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发展实录
2017-11-27张祥泰于清华
张祥泰,于清华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发展实录
张祥泰,于清华
以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协会的成立、发展和未来挑战3个方面分析该协会不断引导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寻求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并总结出在社区体育社会组织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独立性和自治性还不够;(2)影响力和号召力还不强;(3)品牌化和经营化还不足。针对 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准确认识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2)健全完善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3)开拓创新激活社区体育发展机制。
社区体育;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发展模式;问题挑战;对策建议
1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成立背景
由于长期以来体育社会组织缺乏,人们往往把公共体育看成是政府的事,社区体育服务一直处于政府包揽而社会参与不足的低水平状态。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一方面,政府职能必然要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错位承担的部分职能回归社会,从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 良 好 契 机[1]。 推 动 了 社 会 体 育 服 务 的 快 速 发 展 ,也带动了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需求层次提升,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讲究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或渴望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期望得到更优质、便捷和实惠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开展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工作的通知》后,上海开展了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工作。社区体育俱乐部顺应形势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全新的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回应了市民百姓体育健身的实际需求[2]。
上海社区体育俱乐部创立之初就得力于政府的扶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没有实现自治,反而越来越依赖政府,即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员多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选派,依赖政府的资金投入,实行管办不分离的管理模式。随着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尽管国家政策倡导政社分开,政府职能转换、简政放权,但政府在服务上质量与效率双低,跟不上市民的需求发展;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规模逐渐增大,也使得政府在管理上不堪重负;再加上社区体育俱乐部是专业性较强的体育社会组织,除了要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外,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等。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2014 年 10 月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成立, 它作为一个社会中介组织承接了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行业管理工作,从社区体育的专业角度加强俱乐部准入、运行和评估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协调社区体育事务,承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组织社区俱乐部之间的交流和比赛活动;开展社区体育宣传、加强社区体育俱乐部培训工作;研究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社区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发挥上海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整体效应。从推进社区体育发展来看,相对于之前的政府行政管理,社区体育协会的指导工作,行政色彩大大弱化,在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的帮助和指导下,社区体育俱乐部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获得了较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社会性、公益性、自治性、综合性的特征日趋显现。
2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的创新实践
2.1 转变观念、找准抓手,明确社区体育发展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们体育发展的根本方针,同时又多次强调,体育要着眼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品质、健康水平,满足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开展社区体育,应该要切实树立“大体育”的理念,力争做到“四个全”,即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让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体育运动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分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观念的改变是根本的改变,观念的创新是根本的创新。培育和壮大体育社会组织,是为了有效改变长期以来社区体育领域存在的“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使之逐步承担由政府职能转变而转移出来的社区体育相关职责,促进社区体育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方针,使政府、社会和居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和谐发展。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通过社区体育工作调研、社区体育俱乐部主任培训、社区体育工作交流和社区体育宣传等多种形式,做观念转变的工作,树立“全民健身基础在社区”的工作理念,把“六边”工程作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六边”促“六感”,实现广大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让有健身需求的群众都加入到一个组织中,让群众有归属感;建设和管理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让群众有获得感;组织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推广更多健身活动,使群众喜爱的活动常态化,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让群众有满足感;举办群众身边的健身赛事,使群众感受到竞技体育的乐趣,让群众有成就感;提供群众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通过体能监测、开具运动处方等举措,使全民健身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让群众有安全感;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宣传草根健身典型,评选全民健身模范,让群众有荣誉感。
