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聋哑人员的特殊教育

2017-07-18高秋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高秋军

摘 要:聋哑学生由于存在生理上的各种缺陷,因此心里一般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行为偏激,因此,想要更好地开展聋哑人员的特殊教育,关注聋哑人员的心理问题是重中之重,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才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哑人员;心理问题;应对措施;产生原因

聋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社会的特殊关注和特殊保护,特殊教育学校想要教育好聋哑学生,及时了解聋哑人员的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疏导十分重要,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了,教师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让聋哑人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发展。

一、聋哑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1.自卑、孤僻、不合群。

聋哑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或存在的障碍,决定了他们不能正常的参与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普遍有自卑感。从而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不健全。具体表现在遇到事情总是消极、悲观,自己认为不如人。不会主动与人交流和沟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合群。因为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又渴望身体的残损得到补偿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孤独感更加强烈、更加持久。

2.偏激、自私、仇视。

因为身体的缺陷导致聋哑学生普遍看待问题片面、绝对又极端。他们对正常人既羡慕又抵触,而且仇视,甚至有攻击的心理,曾经有一名聋哑学生就用石子划过一个青年教师的汽车。学生由于听力失聪加上语言沟通等障碍,他们经常会误解正常人。对于家人对他们的关爱和提出的要求,也会表现出不理睬,甚至反感。在日常生活中,聋哑学生经常都会有情绪不稳定,时常焦虑,会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火。

3.独立性差、自制力弱。

聋哑学生自我意识的一个共性就是独立性较差;缺乏独立见解、依赖性强,对一件事的看法不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而是去看别人怎么评价、怎么看。另外,由于他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以及他们自尊带有的盲目性和脆弱性,对形成良好的自制力极为不利。他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表现出固执己见、任性冲动、感情用事;或者走向另一端,懦弱、畏缩和自暴自弃。

二、聋哑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聋哑学生本身的原因。

其一因为听力和语言的缺失使得他们与人接触和交往具有局限性,这就产生了自卑等不良的心理,从而导致了上述心理问题的产生。其二聋哑学省自身的缺陷,也使得他们对家人,对教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感。希望得到更多的照顾,没有独立的习惯。其三部分聋哑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这是聋哑学生更加自卑的原因。

2.来自聋哑学生家庭的原因。

其一,有些聋哑学生家庭对他们情感上的不足。表现在因为由他们的存在显得家庭的不完美,认为是一种不幸。甚至把他们当作一个累赘,这样,直接的致使哑学生产生了不健全的心理。其二,有些聋哑学生家庭对他们情感上的过分关爱和照顾。聋哑学生的家庭成员会觉得他们本身缺少正常人的健康,直接把他们当成病人来照顾,致使聋哑学生性格中有自卑、任性、依赖等心理问题出现。

3.来自社会带给聋哑学生的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聋哑人的嫌弃和歧视也给聋哑学生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也使得聋哑学生对这个社会产生了仇视心理。

聋哑学生的消极个性心理除了上述原因,还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他们产生自闭倾向的心理状态。他们对有声世界的语言信息产生陌生、茫然、甚至抵触的表现,尤其对口语缺乏自信、有畏惧感,这就要求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实施兴趣教学,为他们学习语言、学习为人处事、学习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聋哑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特殊教育学校要准确掌握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应教会学生做人。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須强化生活常规管理,以培养聋哑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技能等。

1.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常规管理主要包括食堂常规管理、宿舍常规管理、图书馆常规管理、集会常规管理等。学校通过制定或执行与以上内容相关的规章、规则、学则、学规等,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规定,这些规则明确了学生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对于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活技能的培养。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生活常规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加强自理、自立、自强的生活技能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学校、家庭及社会的生活,只有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才能融入主流社会。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特别重视生活技能养成教育,为学生能平等地参与生活、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辅导是帮助聋哑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防止心理问题恶化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由于身体或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加以关注或正确引导,容易引发学生轻度的心理失调,比如上述所说的焦虑、自卑、孤独、忌妒、郁闷等。除了对心理失调的学生做好调适工作外,还要指导其他学生做好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并且增进其心理健康、挖掘其内在潜力。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