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017-07-18马少有

商情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发展

马少有

(中共个旧市委党校 云南 个旧 66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发展中的第一生产业,也是推动企业产品经营的主体力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的核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职工人事、行政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和规划。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企业 发展

当今社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企业职工所进行的招聘、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发展活动,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发展潜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能够尽快达成。人力资源是企业系列政策、经营策略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职工的感受。

一、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内涵

(一)发展价值

从当前发展情况下,在层层竞争压力之下,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顾名思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各项能力。企业运营中,在现代管理模式的推动下,人力资源工作的形式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规划和调整,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和文化基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除了是对以职工为代表的“人”的管理,还要深入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组成价值

对于人力资源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包括身体能力和发展智力两个方面,从当前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人力资源主要可以包括在企业运动中职工身体素质、精神智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四个方面。为了扎实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的塑造中,要针对于职工的录用标准、试用期管理、入职培训、深化教育、理智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使企业工作能够步入顺畅的发展轨道。

(三)资源价值

随着现代的企业管理手段的升级,企业要想获得生产和发展,必须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竞争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提升和培养职工自身素养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较强的心理素养、组织能力、交流方式、观察能力和语言社交能力,同时,还包括积极进取、不断突破的服务方式,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招聘配置、企业绩效管理、职工薪资报酬等方面,要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整合。同时,在岗位分析策划、职业性格养成等拓展内容上,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职工的思想行为,找准职工的发展方向,确保广大企业职工能够凝心聚力,为企业各项工作的运转奉献自身的力量。

二、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演变流程

(一)发展观念的更新

人力资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变迁,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的各项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价值资源,发展观念的更新对企业进程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变迁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因此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企业管理领会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核心,因此在员工管理的各个过程中拥有了更加切实的转变。“人性化”的资源管理理论逐步深化。同时,在企业文化理念的推进中,企业从传统的“阶级式”发展理论中脱离出来,充分运用企业理念的贯彻和融合,正视21世界企业经济的相互竞争和融合,从观念上逐步改变企业落后的发展面貌,从而决定企业的发展成败。

(二)实践技术的推进

人力资源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古巴比伦的手工艺开启了手工制度阶段的大门,随着时代的变迁,过渡到了现在的人事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管理的价值作用逐渐增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上,人力资源管理促使职工从被动性专项主动型,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除了人力资源制度经历的演变,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系统依附于电子计算机技术悄然建立。据考证,人力资源管理系統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到今天,已经建成了强有力的数据积累和资源受及,通过建设HRMS数据资源储备库,形成科学的电子报表,实现信息资源的双向共享。通过多项实践技术,将人力资源调整到最佳的经济运行状态,促使人力资本实现高效的社会动能和资源共享。

三、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现代化企业法模式下,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中担当着重要的任务,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常态化的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解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的缺乏

当前形势下,残酷的市场经济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企业管理在注重管理效益的基础上,对职工的关注度不够。未能运用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观念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进程。同时在管理观念上,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忽略了职工的自身素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对管理者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管理者的意识观念和文化素养和企业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资源评估模式尚未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流程。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在招聘、考核、奖惩等措施上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忽略了实际的培训效果,在企业相应的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局限。例如,很多企业在员工的激励措施行存在问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整体资源设置缺少创新性和灵活性,最终导致了企业竞争能力的降低。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工作不够顺畅,在企业上级和下级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形式,容易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整体资源模式尚未确立。

(三)技术性人才更新的力度不够

对于一个科学完善的企业来说,后备力量的存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企业格局能够保障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充分的加强。但是在企业管理内容上,技术性人才的发展格局并不合理。在后备人才的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企业新鲜血液难以融入,技术更新产生瓶颈,严重影响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

四、人力資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一)对企业发展进程进行科学指导

观念是一个人行动的根本指令。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要立足于企业职工的发展现状,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中挣脱出来,通过参加人力资源知识讲座、培训等形式,促使自身的思想能得到提高和升华。同时,为了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情况,企业管理者要始终本着公开工作、厂务透明、合理竞争、低碳高效、和谐共处的发展原则,在“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符合市场经济的各项原则。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导向,使员工能够摒弃自己的工作惰性,将职工的潜在能力发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尊重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将“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贯穿到“科学化”的企业发展进程中,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竞争、循环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为企业筹措发展力量

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要建立在公平工作的发展基础上,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资源配置、优化社会效益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推进过程。因此,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中,企业管理者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标准、高技术的团队力量,充分尊重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通过企业创收和职工创收相互结合,在后备力量的筹集上培养契约意识、信用观念、发展意识、法律观念和人权意识。企业管理者要通过高效的团队发展手段,使企业内部一些具有特殊技能和专业特长的职工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预见能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开展人力资源共享工作。除了要依据企业专业理论知识塑造有文化、有眼界的企业职工,还要通过管理培训、业务论坛等方式,促使企业职工不断提升自我学习意识,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上的各项能力。

(三)为企业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机制

在企业的职工组成中,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因此他们的行为习惯、性格思想都具有不同的意义。为此,在开展各项管理机制的进程汇总,企业管理要增进了解意识和培训力度,对职工的行为、爱好、方式、交际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当前“人性化管理模式”和“精细化发展模式”,从而建立一支扎实深入的职工队伍。为了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管理者要在人力资源中找准定位,在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企业职工内心的真实诉求。在管理机制上,要推行完善的按劳分配制度,并结合年薪、股权、期权等分配方式,将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融为一体,使整个团队的精神风貌、业务能力、发展业绩得到提高。

(四)建立现代化管理工作运转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是开拓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企业管理者要利用当前现代化信息资源技术,在远程教育培训、员工绩效考评、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体系建设。根据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方法,了解职工的发展动态,按照“金三角”结构的人力资源装填,全力推进人力资源价值观念、科学建立反馈机制、合理分配责任价值,形成一套有创新、有能力、有知识、有实践的价值框架,在企业进行各项时间验证的同时,把每为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组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发展思路,在企业组织建设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拓上,职工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想公司的董事长柳传志曾经说过,办企业就是办人。在人力资源的推进过程中,企业建设的支撑点在“人力”资源上,所以存在着一定的演变流程。因此,广大企业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企业的发展情况,针对当前现代化管理模式,不断探究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企业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