积极推进“六边工程”,打造运动社区,动员居民参与,促进人人运动,努力形成体育生活化、健身科学化 、活 动 亲 民 化 、服 务 信 息 化 的 社 区 体 育 工 作 格 局[3]。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还重视 “借脑、 借势、借力”。 2016 年 3 月 29 日协会成立上海社区体育专家组,召开社区体育研讨会。到会专家就社区体育创新发展积极探讨,发表真知灼见,提出社区体育发展的前瞻性理念和工作思路。协会以先进理念为引导,开阔社区体育工作视野,积极培育和扶持社区体社会育组织发展,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赛事,以体育搭建平台,以体育丰富载体,以体育营造环境,以体育带来健康生活,把“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落到实处。
2.2 立足社区、做强服务,承接“你点我送”配送机制
做强社区体育,就要立足社区、 服务社区,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做好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工作是上海社区体育的一个亮点,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通过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力量,改变社区体育由政府部门包揽一切的传统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社区体育服务。社区体育协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社区体育配送服务”,协会承接了政府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统筹和整合了高校、单项体育协会和社会化体育资源,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或街镇为配送终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上海市体育局打包购买。
社区体育配送服务采用 “你点我送” 的供给机制,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了社区体育服配送系统,社区体育健身部通过配置的账号登陆网站,填写相关需求信息,点击“申报”即可,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快捷。这一网络平台不仅促进了市社区体育协会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还提高了社区居民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管理。配送内容在“上海社区体育”网站和同名微信平台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并在网站和微信上同步进行信息的更新和发布,使社区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查询,“足不出社区” 就能享受到贴近社区生活、满足健身需求的体育健身讲座和体育技能指导服务,青少年体育还是社区暑期服务的内容。配送服务贯穿全年,配送经费按每个社区全年 1万元配额,用于支付讲师和教练的课程费用(讲座 800 元/人/次,技能 200 元/人/次)。超出年度配额的部分则由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或街道支付。社区体育配送服务推动了社区体育的开展,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2016 年协会加大力度做好、做优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配送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配送课程,服务市民运动会,新增有关技能培训内容,同时加强“体卫融合”的力度,增添“慢病防治、运动干预”的科学健身的课程。 2016 年,协会组织社区体育服务配送至全市 143个街镇,其中健身讲座 135 场、技能培训 2 092 场、青少年培训 87 场,服务 92 419 人 次,还为 中智 公司和上海总工会体育服务配送 143 场,服务 3621 人次。
2.3 开展活动、组织赛事,使社区体育丰富多彩、活力万千
社区体育要从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思路出发,寻找发展群众体育的“钥匙”,答案想必会丰 富 多 彩 , 活 力 万 千[4]。
社区体育离不开体育活动和比赛,策划和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赛事,是扩大参与人群,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积极组织上海社区广场舞大赛、社区联盟赛和上海师市民运动会“社区运动汇”各项比赛和活动。 协会采取招标的形式选择社区赛事承办方,如在 2015年一共有 50 场社区联盟赛, 协会就向所有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布招标信息,当时应标的共有 65家,通过评比最后选出 50 家,对于中标的 50 家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协会予以 2 万元补贴,并提供赛事裁判、志愿者以及赛事运作的有关指导。由于赛事资源有限,为了让更多的社区体育俱乐部有机会参与,协会的应标要求中有一条就是“能够组织至少 20 街道个的社区来参加比赛”,因为除了浦东新区一个区能在自己的区域范围内组织比赛外,其他的区县则均要联系至少一个非本区县的街道,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只在自家区域举办比赛的封闭性环境,还历练了赛事负责人的社交能力,增进了区县之间的体育交流,这也是“上海社区联盟赛”的由来。
2016年第二届上海市市民运动会的主题是“上海动起来”,赛事定位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围绕建设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着力打造覆盖各类健身人群,体现大众体育专项化水平的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盛会,办成一届“市民奥运会”、一个“上海体育年”、一场“体育欢乐嘉年华”。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按照上海市体育局的要求,通过社区体育工作座谈会等,积极指导和帮助各社区体育建身俱乐部以积极姿态参与,凸显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的办赛理念,“创新” 办赛体现多元主体、“共享” 办赛覆盖更多人群、“开放”办赛融合国际特色、“欢乐”办赛激发市民体育热情,大家凝心聚智,认真谋划安排,积极做好市民运动会社区板块的各项工作。
根据 2015 年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主任培训班反馈的社区体育热门项目,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群策群力,积极组织市民运动会社区板块的5个项目的赛事活动——广场舞、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等比赛。 2016 年 5 月 21 日上午,在美丽的黄浦江畔,上海社区大妈三千余人携手北京、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地的参与者共同创造了最大规模排舞(多场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取得3万人齐跳广场舞的全新突破。与此同时,第二届上海市市民运动会“多力杯”上海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也正式拉开序幕。
为了使“社区运动汇”各项赛事顺利进行,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积极制定赛事方案和规程;加强沟通,整合资源,积极发挥各社区的优势作用;开展广场舞、钓鱼等比赛项目的培训;开门办赛,组织协调,安排好赛事承办单位;认真做好选拔赛、主题活动和总决赛等各项具体工作。
2016年市民运动会“社区运动汇”,共有“67+x”个比赛项目、10 大主题活动, 举办各类社区赛事共计 9256 个,主题活动 2 个,参与人次达 600 多万,竞赛参赛人数超 100 万, 约占第二届上海市市民运动会各项数据的 50%。
2.4 凝聚力量、创新管理,做大做强社区体育社会组织
一是以评估为导向,促社区体育俱乐部自身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体育组织一直习惯于由业务主管部门或者民政部门评审的、自上而下行政式的评价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缺乏客观性,导致社会体育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更强,削弱了社会体育组织的自主性。政府职能的转移,为社会评价力量的引入打开了大门。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受体育局委托对社区体育俱乐部开展创建评估和年度工作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参加评估,评估指标体系设及5个方面: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宣传和活动、经费保障、工作成果等,通过评估促进了社区俱乐部建设。 现在,俱乐部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已成为共识,工作网络逐步健全,管理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是开展调研、培训,促社区体育俱乐部工作创新。 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坚持每年年初开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工作调研,年中召开多次专题工作会议,9 月或 10月进行俱乐部主任培训,年底举行协会和俱乐部工作总结会,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互相学习借鉴,共商社区体育发展问题,明确社区体育阶段性工作重点,鼓励社区俱乐部结合社区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各自品牌,逐步形成社区俱乐部的特色亮点。
