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内河港口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7-07-18黄丽黄天齐

商情 2017年20期
关键词:策略发展

黄丽+黄天齐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水运发展以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契机,加大了对内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的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水运通畅、港口完善、干支结合、江海直达、环境和谐”的绿色水运发展思路,内河水运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内河港口 发展 策略

一、四川内河港口企业发展现状

(1)宜宾港。四川省宜宾港四川省委2007年作出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建成的又一重大港口项目,标志着四川省以“四江六港”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作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的重要水运节点,新建成的宜宾港涵盖了翠柏港区、南溪港区、江安港区和新市港区4 个港区。

(2)泸州港。泸州港自古就是西南地区物资集散及连接长江中下游水上运输的重要口岸。目前,泸州港现已拥有码头68座,是四川唯一能通行千吨级船泊的港口,也是四川唯一拥有集装箱码头的港口。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泸州港拥有川江段2/3的航道。

(3)乐山港。2011年开工建设的乐山港是四川省枢纽港之一,位于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协作区的结合部,是四川省大件运输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朔岷江而上可达成都港,顺岷江向下可达宜宾港进入长江,沟通长三角港口群,是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重要组成部分。乐山港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唯一港口,是成都中心枢纽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也是国家重型装备和战略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

(4)广安港。是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东北经济区第一个现代化港口,也是川东北经济区规划中最大的一个港口。 2013年1月15日开港试运行。规划有1000吨级泊位6个,全部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40万标箱。

(5)南充港。2013年12月25日,首艘货轮缓缓驶离南充港都京作业区一期码头,标志着嘉陵江上大型现代化枢纽港——南充港正式开港,开启南充“通江达海”水运时代。南充港作为川东北立体综合交通重要环节,包括都京作业区码头(货运)和旅游码头(客运)。目前都京作业区码头一期投入使用,最大可停泊500吨级货船。

(6)广元港。是川北最大港口之一,作为千里嘉陵江第一港,是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2月,首艘“广元造”千吨级集散两用轮船“腾胜贰号”离开新建的四川广元港,标志着广元港开港试运行。港口共规划12个1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吨、35万标箱,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产业发展服务等多种功能。

二、长江中下游及其他内河港口企业发展策略

(1)重庆港发展策略研究:大力发展信息化:重庆港集装箱试用电子标签;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升保税港区功能;实现服务业务平台化

(2)芜湖港发展策略研究:强化合作提升港口枢纽地位;辐射腹地实现“皖货皖出”。

三、四川省内河港口企业发展策略

(一)宜宾港发展策略研究

(1)宜宾港“升级”开启集团化发展之路:联盟重庆港九、上海港成立合资公司,并针对性的将一些重资产剥离,放入集团内部的码头公司;联合南京港成立了宜宾港西南物流公司,公司业务板块包括江海联运、公水联运以及铁水联运。

(2)拓宽港口经营业务,延伸港口上下游产业链

(3)完善港口运输系统及信息化水平:完善全域港口布局规划,继续强化主港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合理开发新港区,大力发展公用码头;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有序推进矿石、粮食等集装箱专业化码头建设;加快宜宾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和散货码头集疏运通道建设,大力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积极争取长江航道重庆至宜宾段三升二改造工程尽快动工建设;充分发挥港口枢纽衔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以港口集装箱为重点加快推进多式联运,积极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甩挂运输;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港口生产、服务、管理各环节全过程融合;加快建设港口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港口物流信息一体化服务能力与水平;推动港口智能化发展,大力推进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化流程控制、管控一体化等的应用,提高港口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智能化水平。

(二)四川省内河港口企业的发展策略

(1)提高社会各界对内河水运发展的认知程度。水运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运输方式,加快港口发展,发挥水运优势,对推进四川省乃至西部区域经济崛起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川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港口建设的重要性,切實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群策群力,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内河港口又好又快发展。

(2)拓宽内河港口建设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快港口建设

为了更好地建设内河港口,应在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稳定港口建设专项资金来源,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如证券市场、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等社会资本进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港口投资体制,为四川省内河水运港口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3)建立港口高层次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内河港口的规划和管理

尽快建立四川省港口高层次协调机制,在省内建立交通、港航、水利、电力、环境等涉水部门的协调机制,统筹发展战略,统一发展规划,协调港口建设,确保内河港口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推动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港口资源的综合效益。要加强规划,进一步完善和制定内河港口、岸线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加强对岸线和土地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减少无序建设。要将港口规划与城市发展、临港产业、交通运输、物流园区等发展规划合而为一,实现有效衔接,改建跨江桥梁,不断完善港口与公路、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相连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港城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策略发展
我的手机在哪?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