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相关因素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分析

2017-07-18冷洪雷于纯磊王小侠刘成华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致病菌全麻感染率

冷洪雷,于纯磊,王小侠,刘成华

1.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聊城 252000),2.山东省聊城市鲁西骨科医院麻醉科(聊城 252000)

麻醉相关因素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分析

冷洪雷1,于纯磊1,王小侠2,刘成华1

1.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聊城 252000),2.山东省聊城市鲁西骨科医院麻醉科(聊城 252000)

目的:探讨麻醉相关因素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及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在临床中预防效果,以期为其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取拟气管插管全麻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43例,以2015年1月为限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以前患者(398例),分析其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感染率,对差异≤0.001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定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对策。观察组为2015年1月以后患者(445例),对其应用预防措施,观察应用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时间>3h、喉镜消毒剂消毒方式、多次过滤器、盲探插管、经口插管、插管偏深及拔管时间延迟均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时间、喉镜消毒方式、插管途径、插管深度及时间均是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针对多因素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并应用于观察组,观察组感染率仅为仅为1.80%,低于对照组7.79%(P<0.05)。结论:麻醉相关因素与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直接相关,通过插管前、插管中及插管后饮食、环境、操作等进行综合预防,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气管插管全麻已成为临床全身麻醉主要方法,具有麻醉效果稳定、患者病痛感低等优点,但术后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老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下呼吸道感染不但可增加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且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延缓术后恢复[2]。本研究就麻醉相关因素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对降低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且拟气管插管全麻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43例,男514例,女329例,年龄13~79岁,平均(45.76±18.37)岁。所有患者术前经临床检测均未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未合并内分泌疾病、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手术禁忌证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研究说明,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2015年1月为限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以前患者共398例,观察组为2015年1月以后患者共4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2 研究方法 分析对照组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感染率,对差异≤0.001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定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对策,并应用于观察组,详细几率观察组实施预防对策后感染发生情况。

3 评定标准 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评定[3],患者术前无咳嗽、咳痰等体征,肺部听诊无啰音,X线检查无炎性改病,术后3d出现呼吸受阻、咳痰喘等体征,实验室检查见分泌物中病原菌浓度增高,体温正常或偏高,血WBC≥11.0×109/L,中性粒细胞>81%,听诊闻及湿锣音,X线检查见炎性改变,即可诊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感染率及观察组实施预防对策后感染率资料采用χ2检验,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下呼吸道感染为因变量,采用向前回归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 对照组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照组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时间、喉镜消毒方式、过滤器、插管部位、插管途径、插管深度及拔管时间均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相关性,见表2。

表2 对照组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感染率对比[例(%)]

2 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时间、喉镜消毒方式、插管途径、插管深度及时间均是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预防措施制定 ①插管前清除闲杂人员,对室内及喉镜进行其它及空气消毒。②术前劝导患者戒烟,加强口腔管理,据患者口腔pH值合理使用胃酸抑制剂,尽量选择鼻导管。③插管不宜过深,并给予按需多次吸痰。在病情允许下,定时给予头低位,促进痰液排出。④为预防胃内容物返流,可在病情允许条件下,给予头抬高位。⑤插管期间对患者病房环境进行监控,定时以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陈涉、地面等。⑥医务人员检查时前严格七步洗手法,并佩戴口罩。⑦插管后,适当进行床上锻炼,加强饮食管理,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⑧可根据痰液及病情需要,给予雾化治疗,以促进痰液排出。

4 两组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给予预防措施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1.80%,低于对照组7.79%,两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091,P=0.000<0.05),见表4。两组感染患者均根据同期相关下呼吸道致感染致病菌分布情况,给予药效高、不良反应少抗菌药物治疗,均顺利出院。

表4 两组感染率对比[例(%)]

讨 论

麻醉是各种手术必须采用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利于手术操作,然各种手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为感染,不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且可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患者身心,增加家庭经济负担[4-5]。还可增加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医疗资源浪费量。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约7.5%左右,如延误诊治甚至可增加病死率[6]。如何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已成为临床迫待解决问题,成为各学者关注焦点。