三是探索社区体育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促社区体育俱乐部提高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 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对社区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上海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文件精神要求:完善枢纽载体,积极探索培育、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的有效机制。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根据新的工作要求,在创新群众体育工作和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方面作了积极实践,根据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的要求,在10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推出了枢纽式管理试点工作,主要做法是:抓典型、促试点,健全基层体育组织网络、枢纽式管理、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质量,真正惠及社区广大群众。
2016年,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重点指导和帮助四 平 社 区 体 育 健 身 俱 乐 部 制 定 枢 纽 式 管 理 方 案[5],“党建为引领、服务为导向、合作为纽带、联合为方式”,推进社区体育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工作,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纽节点,建立健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同时加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建立社区体育组织联席会议平台,整合社区公共体育场所设施和体育服务资源,联合开展社区体育赛事活动,更好地服务以满足社区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四平社区枢纽式管理工作,围绕一个中心(以提升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为中心),加强两类群众体育组织建设 (社区居民体育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全覆盖),解决三大难题(社区体育活动、锻炼场地、活动经费问题),建立四项机制(目标责任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创新五项措施(搭建“联席会议”平台,创新社区体育模式;推进枢纽式管理,优化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创新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整合公共体育资源,创新社区体育服务;结合四平社区实际,开展社区体育特色活动,共建联建,拓展舞台,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2.5 党建引领、工作覆盖,带动社区体育创新发展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 2015 年建立党支部,通过党组织运行机制,加强工作覆盖,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党支部把党建工作视作生命力工程,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是立足政治引领,增强社区体育党组织影响力。 加强协会党建工作,发挥协会的枢纽桥梁作用。对全市 157 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情况摸底调查,探索社区体育俱乐部党组织的联建共建,搭建协会党建平台,建立党建学习交流机制,努力实现党建工作覆盖。 2016 年 6 月,社区体育协会派员分别到静安区临汾街道和杨浦区五角场街道专题学习了解俱乐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7 月 13 日,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静安区临汾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党支部和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联组学习,着眼社区体育创新发展,共同研讨如何使党建和业务工作实现“同频共振”,全民健身工作与社区发展同步。
二是坚持方向引领,奏响社区体育创新主旋律。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党组织及时传达和贯彻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精神,通过组织培训、工作会议和活动等途径,加强“三个引导”:引导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开拓创新; 引导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层学习管理法规,依法照章开展运作,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引导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立足社区发展实际,不断强化核心优势,稳步向专业化、综合化目标迈进。
三是注重文化引领,打造社区体育软实力。当前,社区体育社会组织队伍年轻化、社区体育工作者利益诉求多样化趋势明显,为了适应社区体育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期盼,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在党建工作中大力倡导在社区体育社会组织中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形成利益共生、事业共融、成就共享的体育家园文化。 协会在 2014 年开设了社区体育网站,网站设有“协会介绍”“新闻大厅”“社区体育配送”“社区运动汇”“体育设施”“社区团队”“健身指导”“经验交流”“关于我们”等栏目;在 2015 年又建立了微信公众号、QQ 群,通过协会信息平台,及时、便捷、全面地介绍和反映社区体育工作情况,增强社区体育的文化氛围。协会定期走访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组织暑期慰问、经常召开工作通报会、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表彰会,弘扬先进、争先创优,传播正能量。协会还通过文化引领,既满足社会组织成员的价值需求,也打造社会组织的软实力,彰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是突出情感引领,凝聚社区体育人心。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在党建工作中,始终立足社区基础,围绕社区体育,凝聚人心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形成“依靠群众办协会、办好协会为群众”的良好风气。社区体育协会始终将社区体育配送服务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社区体育民生工程,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社区群众做好各项体育服务,注重民生、惠及大众。
3 上海社区体育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新生事物,脱胎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育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在发展进程中体现新旧体制机制的冲突,变革中的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在体育社会组织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独立性和自治性还不够,表现在对街道行政部门的依赖性还比较高;(2)影响力和号召力还不强,表现在居民对俱乐部活动的参与度还有较大空间;(3)品牌化和经营化还不足,表现在俱乐部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还不大,俱乐部的资金来源还比较单一等。
