意。 化龙是“香火龙”活动的最后环节,化龙后整个“香火龙”活动即结束,村民回归各自的生活,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
图10 众人争抢“龙头香”Figure 10 People Scrambling for “Dragon Head Incense”
图11 化龙现场Figure11 Site of Transforming into Dragon
YDL 介绍说:“化龙”是整个“香火龙”活动的最后环节,化龙仪式必须到本村的宗祠前完成。前几年有一次省里面举行一次大型的活动邀请我们村的“香火龙”到长沙表演,组织方出资 10 万,但考虑“香火龙”在舞完后必须立即在本宗祠前进行化龙,从长沙结束后不可能立即回到本村宗祠前“化龙”,本村龙灯理事会最后商议决定放弃此次演出。
5 汝城“香火龙”的文化特征
汝城“香火龙”既是一种客家民俗事项,又是一种村落社会文化,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时间因素去观察,在社会文化的器物、行为和心理上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其传承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5.1 农耕性
汝城属于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农耕,人民生活自给自足,耕田而食,凿井而饮,简单而安全。 《民国汝城县志》卷二十一说:“汝邑男性业农为多,业商次之,业工者又次之。 业农有耕 田耕山之别,耕田又较耕山为多,凡耕山者以种杉种竹为主要,物业商俱是小贸而无巨商富贾。业工者亦手工业者 而 无 大 规 模 之 工 厂 。 ”[11]汝 城 “香 火 龙 ”活 动 的 形 成与当地客家民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具有明显的农耕文化烙印。首先,在我国传统社会时期农业的丰收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辛勤的耕种,二是“上天”的风调雨顺。 龙在中国文化里是能兴云布雨的神物,人们希望通过举行“香火龙”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深固的“以农为本,五谷为先”的传统思想使然。 其次,“香火龙”活动的时间都是在元宵节前后(具体日期视天气而定),此阶段正处于农闲时间和春耕前。 农耕生活可以概括为:“农忙—农闲—农忙”的节律,在农闲时间开展“香火龙”活动确保了民众的参与时间。同时,这也是春播之前许愿祈福,秋收之后酬神还愿的农业惯习。再者,“香火龙”的制作材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主要以干稻草、龙香、楠竹、向日葵杆、棕叶为主,这些都是当地常见的农作物。
5.2 宗族性
汝城也被称为 “古祠堂之乡”, 至今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 710 余座,例如金山叶氏敦本堂、卢氏叙伦堂,广安所的李氏家庙,三拱门的范氏家庙,津江的朱氏祠堂等。 从传统观念看,五代之内(同一高祖)的血缘群体称为家族,而高祖以上某代 祖 之 下 的 血 缘 群 体 称 为 宗 族[12]。 宗 族 意 识 在 汝 城 客家村落社会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宗族意识重新被唤醒,客家村落修宗祠、续族谱现象又渐兴盛。宗族意识和宗族势力在汝城“香火龙”传承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汝城“香火龙”也在汝城客家宗族社会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功能。 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方式基本都是以血缘村落为单位,每个村落姓氏都有各自的龙灯理事会,所有参与“香火龙”制作、仪式过程的人员都来自本宗族内。 各姓氏的“香火龙”都清晰地打出本族的姓氏牌匾,而且“香火龙”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都必须在宗祠前举行。由此可见,汝城“香火龙”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宗族色彩。
5.3 规约性
传统意义上的村落,自有其社会秩序,其生产、生活方式,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民俗规约性,在面对现实困境时这些民俗规约往往释放出相当的活力。汝城“香火龙”拥有一套完备的、约定俗成的规约,譬如,祠堂祭祖、龙头竞标、乐捐鸿名及相关仪式禁忌,它们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潜规则”,在村落社会中它 就 像 没 有 条 文 的 “ 法 律 ”[13], 然 而 对 村 民 的 行 为 却有“法律效应”。祠堂祭祖讲究长幼尊卑;龙头竞标采用“暗标”形式,这样既可以最大化筹集资金又不伤及未中标者面子;香火龙活动的主要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民的“乐捐”,龙灯理事会根据当年香火龙活动所需资金预算,对村里每户人家所捐金额会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多数村民都会遵守。村民向笔者提到,每年“香火龙”最终筹集的资金都要超过预算不少,结余的资金主要用于活动器材的添置和宗族一些公益事务的开支。 “乐捐鸿名”都是村民自愿捐款,不带任何强制性,龙灯理事会将捐款名单金额公布在村务公布栏。“香火龙”活动有很多禁忌,譬如哪些年份不适合出龙,村民在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必须杜绝的。这些民俗规约不见文字的记载,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护,整个姓氏或者村庄的民众都孰能知晓,并且自觉按照这样的 规 约 严 格 遵 守 、世 代 更 替[14]。
6 结语
汝城“香火龙”在自然环境与多元文化共同影响下发端、发展并代代相传。汝城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其源泉,充满乡土气息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独特的技艺魅力为“香火龙”打下了深深的“农耕文化”烙印,并形成独特的制作工艺与仪式习俗。 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与变迁,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面临多重困境。 汝城“香火龙”要得到长久有效的传承,不仅需要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村民、艺人、社会、学者共同努力,为其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传承开辟一条新道路,使得这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民俗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下去。
[1] 李 志 清.仪 式 性 少 数 民族 体 育 在 乡土 社 会 的 存 在 与 意义——以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一)[J].体 育科研,2006, 27(4):17-25.