多数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吸烟史、肺部手术史等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相关性,认为年龄增大免疫功能下降、肺部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7-8]。然部分学者则认为气管插管麻醉为侵入性操作,对口咽或鼻腔等防御功能造成影响,插管后呼吸机管路残留致病菌或新致病菌,可沿导管进行呼吸道定植、繁衍,最终引发下呼吸道感染[9]。笔者赞同后者观点,但认为即为侵入性操作,则所有操作过程及麻醉相应操作均可引发感染。通过对对照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发现,麻醉时间>3h、喉镜消毒剂消毒方式、多次过滤器、盲探插管、经口插管、插管偏深及拔管时间延迟均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相关性,与笔者猜想一致。其原因可能为[10-12]:全身麻醉及插管均对呼吸道防御及清洁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致病菌进入呼吸道后,无法通过纤毛摆动、排痰、咳嗽等防御功能排出,进而对气道造成直接损伤。致病菌产生大量炎性因子、产物等,加重局部免疫功能障碍及损伤。其次,导管可对气道产生一定刺激,产生炎性因子,受导管影响及气道自洁功能损害影响,无法排出体外,双重作用下,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局部损害及致病菌繁殖,增加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证实此说法,麻醉时间、喉镜消毒方式、插管途径、插管深度及时间均是麻醉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相应也提示,给予有效预防措施有可能降低气管插管全麻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率。

术前劝导患者戒烟、加强口腔管理,可使肺部免疫功能有所改善,为插管后呼吸道管理及致病菌清除奠定基础;插管前清除闲杂人员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可减少室内致病菌,对喉镜进行气体消毒,阻断插管过程致病菌侵入途径;浅位插管、按需多次吸痰、头高位,有助于降低插管后气道损伤,且可避免胃内容物误吸或呛咳造成的损害、致病菌侵入;插管期间对室内环境监测、消毒及医务人员检测前洗手、佩戴口罩,有助于降低室内致病菌,避免操作过程中环境、医务人员手及口腔致病菌侵入;插管后床上锻炼、雾化、饮食管理等,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也可改善全身及肺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清除致病菌及分泌物[13-15]。以上措施从患者自身免疫力、环境、操作流程等综合预防,意在降低麻醉相关因素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结果显示,给予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感染率仅1.80%明显低于对照组7.79%,可见,预防措施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至于发生感染患者,可能与年龄、自身免疫功能、内科合并症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研究存在一定缺点,研究时间跨度较大,原因为本院气管插管全麻人数有限,有待于有条件医院缩小时间跨度,扩大研究例数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麻醉相关因素与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直接相关,通过插管前、插管中及插管后饮食、环境、操作等进行综合预防,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1] Tracy Kok,Ronald BG,Dolores MK,et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Levitan FPS Scope?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a simulated difficult airway[J].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 Journal Canadien Danesthésie,2012,59(8):743-750.

[2] Kloth C,Grosse U,Wirths S,etal.Noninfectious generalized bronchiolitis in the setting of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 potential mimic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Academic Radiology,2015,22(12):1546-1554.

[3] 李云翔.手术室麻醉与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及意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3):323-326.

[4] 刘 阳,张 影,魏大力.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674-4675,4685.

[5] 李 红,陈永浩.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56-4157.

[6] Benjamin A,Vaghari Omar I,Ahmed Christopher LW.Regional anesthesia-analgesia: relationship to cancer recurrence and infection[J].Anesthesiology Clinics,2014,32(4):841-851.

[7] Mitra J,Hassan AS,Jalal H,etal.Effect of cisatracurium versus atracurium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acheal intubation for general anesthesia[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edical Sciences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Isfah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2011,16 Suppl (1):S395-400.

[8] Kentaro O,Hiroshi U,Kazuna S.A case of tracheal intubation for apnea with epidural opioid in recovery room after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J].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2013,62(10):1237-1240.

[9] Schulz-Stübner S.Infection prevention by the anesthesia team[J].Der Anaesthesist,2013,62(1):61-76.

[10] Christina L.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a flexible intubation scope versus other intubation techniques for obese patients requiring general anesthesia[J].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 /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2015,30(1):58-60.

[11] 杨灵君,张 涛,狄华君,等.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34-2336.

[12] Stani A,Ankit S,Ajay GA,etal.A study of 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a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J]. Ind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and Neck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Otolaryngologists of India,2013,65(2):116-119.

[13] 丁朝梁.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7-58.

[14] Susan AD,Joan H,Gail PB,etal.Infection prevention in anesthesia practice: A tool to assess risk and compli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3,41(11):1077-1082.

[15] Yuki A,Hiroshi H,Koichi M,etal.Effects of sniffing position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5,33(11):1606-1611.

(收稿:2016-09-17)

麻醉药,全身 麻醉,吸入 呼吸道感染 插管相关感染 综合预防

R614.2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7.039

猜你喜欢

致病菌全麻感染率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