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德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适应要素研究
2017-07-18侯继红
侯继红
(合肥学院 外国语言系,合肥 230601)
影响中德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适应要素研究
侯继红
(合肥学院 外国语言系,合肥 230601)
基于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支持、涵化策略等方面对中德合作办学学生在德国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状况进行考察,分析留德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整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帮助合作院校相关人员对留学生的交往心态加以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进行调整和适应。
中德合作办学;涵化;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
0 引 言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多,高校“双校园”办学模式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常见形式。所谓“双校园”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国内阶段的学习,通过国外合作院校的选拔考试后,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
带着父母的期望,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来到了异国他乡。待一切安定下来之后,学生们面临着语言关、学业压力、与异国同学的相处等诸多现实的挑战。学生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当地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异国文化两种价值观产生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他们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异国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乃至身心健康。
笔者以安徽一所与德国合作多年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多项调查问卷,拟从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支持、涵化策略等方面对该校留德学生在德学习、生活、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考察,分析中德合作办学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整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理论依据
1.1 涵化理论
涵化(acculturation),主要指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加拿大心理学家Berry根据涵化中的个体对自己原来所在群体和现在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涵化策略进行区分,他提出两个维度,即: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根据这两个维度,他提出了四种涵化策略:第一,整合策略:看重自己原有文化,同时重视群体关系的个人;第二,同化策略:强调保持群体关系而不重视原有文化;第三,分离策略:强调本原文化而不重视群体关系;第四,边缘策略:既不重视本原文化,又不看重群体关系的个人。[1-2]
1.2 跨文化适应理论
Ward及其同事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是以情感反应为基础,指向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想家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了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3-4]
2 研究设计
2.1 受试者
受试者来自安徽某高校在德合作院校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男生15人,占总样本比例的28.85%,女生37人,占总样本比例的71.75%。年龄在20~25岁的44人,26~30岁的有8人。所学专业涉及文理工科14个。留学时间在1-6个月的有13人,7-12个月的有3人,13-24个月的有8人,24个月以上的有28人。目前在德国就读本科的有34人,占总样本比例的65.39%,硕士18人,占总样本比例的34.61%。有1—3名当地朋友的有20人,4—6名当地朋友的有15人,拥有7名以上当地朋友的有14人,没有当地朋友的有3人,见表1。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获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多采用李克特量表,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内外部因素的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在德国的适应状况及其特点。调查数据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上进行了录入及相关处理,主要进行了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检验。
表1 受试学生基本信息统计
2.3 研究问题
(1) 留德时间长短和不同数量的异国朋友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2) 留德学生整体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如何?两者有无相关性?
(3) 留德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涵化态度对其跨文化适应有无影响?
3 数据分析
3.1 留学时长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分析
数据(表2)显示,留德不足半年的学生得分最高,说明他们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最差;留德时段在半年与一年之间的学生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得分均有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他们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社会文化适应困难降低;而留德时间在一年与二年之间的学生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的得分较第二时段又有所提高,说明留学二年以内的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比一年以内的增多;留德二年以上的学生得分趋于稳定,但较之前两个时间段得分略有上升。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德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减小,社会文化环境趋于适应,跨文化适应趋于稳定。
表3显示跨文化适应在不同留学时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心理适应在不同留学时长上不存在差异,而社会文化适应在不同留学时长存在差异(p<0 .05)。
表2 跨文化适应在不同留学时长上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注:M=平均数,SD=标准差,下同。
表3 跨文化适应在不同留学时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2 当地朋友数量差异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比较
表4是跨文化适应在不同当地朋友数量上得分的描述性分析。分析显示,不论是在心理适应上,还是在社会文化适应上,拥有当地朋友数量越多的学生得分越低,反之,当地朋友数量越少的,得分越高。
