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脚
2017-07-18韦秀琴
韦秀琴
“蓬蓬——蓬蓬”,母亲从外面回来了,踩在木铺的门阶上,发出响亮的声音。大家纷纷站起来,争先恐后地迎接母亲,看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
屋外正泼着滂沱大雨,哗啦啦地冲洗一切。母亲是牵着老牛去放牧的,因为下着大雨,怕我们被淋湿了,就让我们呆在家里写作业,自个儿往山坡上去了。
母亲急急忙忙躲到屋檐下,把湿漉漉的蓑衣取下,挂到屋檐下。虽然披着蓑衣,但雨水还是很顽强地打湿了母亲的手臂。母亲使劲甩了两下,变戏法似的从后背掏出几个泛黄的芭蕉,递给我们,又蹬蹬地上木楼换衣服去了。
一双粗大的脚板在堂屋前留下了深深的印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小时候最深刻的印象。母亲身材矮小,脚却粗大。听外祖父说,母亲小时候就野,不喜欢像别家女孩子一样缠缠脚。乡下女孩子没有城里那么讲究,但多多少少也学着缠,这也许是追求漂亮的心理吧。
母亲却毫不在意,可能脚相对别的女孩子大些,觉得命运如此,就不必强求,便听之任之。因为乡里老人有说法,就是脚大的女孩子命里带累,得努力干活,才能养活一家人,偷个懒也不行。
说来也巧,母亲恰好是家里老大,身后一大串弟妹。母亲半天学堂也没能进,七八岁时便赶着牛去放,刚满10岁就跟父母在田间地头忙活了。外祖父说幸亏有了母亲的帮忙,这一群弟妹才有机会上学,识几个字。一家人才算勉强糊上一口饭。
这样娇小的母亲身上压着重重的担子,一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双脚一天总是轮着烂泥巴硬石头踩来踩去,越来越粗大有力。到生产队的时候,母亲可以顶个大人的工分。
母亲凭着这双大脚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让村里的姐妹们望尘莫及。下雨天,家乡多是泥巴路,黄黄的,很粘。如果穿个鞋子踩上去,肯定是被泥巴粘住了,拔不出来。赤着脚,陷在里面,滑溜溜的。特别是那些脚板细长的,像只泥鳅一样,在泥水里溜来溜去,不小心,还滑个四脚朝天。
有一次雨天比赛挑肥料去田里,母亲光着脚板,把那些稀泥踩得吱吱地响。泥水都从脚趾缝间冒出,铺满脚面。母亲的大脚死死地勾住泥地,走得稳稳当当,就算是身上担着一百多斤的重物,也能飞快地跑着。那些村里的姐妹挑着担子,踮着脚,选着坚硬的地踩,那样小心翼翼,等挑了一担东西到目的地,已经是气喘吁吁。而母亲已经挑了两趟了,工分便积累得多,也令她自豪几分。
嫁给父亲的时候,父亲在村里干点公事,三天两头开会,下屯里做农户工作,基本上没能再帮上活。母亲便一个人扛起来,每天天麻麻亮,屋里屋外便响起母亲那扑扑有力的脚步声,又是在厨房里给我们弄早餐,又是给牛猪喂潲食,又要磨好镰刀锄头等农具
满屋是母亲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有时候怕打扰还在酣睡的我们,母亲将脚步放轻,蹑手蹑脚,让我们多睡会儿,好长身体,于是蓬蓬的声音就变成扑扑的声音。等我们爬起来时,灶台上已经放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我们赶紧洗漱,吃完早餐,背起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而此时的母亲已经不见踪影。门后的草帽,镰刀也不见了,估计它们此时此刻已经跟着母亲在跟那些顽固的野草搏斗呢!
