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7-07-18侬界兴
侬界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所看、所听、所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老师想尽了各种方式方法,从说到写,先易后难;组织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轻松愉快的写作文;还有的主张作文要多练多写;在作文评改上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也的确使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笔者主要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从“要我写”变“我要写”的写作意识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整体,忽视了个人,只重视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的我们应因人而异,鼓励学生有自己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而不是照搬照抄一概而论。逐步增强学生个人的写作意识,变老师“要我写”为“我要写”的意识,变“苦写”为“乐写”。在不断地求新求异中,学生的创新思路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让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有内容可写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写作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直观、亲身体验的活动中学习写作,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班队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充满浓郁情趣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或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教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师生感情的交流,因势利导辅助学生如何观察生活、积累教材。例如:可以先后组织几次形式不同,别开生面的猜谜活动。在课堂上还可搞一次“看动作猜成语”的游戏,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既要观察表演的同学又要注意观众的反映,并从中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当宣布了猜谜要求、形式、奖励办法后,许多同学睁着看谜语,有的紧锁眉头,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面带微笑,有的急不可待的去报谜底。课上我设计给小王和小汪进行组合表演,让大家看动作猜成语。小王先表演,她把两只手并拢,做成一个心形,接着往上提起来,我们都看得一头雾水,谁都猜不出来,只见小王用手指比划了一根绳子,往脖子上一套,做了一个“上吊”的动作,接着把“胆”给放上去,这时,小吴说:“他是要上吊吧!”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小王急得满脸通红,又反复的比划起来,部分同学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抓耳挠腮。“提心吊胆”直到全班不约而同地说出答案,部分还没反应过来呢。那些猜中得了奖品的同学,笑在脸上,喜在心里,猜错的,瞪着眼,跺着脚,又眼馋,有着急。教师们留心观察学生们的神态动作、语言,适当引导并鼓励大家开动脑筋。师生有说有笑,无拘無束。事后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情境,写出一篇有真情的文章来,学生们兴致勃勃,一篇篇从学生手中脱颖而出。
三、加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学生开始写作主要是以看图写作和记叙文。若一开始就让学生写成篇的作文,后进生容易产生畏难、厌烦情绪,往往敷衍了事,效果不佳。教师降低难度,进行分项训练。
四、增强写作意识,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即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才会推动和促使他们努力追求,不断探索,把作文看作是一种快乐的活动。从而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平时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习惯,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不仅如此,还要唤起学生写的意识,激发学生写的愿望,看到一样东西就要写下来,不写心理就不踏实。
五、以感情激励引导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教师在学生选材时的点拨,要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取材和构思。如习作《值得自己敬佩的一个人》,既可写捐资助学的人,也可写孝顺老人的人,还可写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等。俗话说:“文成于思”充分说明了“思”在写作中的核心地位。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表象只是肤浅的认识,因此习作思路狭窄。有的教师写作指导方式是过多地讲授立意选材的技巧,甚至不惜花大力气提示条条框框,以求开阔学生的思路,结果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泯灭了学生的童心、童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了感情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写作指导中要善于挖掘“感情因素”,以感情激励引导思维,开阔思路让学生情动而辞发,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
六、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说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为学生解决了写作的素材问题,那么阅读就是学生获得技能技巧,进一步丰富写作材料,提高写作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个人因精力和时间有限,绝不可能事事经历,这就需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以弥补因人为因素带来的局限,从而丰富写作素材。实践证明,不多看,脑子就空,拿起笔来就无话可写。正如有人说:写作是支出性活动,只有永恒的收入,才能保证永恒的支出,一旦收入停止,支出也就枯竭。同时只有收入高于支出,支出才存在优先的可能性。况且要写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方法上的技巧,所有这些都必须在阅读中得到。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我有过下面的做法。
七、具体指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先构思,理出作文基本提纲和基本思路。并随时引导学生注意写作的相关知识要点,有意识的给予知识点的点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指导《我的母亲》作文中,我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动人的往事后,学生那“缺少发现”的眼睛似发现了新大陆,自然而然的串起平时母亲的点点滴滴,写出了一篇篇感情真挚的文章来,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在写作上获得成功,能产生满足感,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对学生写作做出激励评价,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就会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成功中获取力量,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都很强,增强了自信心,并产生了强大的写作动力、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要善于精心培养学生的写作需要和写作动机,善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开放式习作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作文教学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策略、小学教学等专业期刊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