在全民健身事业的新周期,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以前瞻性眼光和务实的态度,思考更深更广的问题,促进社区体育社会组织更好地发展。
3.1 准确认识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
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建立的,因此具有政府“输血”的先发优势而同时存在缺少社会“养料”的先天不足。 因此在充分依靠政府支持 的 同 时 ,应 更 加 注 重 自 我 “造 血 ”功 能 的 培 育[6]。 社区体育社会组织要体现社会性和自治性,必须合理整合资源,没有政府支持,就很难坚持公益性和综合性;没有社会的参与和支撑,就很难坚持社会性;没有自身发展的能力,就很难坚持自治性。因此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在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中,抓住机遇,不断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发挥自主运作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真正成为能够承担社会公共体育服务职责的社会组织。
3.2 健全完善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由于自上而下的生成路径,导致社会影响力有所局限。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社区居民知晓、认可、参与和支持。
(1)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工作,通过评估、总结、表彰和激励等工作,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制度化 、规 范 化 、标 准 化 水 平[7]。
(2)加大宣传力度,走“亲民、便民、利民”的草根路线,把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内容,体育社会组织的宗旨任务、服务项目、活动内容、信息咨询、发展动向等广泛地传递给社区居民,使居民群众在了解、关心、参与中增强信任度和支持度。
(3)培养和选择优秀人才。“身边的组织”作用如何,关键在人。热爱体育事业、熟悉基层社区工作、掌握社区体育工作规律、有较强组织管理和社会协调能力的同志担任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对推动社区体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体育协会要继续加强培训和扩大交流平台,促进社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4)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提升组织能力和影响力,上海是世界级特大型城市,社区之间存在地理位置、发展历史、经济基础、人员结构、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开展社区体育过程中,既要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又要防止生搬硬套,要注重根据社区实际,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社区体育协会将开展社区体育俱乐部 “一街一品”“一镇一品”展示和评比活动,进一步促进社区体育参与人群更多、活动和赛事更加丰富多彩。
3.3 开拓创新激活社区体育发展机制
(1 )坚 持 公 益 性 前 提 下 的 多 元 服 务 策 略[8]。 社 区体育俱乐部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随着自身资源的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服务档次也会分化;同时社区居民由于年龄、职业、消费层次的差异,对社区体育服务也呈现多元化要求,因此对层次不同的体育服务项目,根据管理成本、活动时间、消费能力等不同水平,采取免费和不同收费标准的分层服务管理策略,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频共振。社区体育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服务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精心策划和组织特色赛事活动,将其做好、做大、做强,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社会参与、吸纳社会资金,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1] 平 萍 .改 革 激 发 体 育 社 会 组 织 活 力 [N].中 国 体 育 报 , 2016-10-19(4).
[2] 陈 希,戴 健 ,陈 伟 .服 务 型 政 府 背 景 下 上 海 市 社 区 体 育发展路 径 研究[J].山东体 育 学院学报,2015,(01):41-44.
[3] 赵 蕊.社 区 体育 枢 纽 式管 理 模 式 的研 究 ——以 上 海 市社 区 体 育 协 会 为 例[J].体 育 成 人 教 育 学 刊,2016,(03): 65-68.
[4] 朱 晓 东,魏 俊 泽,沈 杨 千.基 于 构 建 综 合 型 社 区 体 育 俱乐 部 的 调 查 研 究——以 上 海 为 例[J].山 东 体育 学 院 学报,2014,(01):42-46.
[5] 王 芹.我 国 社区 体 育 健身 俱 乐 部 公共 服 务 绩 效评 估 研究[J].上 海 体 育 学 院 学报,2012,(04):22-26.
[6] 胡 科,虞 重 干.基 层 社 区 体 育 组 织 建 设 思 考 [J].体 育 文化 导 刊,2012,(03):36-39.
[7] 国 家 体 育 总 局.国 家 体育 总 局 办 公厅 关 于 开 展 创 建 社区 体 育健 身 俱 乐 部 试 点 工 作的 通 知[Z].2003.
[8] 国 家 体 育 总 局.国 务 院关 于 印 发 全民 健 身 计 划 (2016-2020 年 )的 通 知[R].2016.
(责任编辑:杨圣韬)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Sports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
ZHANG Xiangtai,YU Qinghua
(Shanghai Community Sports Association,Shanghai 200092,China)
Taking the Shanghai community sports associations as the subjects an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associations'foundation,developm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associations'effort of guiding the community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actively seeking for a model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It sums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ty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independence and self-governance,relatively lower influence and appeal and lower level of branding and operation.Therefore,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1)Correctly recognizing the functional posi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2)Optimiz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mmunity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3)Continuing innovations to activate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mechanism.
community sports;Shanghai community sports association;development model;problem and challenge;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G80-05
A
1006-1207(2017)03-0043-06
10.12064/ssr.20170307
2017-05-15
张 祥 泰 , 男 ,上 海 市 社 体 育 协 会 会 长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社 区 体 育 发 展 。 E-mail:zhangxiangtai528@163.com 。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上海 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