表4 跨文化适应在不同当地朋友数量上得分的描述性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表5)显示,拥有不同数量的当地朋友的留学生在心理适应得分[F(3,185)=3.525,p=0.038]上以及在社会文化适应得分〔F(3,185) = 8.575,p= 0.001〕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表明(表6),无论在心理适应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拥有1~3位当地朋友和拥有7位以上当地朋友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5 跨文化适应在当地朋友数量差异上的方差检验
表6 跨文化适应在当地朋友数量差异上的多重比较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2代表 1-3名当地朋友,3代表4-6名当地朋友,4代表7名以上当地朋友。
3.3 心理适应状况分析
表7考察受试学生心理适应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涵盖情感、生理和认知三方面的抑郁因素。研究表明,参加调查的大部分学生没有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状况良好。
表7 抑郁自评量表受试得分情况
M= 43.32, SD = 8.70,n= 52。
3.4 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分析
表8考察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情况,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文化适应困难越大;量表得分越低,表示社会文化适应困难越小。受试学生在“理解德国人的幽默” “了解德国的政治体制”等人际交往和价值观问题上存在困难以外,还对诸如“撰写合乎要求的学术论文与报告”等学业问题上存在困难。
3.5 心理适应与杜会文化适应的关系分析
相关分析(表9)结果表明,大多数留德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文化适应困难不大,他们的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0.416**,p=0.002)。
表 9. 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
**p<0.01。
3.6 社会支持度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分析
笔者将来自家人、中外朋友和学校的支持视为社会支持,对受试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跨文化适应相关性进行了考察。社会支持总均分为2.80 (SD =0.23 ),高于4点评分量表的中值点。其中,家人支持得分最高(M=3.14, SD=0.70 ),其次是学校工作人员支持(M=2.72, SD=0.24), 然后是中国朋友支持 (M=2.69, SD=0.57 ), 得分最低的是外国朋友支持(M=2.64,SD=0.43)。这说明留德学生所获得的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来自家人和留学院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度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相关性(r=0.605**,p<.01;r=0.727**,p<0.01)。即:留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越好。
3.7 涵化态度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分析
对受试学生的涵化态度(整合、分离、同化和边缘)与其跨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表明:受试学生的整合态度倾向最强(M=4.16, SD=0.52 ),其次是分离态度倾向(M=2.07, SD=0.34 ),边缘态度倾向(M=1.90, SD=0.42), 受试学生的同化态度倾向最弱(M=1.85, SD=0.38 )。
相关分析结果(表10)显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均与整合态度有负相关,与分离、同化和边缘态度有正相关,但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性。由此说明,除了整合,留学生不论采取哪种涵化态度,都不影响其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状况。
表10 涵化态度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分析
4 研究结果和讨论
4.1 留德时间长短和不同数量的异国朋友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留学时长和当地朋友数量对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具有显著影响。
留学初期,学生在合作院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虽然能够短时间内办好了在德留学的必要手续,参观了新的校园和生活环境,但是心理上还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国内大学的管理模式以及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造成学生对老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父母的依赖,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而国外自由开放的学习模式、不一样的饮食习惯使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一时不知所措,加上语言交流的不畅,促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难以适应当地学习生活环境。
学习走入正轨后,留德学生的心理趋于稳定,他们开始与当地人接触和交往,但是这种交往以及对当地人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因此,在留学的第二阶段,他们感觉已经基本适应了当地的环境;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与当地人交往的深入,学生们会发现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存在。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接受当地文化,迫使学生做出取舍。出国前想多交几个当地朋友,与之建立长期友谊的梦想破灭,由此产生的失望、迷茫等心理落差导致留学生在第三阶段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状况呈现出较明显的反弹。
留学24个月以上的学生在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上的得分趋于稳定。原因有二:一,留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再是影响与当地人交往的障碍。通过与当地人的互动,熟悉了当地文化和交往模式,掌握了适宜的跨文化适应策略和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得体地处理跨文化冲突。二,留学生通过对当地的语言、文化的深度学习,熟悉并了解了在当地生活所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由于在前期的跨文化沟通中经历过负面体验,因此对深入了解或接受当地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兴趣,于是主动选择中断了与当地人进一步的交往,回归中国朋友圈。这样,随着与当地人接触的机会减少,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也大大降低,他们的适应状况得以好转。
从当地朋友数量上看,拥有当地朋友数量越多,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越好。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留学生可以通过与当地朋友的交往,获得有助于顺利完成学业的信息资源和实在的帮助,赢得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因此,当地朋友多的留学生遇到的适应困难相对较少,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4.2 留德学生整体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如何,两者有无相关性
