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2017-07-18卜文娟
卜文娟
摘要:以田野调查法及观察法,对当下兴起的“非遗”进校园热潮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既必要又重要。它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传承方式,推动全民文化自觉的形成,还能使非遗与教育事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同时还发现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学校领导及教师观念陈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推广项目杂乱无章,非遗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接受较为被动。改进及解决这些问题,能有效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非遗保护与教育事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最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关键词:非物質文化遗产 校园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1-0167-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一个新术语。有趣的是,其名字虽新,历史却极为悠久。它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它涵盖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1]。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所拥有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使得文化遗产尤其是以活态形式存在的非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及时保护非遗,使其得以延续与传扬。已成为新时代下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2]。校园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非遗获得存续的不二之选。
一、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
首先,校园可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非遗极具活态流变性,它所包含的“文化记忆”[3]极其容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被人们忽略或忘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很多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遗或漠然视之,或一概不知。如:一些年轻人沉浸在“洋节”的氛围里乐此不彼,将自己的传统节日抛之脑后;许多父母愚昧的跟随“洋风”,为子女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钢琴、小提琴,学英语,练跆拳道。这些“洋玩意儿”的课程深受追捧,反倒是古琴、琵琶、珠算、书法等一类具有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无人问津。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诚然,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现象不可避免。但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文化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4]。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将是各国文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唯有立足于本土文化[5],将其传承且发扬光大,促成本民族良好的文化自觉。同时又能以开阔的胸襟接纳与包容“他者文化”[6],汲取其精华为本土文化服务。这才是文化发展的根之所在。因此,如何将非遗甚至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洒在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心中,是非遗能否得以传扬与保护的关键所在。显然,校园便是播撒“非遗种子”广阔而肥沃的土壤。从幼儿园至大学,从儿童到青年,校园可为非遗提供良好的传播场所和传播群体,实现其广泛且渐进式的传承。
其次,非遗进校园能够改变传统的传承方式。非遗是活态文化,其知识与技能都依赖于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传承方式极其传统与单一。另外,由于非遗历史悠久,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甚至已经辞世。加之很多传统技艺难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年轻人不愿意。非遗由此陷入了“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等一类后继乏人的困境。鉴于此,“非遗”进校园便成了题中应有之意。校园能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它不仅使非遗得到了快速、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还是培养及培训非遗传承人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它能改变以往陈旧的传承方式。可以说,校园为非遗的传承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
再次,非遗进校园有利于全民文化自觉的形成。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7]。”文化自觉对民族的发展与延续至关重要。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若每一位学生都能对非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都能在非遗的潜移默化下形成个人的文化自觉,继而用言行感染身边的亲人与朋友,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便能推动中华民族全民文化自觉的形成。
最后,非遗与学校教育能够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如上所述,学校教育能够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同样,非遗也能反哺学校教育。非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能够丰富及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深化学校课程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丰富校园文化。此外,非遗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们与非遗相生相伴,共同走进校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直至走进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长此以往,非遗便能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完善及提升其人格素养,以此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可见,非遗进校园既必要又重要。近十几年来,联合国与我国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非遗的相关文件,其中均明确指出了学校教育对传承与保护非遗的重要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8]”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也强调到:“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9]”尤其是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规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0]”学校教育一次又一次且逐渐强化地被列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体系之中,可见其作用之大,地位之高,意义之深远。
二、非遗进校园的成功探索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幼儿园,“本土非遗”[11]元素被融进园内的亲子活动,非遗文化展定期开展,并时常邀请传承人进园传授非遗知识与技能;在中小学,“本土非遗”被写进教材,走入课堂,学校定期举办非遗知识和技能大赛;在各职业院校和大学,与非遗有关的讲座或学术论坛常有常新,非遗成了学生的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例如,在西藏地区的中小学,锅庄舞成了学生们的广播体操;在北京,中小学兴起了“国学热”[12],把被誉为中华文化精粹的国学带进了课堂,不仅范围广泛,推广形式也极为丰富。既有经典的国学课,也有有趣的国学课间操,更有动听的国学歌;在福建的中小学乃至大学,作为闽南文化[13]代表之一的南音[14]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传扬着。中小学有南音课堂、南音兴趣小组、南音辅导站及南音传习所。泉州师院更于2011年设立了南音学院,设立本科及硕士层次的南音专业。在全国,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非遗的魅力与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时刻激发着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不断培养着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非遗进校园的艰难之路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非遗进校园硕果累累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笔者在搜索大量资料、阅读相关文献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非遗进校园存在的问题归结如下:
首先,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观念未能转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众所周知,好的政策下发到学校能否得到落实以及落实的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学校领导及教师,尤其是一校之长。在当今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社会,“成绩至上论”依然是校长、老师甚至家长的主导观念,他们认为音体美课程可有可无,文化成绩最重要。很多学校课程开设极为完整,特色课应有尽有且相关教材已发至各班,但到了成绩面前,这一切都形同虚设。教师占用特色课上语数外、政史地,教材原封不动地放在书柜里且上面布满厚厚的灰尘;有的村级学校更是荒唐至极,不升国旗,不做课间操,凡问及学生少先队、共青团等常识时,他们一无所知。如此一来,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剥夺,终日“读死书、死读书”,继而衍生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会阻碍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极为匮乏。这应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教师分配来看,地区差异化现象极其明显。城区学校教师过度饱和,村镇级学校教师却极度缺乏,尤其是音体美类的教师。这些地方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年轻老师不愿去,剩下的教师又因年龄大或能力欠缺而不能胜任非遗课程的教学。从教学设施来看,这一矛盾就更加突出。例如:在云贵川的很多山区学校,学生连一套像样的课桌椅都没有,拥有教材更是一种奢望。试问,在如此恶劣的学习环境中,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学习传统文化还从何谈起?