[2] 胡 斯 可.湖 南郴 州 地 区 的 汉 语 方 言接 触 研 究[D].长 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 何 嫦 华.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的 影 像 生存 ——以 湖 南 省 汝城 香 火 龙 为 例[J].重 庆:西南 大 学,2012.
[4] 朱 惠 芳.周敦颐 于 汝城开阐 理 蕴传授二 程 初考[J].湖南科 技 学 院 学 报,2012,33(11):23-26.
[5] 杨 宗 铮.湖南客 家[D].桂林:广 西师范大 学 出 版社,2007.
[6] 谭 东 辉,金 慧 惠.赣 南 客 家 舞 龙 灯 文 化 探 析 [J].兰 台 世界,2012(31):80-81.
[7] 徐 晓 琴.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视 角 下 湖南 民 间 舞 龙 运 动 的流 变 及 发 展前 景 研 究[D].长 沙:湖 南 范 大 学,2009.
[8] 姜 又 春.民俗传承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2(3):140-146.
[9] 戴 利 朝,杨达.民 间 宗教信仰 复 兴及“理事会”与基 层 政权 的 和 谐 互动 ——基于 江 西 X 县 的 考 察[J].江 西社 会科 学,2012,33(5):204-209.
[10] 薛 艺 兵.对 仪式 现 象 的 人 类 学 解 释(上)[J].广 西 民 族 研究,2003,19(2):26-33.
[11] 湖 南 省 汝 城 县志 编 纂 委 员会.汝 城县 志[M].长沙:湖 南人民出版社,1997.
[12] 周 传 志,陈俊钦.宗 族社会视 角 下的闽台 民 俗体育历 史作 用 与 现 代价 值[J].武 汉 体育 学 院 学 报,2013,47(7):12 -15.
[13] 郭 琼 珠.村 落乡 土 文 化 资 源 中 的 传统 体 育 研 究 ——兼对一个侨乡 村落武馆百年史的考察[J].东 南学术,2008, (3):139-144.
[14] 孙 虹 ,周 进 国.潮 汕 民 俗 舞 龙 发 展 研 究 [J].广 州 体 育 学院 学 报,2016,36(2):60-63.
(责任编辑:杨圣韬)
Field Research on Incense Dragon Dance of Rucheng,a County of Hakka in Southeast Hunan
QIU Haihong ,HU Jianzhong
(College of Athletics and Kinesiology,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dopt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the paper,taking the incense dragon dance of Hakka in Rucheng,Hunan Province as the subject,tries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origin,craftsmanship,inheritance way,organization mode,ritual proces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ense dragon danc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ense dragon dance of Rucheng is a kind of folk worship ritual for nice weather(praying for rain or no more rain).Local materials are used and the craftsmanship is unique and delicate.The ritual is inherited inside the clan by the ways of words and deeds.The dragon dance council i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ncense dragon dance in Rucheng.The process of the ritual mainly includes the rise of the dragon,to greet the dragon and to become a dragon.The incense dragon dance possess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arming,patriarchal clan and conventionality.
Hakka folk sports;incense dragon dance of Rucheng;ritual process
G80-05
A
1006-1207(2017)03-0066-07
10.12064/ssr.20170310
2017-04-19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2366SS16103);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14YBA05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BA057);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14C0162);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2015D096)。
邱海洪,男,硕士研究生,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类学;E-mail:2005qiuhaihong@163.com。
衡阳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