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政治小说第一人“

2017-07-19娟子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22期
关键词: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名义

■文/娟子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政治小说第一人“

■文/娟子

本文主人公

2017年4月13日,蛰伏多年的周梅森凭借《人民的名义》所带来的1400万元收入,荣登“201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编剧作家榜”首位。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遍全国,也让这位实力作家、编剧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煤矿工人,何以修炼成“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并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等殊荣?《人民的名义》创作灵感,当真来源于他打官司的经历吗?事实上,周梅森的人生故事之精彩,并不逊色于一部热播剧。

废品站走出的“巴尔扎克”投身商海

1956年,周梅森出生在江苏徐州市。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酷爱阅读的他经常到废品站去淘旧书看,两根冰棍儿的钱就能买到好几本课外书,这让周梅森很开心。

13岁那年,周梅森从一个收破烂的老头儿那里得到一本旧书,尽管前后少了十几页,但这本《巴尔扎克传》却深深吸引了周梅森,让他从此与文学结缘。少年周梅森暗暗发誓:“长大了,我也要做中国的巴尔扎克!”

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巴尔扎克曾沉浮商海,办过肥皂厂、印刷厂。尽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些经历却拓宽了他创作的题材。而周梅森后来的人生轨迹,竟当真与之颇为相似。

周梅森高中毕业后,成了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的一名普通矿工。虽然从事着又脏又累的挖煤工作,但每天下工后,周梅森却不像工友们一样睡觉,闲聊,打扑克,而是将业余时间用于看书写作。

1978年,22岁的周梅森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处女作《家庭新话》。周梅森的文采逐渐展露,次年他就被南京《青春》杂志社招为编辑,离开了不见天日的矿井。

1983年,周梅森发表第一部小说《沉沦的土地》,以雄浑厚重的笔调,讲述了他熟悉的煤矿行业的悲剧故事。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这种力透纸背的作品,当时周梅森就令文学评论家青眼有加。此后,他又写出了《黑坟》、《军歌》、《英雄出世》等小说。1988年,周梅森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坚持写作6年后,为了赚钱,也为了像偶像巴尔扎克一样拓展生命的宽度,周梅森下海经商。他做过房地产、运输、商贸等,1994年涉足股市,是江苏省最早的10个大户之一。凭借敏锐的触觉和冒险精神,周梅森在方兴未艾的股市,掘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桶金。

这时,有人说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周梅森,看上去不像一个传统作家。周梅森反问道:“谁规定作家就不能炒股?谁规定投资者受了不平等的待遇就不能说?我们江苏这帮作家,苏童、叶兆言、黄蓓佳他们个个都炒股,一开始我们几个甚至用一个账户投资。我的稿费从来不存银行,我这边拿到手,那边就去投资。”

矿工出身的周梅森没学过文学理论就当了作家,他炒股也是自学。他不到大户室,就在家上网看盘。他的炒股理论是:不听内幕消息,不迷信K线图,不买亏损股和ST。“我一般都看大势,不会做今天买明天卖那种短线,那种更像在投机。”

股市以外,颇具商业头脑的周梅森还看好房地产开发。于是,他购地64亩,建了文豪花园。当时,周梅森家里的电话成了购房热线。有一次,家里的电话响了,他10岁的女儿接起电话,开口就问:“喂,你好!你是要买房子吗?”

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直以来,周梅森对财富的追求来自两个原因:一是保障自己作为作家的独立性,二是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和儿子同时诞生的,还有周梅森自己投资成立的电视剧制作公司。

下海商经后,周梅森积累了更多社会经验,作品也转向现实主义。从《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到《至高利益》、《绝对权力》,他的这些小说都被改编成电视剧。“经济领域见的全是老板,尔虞我诈、大小骗局,全靠你的生存能力。”周梅森对商场的适应过程,也是对时代感知的过程。这些东西都变成新的生活经验,进入他的作品。

2005年,周梅森对金丰投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说不,呼吁中小散户团结起来,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否决大股东霸道的股改方案。由此诞生了后来记入中国证券史的三封著名公开信:《作家周梅森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周梅森致非流通大股东并国资部门的公开信》和《周梅森致管理层的公开信》。他也因此被提名为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社会公益人物。

之后,股改启动的历史性大牛市,给周梅森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增长。尽管投身商海赚了很多钱,但周梅森始终认为那是副业。“写作是我终身的事业,炒股那是我的兴趣。”

2006年,周梅森凭借375万元年度版税收入,荣登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7名,排在莫言之前。作家陈建功说:“周梅森在商海里的磕磕碰碰,才写出《绝对权力》等反映改革的作品。”周梅森自己则说:“大时代变迁的轨迹与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终是一位在场的作家。”

周梅森总是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主业和副业。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本英雄》拍摄期间,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上网看股市情况,处理自己的股票;下午写小说,这是他的老本行;晚上则作为编剧和制片人盯《我本英雄》的拍摄进度。