母亲总是在夸她的大脚好用,说什么脚板大,平稳坚实;而别人小脚,虽然好看,但容易打滑,干活儿都扭扭捏捏。这一点不假,有一次母亲忘了带蓑衣,天下着大雨,光是一顶帽子管不了事,托人带口信说让我送蓑衣去。
那时正在抢收稻子,队里的大人们你追我赶,挑着担子在田里跑著。田里的泥土已经被大家踩得稀巴烂,全是泥泞一片,很滑,不时有人翻个四脚朝天。大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赶。母亲却那样地自在,一放上担子,呼啦啦便跑起来,风一样地窜过别人的身边。粗大的脚板踩到滑溜溜的泥土里,紧紧抓着泥土,那样坚实有力。泥土从脚指缝间扑扑地冒出来,盖住了整个脚面。但母亲毫不在意,一甩甩脚,呼呼就跑开了,留下背后一双双羡慕的眼睛。
一年下来,母亲打的工分是队里最多的,脸上总是挂着自豪的笑容。分粮的时候,她便挑着硕大的箩筐,早早来到生产队的粮仓前,待分得满满的几担,便迈着粗大的脚板,兴冲冲地往家赶。她要给我们几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好好地煮上一锅新米饭,好好地填饱我们的肚子。
因为脚大,在商店里都难得买上合适的鞋子。母亲也都不在乎,春天一开始,天气稍稍暖和,便光着脚板风里来雨里去,踩着泥土,踩着石块,若无其事。她还笑嘻嘻地说什么省了洗鞋子,脚板一搓就可以上床睡觉了,方便省事。
只有寒冷的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光着脚,踩着刺骨的冰雪,就会生着红红的冻疮,疼痒难忍,母亲才迫不得已套上棉鞋。因为生了冻疮,脚疼,干起活来,不方便,慢慢吞吞,难受,弄不好,溃烂流脓,那就不能干活了,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巴怎么办?所以母亲是不敢怠慢这双大脚的。
母亲的鞋都是自己弄的。因为商店里买不到,秋收完了,稍稍有点闲了,母亲便裁缝店里收拾那些边角碎布,准备好针线,用米浆煮好浆糊,便密密缝缝纳起鞋底。鞋底纳好了,母亲便踩上自己的脚印,然后照着样子剪好,套上鞋布面,又密密地针脚。如果是白天忙田地里的活,母亲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做鞋,昏黄的灯光下,母亲那微弓的背影被拖得长长的,一直到很深的夜里。
一双结结实实的鞋子就在昏黄的灯光下扎成了。这很令乡亲们惊讶,因为看到粗大的脚板,人们都以为母亲手脚笨拙,只会干些体力活,没想到竟然那么心灵手巧,纳出这么一双漂亮结实的鞋子。
母亲白天忙田地里的活,晚上回到家也不歇着。家里总是养有几头猪牛,还有什么鸡鸭狗猫,砍菜煮潲,赶紧喂食。这些牲畜饿了大半天,在栏圈嗷嗷嗷直叫。有的在院子里乱窜,看到母亲回来,个个都急着迎上来。安顿完这些动物,时间已经到了三更半夜。我们几个小孩早已进入梦乡。我们老家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木楼,卧室基本上在楼上。楼下是堆放些东西,还有迎接客人和吃饭。房子除了两面墙是土夯的,其余的都是木头木板搭的。人走在楼上,如果是脚步重些,便有咚咚很响亮的声音。如果是大白天,人来人往,外面各种声音在喧闹,这种声音还不算响耳,如果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那声音便是格外的晌亮,几乎是把熟睡的人吵醒。
母亲脚大,走路又是风风火火的,每每上楼,都把整个房子震得很响。但奇怪的是,每天晩上我们都睡得安安稳稳,很少被吵醒。我很奇怪母亲,想她是不是在楼下睡了,不愿上楼。想问问母亲,她只是微微一笑。直到有一次,我被尿憋醒了,急忙下楼去撒,刚走到门口,便看见母亲一手拎着鞋子,一手扶着木墙,蹑手蹑脚,鬼鬼祟祟,悄无声息。原来母亲怕吵着我们,赤着脚,回到自己的房间,再用抹布擦干净,再上床睡觉。我的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母亲现在已经80多岁了,没有年轻的风风火火了,脚步有些蹒跚,但腰板还很挺直。大脚也不露在外面了。我们几个都长大了,逢年过节都争着给她新衣服新鞋子,她总是乐陶陶地穿着,毫不吝啬。她总是笑眯眯地跟别人炫耀,现在可不能亏待了这双脚,当年把它们累得心痛,要好好地弥补一下。说得大家乐呵乐呵的。
晚上洗脚时,装上一大盆的热水,一家人几双脚挤在一起,互相搓着。自己总是感觉母亲的脚很粗糙,甚至有些扎人。而女儿的脚却是那么柔滑水嫩,便用手去替母亲洗,真是有些糙,拿出水面一看:整个脚掌伤痕累累,深的浅的,横的竖的划满上面,脚底那么坚厚,像不是肉做的。
女儿惊叫起来:“脚那么大那么糙!”母亲笑了笑道,当时还顾得了什么。你父亲在外,家里就一个人,顶别家两个,不拼命哪里养活你们几个?那时又没钱买鞋子,哪里顾得那么多。一急,光着脚板撒腿就跑,只要不踩着玻璃钉子,什么石子沙地树枝一律踩过去,难免被扎伤的,那时也涂点盐巴,止止血,又急急忙忙跟大伙干活了。说的时候,母亲还是一脸的自豪,我却紧紧地把这双粗糙的大脚抱在怀里。编辑/马冲冲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