再次,传承项目选择杂乱无章,传承教材开发不规范。非遗形式丰富,内容复杂。但并非任何项目都适宜在校园推广。很多学校确实意识到了非遗的重要性,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可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管什么项目、也不管所处区域更不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只要是非遗项目就一律推广。教材编写也是如此,各校的本土教材虽已具备,但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如此“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认真分析、不突出重点,最终只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学校的工作及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且流于表面。作为一项新工作、新任务,非遗进校园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方面都有待改进与完善。这便导致非遗的知识与技能多以“填鸭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由此,造成了学校工作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学校工作为敷衍上级,学生学习为敷衍老师。长此以往,严重阻碍了工作的整体进程。
四、非遗进校园的光明前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且进校园时间尚短,仍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新的问题还会接踵而至。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措施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是非遗得以传扬的必由之路和英明抉择,纵使这条路有千难万阻,我们也不能因惧怕而停滞不前。基于此,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其一,加强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非遗”进校园要得到落实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是关键。非遗不是新生事物,却是一门新兴的知识,只有学校领导及教师以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对待非遗,才能把正确的将非遗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其受用一生。因此,举办具有针对性(地区、年龄、项目)的非遗培训班,对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尤为重要。只有学校领导和老师转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并掌握扎实的非遗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此来达到非遗进校园的真正目的。
其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学生既然学习了知识和技能,就应学以致用。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表现平台,多举办各种非遗知识、技能大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展览、举办非遗讲座以及组织学术活动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其思路、开阔其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的种子便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他们不仅具备了良好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从心灵深处爱上非遗,愿意主动去了解、学习非遗。最终使得非遗进校园这一工作趋向于常态化、多样化和自主化。
其三,划清界限,区别对待,因时、因势、因地制宜。我国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且非遗项目众多、内容丰富。所以,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推广项目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学校所处区域、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水平等因素。比如,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应注重推广内容的普及性、广泛性及基础性;高中生和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价值观,应注重推廣项目的知识性、技能型与思想性。又如,类似“黄梅戏”“花儿”等一类具有浓重民族色彩的项目,在推广范围的选择上应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这样一来,即便学校处在贫困地区,学生也能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滋养。如此,才能凸显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取得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当中,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的始终。对其加以传承保护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个华夏子孙应当承担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非遗进校园仅仅是整项工作的一部分。在非遗进校园这条路上,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想要把這条路走通走顺,走远走长,仍需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非遗的种子定能广泛播撒在民众的心中,并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最终在华夏大地上开遍灿烂夺目的“非遗之花”。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8.
[2]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求是,2007, (17):46-49.
[3]连连.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记忆[J].江海学刊,2012,(04):177-181.
[4]张森林.化全球化: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07,(05):70-74.
[5]JoRecht,郑小倩,JoRech等.倾听本土声音,保护本土文化[J].文化艺术研究,2010,(05):248-258.
[6]柯仲甲.田野调查及他者文化的意义——读《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J].群文天地, 2012,(10):225-226.
[7]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0,(01):37-51.
[8]佚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出版社信息不详,2006:138-145.
[9]李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6.
[10]冀晓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J].人民教育,2017, (03):27.
[11]易柯宇.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探索[J].音乐时空,2016, (03):185-186.
[12]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10):107-113.
[13]陈支平.闽南文化的历史构成及其基本特质[J].闽台文化研究,2014,(01):27-43.
[14]王珊.关于高校设置南音专业的构想[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