周梅森总结自己是“一流作家,三流股民”:“在文学界提起周梅森响当当的,在投资界我狗屁不是,比我赚钱多的人多的是。但我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这些年,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化不断触动着周梅森。2008年,定居南京的他回到老家,家乡正在热火朝天集资修建四环路,老百姓认为修那么宽的路劳民伤财,很不理解,百般阻挠,还有人不停上访,状告参与决策拍板的主要领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以与这位领导见面谈话,这次谈话改变了我对官场和官员的看法。也改变了我的文学创作道路,我对政治和官场热心起来,开始有了创作政治小说的冲动和想法。后来在领导的邀请下,我还到家乡徐州市政府挂职副秘书长,以此体验官场生活。”

作为周梅森兴趣爱好的炒股为他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麻烦。2014年,周梅森卷入老家的一场股权官司中——周梅森隐名持有的当地一家银行1755万股的股权,被代持的民企朋友违规抵押了,朋友工厂的资金链断裂后,银行要收回股权。“手持股权证,自以为高枕无忧的我就此卷进两年多的股权官司,前前后后共投入4000万元资金买这些股票,但最后我还是败诉了。它让我深刻了解到中国地方经济的乱象,对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让周梅森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场令他身心俱疲的官司,后来走进了那部让他大火的作品《人民的名义》之中。

坚守初心一炮走红

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决定筹拍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反映十八大之后中国取得的突出反腐成就,找到周梅森执笔。当时的周梅森官司缠身,但出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还是接下了这个“活儿”。他不想辜负最高检对自己的信任,也正想把近年在商场和官场的所见所悟,在新作品中反映出来。

周梅森为新作取名《人民的名义》,实际是在暗讽腐败官员们满口“人民”,所作所为却与服务人民的宗旨背道而驰,人民就变得仅存名义。

这次创作,周梅森用上了积蓄10年的“洪荒之力”,他把中央“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反腐决心写了出来,作品中涉及的“大老虎”官至副国级。这部作品,周梅森写得酣畅淋漓,并认为全面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作品。作品中的很多细节和场景,都来源于周梅森的亲身经历,自然写得十分到位传神。

在作品的开头,国家部委处长赵德汉“小官巨贪”受贿两亿多元的情节,令很多人感到震撼。周梅森正是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为原型进行的创作,这名“亿元司长”在2014年被逮捕时,检察机关在其家中搜查出现金两亿余元,成为建国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周梅森将魏鹏远被带走时,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累”得烧坏4台的情节,真实地反应在了作品中。“之所以一开始就呈现抓捕赵德汉时满屋子钞票的惊人景象,是因为这个新闻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拿这个大案作为一个引子,可以一下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一开始就建立信任感。”周梅森坚持以真实的感受来创作作品,成为他成功的一大关键。

周梅森花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部30万字的小说后,先将其改编成话剧,后来又改写成60万字的同名电视剧本,前后共写了100万字。周梅森对这部作品倾尽了全部的心血,其言论尺度之大,在文艺作品中也是前所未有。

剧本创作出来后,眼看这部反腐大剧就要开拍,可原本谈好的几家投资方竟纷纷撤资。原来,他们看了剧本后都表示“题材敏感、尺度太大”,不看好这部片子能通过审核,深怕投资打了水漂。可马上要开机了,突然少了两千多万元投资,去哪里弄?周梅森和导演李路措手不及。

无奈之际,周梅森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决定卖掉手中持有的一只150万股的股票。同时,李路导演准备把自己在南京那套价值千万的别墅抵押。幸而,不久后另有两家影视公司入股,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周梅森这部心血之作才没走向“穷途末路”。

渡过资金难关后,周梅森感慨道:“后来想想,我也很感谢那些不投资的大鳄们。正因为没让他们控股,我们才能做出一部这么优秀的好戏。如果碰到不认同我们创作理念的、胆小怕事的,要把剧本中的情节和台词改掉,那么人家有钱,人家说了算,那我和李路可惨了,这部戏是以什么模样跟观众见面都不好说。”

2017年3月28日,《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迅速火遍全国,刷爆微信朋友圈。与此同时,《人民的名义》原著销量猛涨,电视剧播出1个月,同名小说已售出150万本,并且一书难求。在2017年4月13日发布的第十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蛰伏许久的周梅森凭借《人民的名义》收入1400万元,稳坐子榜单——“编剧作家榜”榜首。

从煤矿工人到“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并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周梅森用他洞察秋毫的敏锐目光,以及敢为人民铁肩担道义的铮铮铁骨,完成了一个传奇作家的人生逆袭。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猜你喜欢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名义
周梅森:妻子是我生活中的最佳搭档
逆行,以生命的名义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周梅森:三本书影响三段人生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
以Herm è s名义,注解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