研究表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留学生整体心理适应状况良好,这可能是由于合作办学学生是成批出国,在国内学习的几年已经相互熟悉,因此在他们面临共同的生活和学习问题时,能够一起商量解决,从而减少了他们个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此外,合作院校为学生开设的跨文化课程使学生能够快速习得在德国社会生存所必须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上为留学生专门配备的工作人员和合作项目负责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也缓解了学生自己必须面对陌生环境的压力。
留德学生在社会文化适应诸多方面,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较大的困难。由于留学生在出国前,对德国人际交往原则、规范和模式上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会歧视与偏见等知识和技能准备不足,导致他们在德国的人际交往没有达到预期。此外,学生在国内阶段主要精力集中在德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如何通过德方选拔考试以及备考德福等方面,忽略了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学习,这也可能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之一。
4.3 留德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涵化态度对其跨文化适应有无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度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相关性(r=0.605**,p<0.01;r=0.727**,p<0.01)。即:留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越好。高度发展的互联网保证了学生随时可以与国内家人进行心灵和情感的交流,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国内家人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与留学生身边同学、老师、朋友给予的情感、信息、技能和物质等多方面的支持构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帮助留学生克服心理压力,调整自我,安心学习,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在留学生的涵化态度上,整合倾向最强,其次是分离、边缘、同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均与整合有负相关,与分离、边缘和同化有正相关,但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性。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生除了整合,其他三种涵化策略对其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影响不大。
根据Berry的涵化理论,笔者认为,整合倾向较强的留学生,他们既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德国的主流文化,积极与之群体互动交流,并且善于化解跨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冲突,从而实现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而分离态度倾向较强的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是衡量一切文化的标准,他们身在异乡,但回避与当地文化群体的任何接触和交往,从而失去了了解当地文化、获得跨文化技能学习的时机,导致跨文化适应障碍。而边缘态度倾向很强的留学生既不认可中国文化,也不尝试去了解德国文化,跨文化知识缺乏,适应状况较差。同化态度倾向明显的留学生主观上认为,彻底放弃中国文化,积极主动与德国主流文化的群体交往,就能够很好地融入德国人的社交圈子。可惜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经历不同,对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不了解,导致他们与当地人建立长期友谊的尝试屡屡受挫,尽管语言很棒。这种失落和沮丧,导致跨文化适应状况差。显然留学生实际的涵化行为影响着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应给予重视。
5 结 论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留学时长和当地朋友数量对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具有显著影响。留学生的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留学生整体心理适应状况良好,但是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有困难,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社会支持度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有显著相关性。在涵化态度上,留学生除了整合态度,其他三种涵化态度不论采取哪种,对其跨文化适应状况没有明显的影响。
[1] Berry J W, Poortinga Y P, Segall M H, 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ed.) [M].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345-383.
[2] Berry J W.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 In: R Brislin ed.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0:232-253.
[3] Ward C, Kennedy A. Locus of Control, 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i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92, 16(3): 175-194.
[4] 陈慧,车宏生. 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3, 11(6) : 704-710.
[责任编辑:文 竹]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under China-Germany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s
HOU Ji-h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Hefe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Based on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social support and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ircumstances, covering studying, living,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under China-Germany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s. Moreover, it also analyzes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raise the concern of certain universities about thes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mentality and take actions accordingly to help them adapt to the life abroad better.
China-Germany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 acculturati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2017-03-20
2017-05-1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德合作办学中跨文化适应要素研究”(SK2012B403)资助。
侯继红(1964— ),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德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G04;G64
A
2096-2371(2017)03-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