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列车
2017-07-18
文丨记者 杨 韬
开往春天的列车
文丨记者 杨 韬
立体交通助推遵义发展(郁微/图)
长长的铁路,给人们带来远不止文艺青年那种虚无缥缈的情调,摆在面前的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每一条道路的打通都仿佛新开辟了一条经济走廊,从大的说可以盘活一个区域的经济,从小的说也能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
俗话说:“路通财通”。这话一点儿不假。
如今的遵义,从渝黔铁路“旧线”到渝黔快铁“新线”,从城市轻轨到各路支线的建设,助推着这座城市走向“大铁路时代”。
一
曾几何时,遵义有“传言”说要修轻轨。
这对于遵义市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在人们的印象中,如地铁、轻轨一般的城市公共交通只有北上广深或者一些中大型城市才会出现的。于是巴巴地望着,等待官方最终来确认,直到2012年9月,盼望多年的遵义人终于迎来了官方发布的第一条消息:“遵义拟建城市轻轨”,这一重磅消息的发布,犹如一颗深水雷,遵义人瞬间觉得精神气十足,我们终于有了城市轻轨!
然而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标题中的“拟”字,这说明遵义建轻轨还停留在理论上面,于是大家又陷入了另一个漫长的等待期。
直到2014年,遵义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遵义市城区将建轨道交通。目前,已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完成并修改完善《遵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计划于今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再次点燃了遵义人的希望之火,并且这一点燃便成了熊熊燃烧之势。
规划出来!专家论证了!时间节点也有了!
“看来这回是动真格的了!”遵义人松了一口气。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150万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1万人以上的城市,即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随着遵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16年遵义县改为播州区以后,遵义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200万,已经具备建城市轨道交通资格,并且迫在眉睫。
据了解,遵义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由8条线路组成,1号线由中心城区至遵义县南白镇,2号线由中心城区至新蒲新区,3号线由高桥至礼仪,4号线由南宫山至龙坑,5号线由忠庄客运站至龙坪工业园,6号线由新蒲高新技术工业园至深溪公路客运站,7号线由南白公路客运站至龙坪工业园,8号线由新蒲新区至遵义机场,线路总长约178公里,完全能够满足遵义市民的出行需求。
比如说老余最近就很高兴。她今年53岁,子女因为工作原因在新蒲买了房子,而她和老伴住在海尔大道,按照现在的情况,她得坐公交车到火车站,再转车到新蒲,去一趟起码一个小时以上,遇到堵车往返一趟新蒲得耗上4个小时。
她拿着刚刚出炉的遵义城市轻轨规划图,戴着老花眼镜问老伴:“你说,轻轨修好的话,我先坐1号线到迎红桥,再转2号线去新蒲,得要多长时间啊?”
老伴略加思索,告诉她:“应该在半小时左右!”
公共交通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这座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城,将迎来最大的红利,如今,万事俱备,遵义已经准备好迎接属于城市的轻轨时代!
二
时间回到半个世纪前,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随着“呜——”的汽笛声,在渝黔铁路上,第一列火车冒着隆隆的黑烟驶入遵义。
这一天,铁路正式载入遵义的史册。
遵义人的兴奋感溢于言表,好多人爬上高高的山顶,“一、二、三、四……”在心里默默地数着这长长的火车到底有多少节车厢。
渝黔铁路在重庆与成渝铁路,遂渝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相接,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贵州与重庆、四川及中南、西北地区各省区的川黔铁路联系。渝黔铁路的建设,在铁路史上留下许多纪录:穿越大娄山山脉、全长4270米的凉风垭隧道是当时中国铁路最长的隧道,白沙沱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长江上的第二座大桥,乌江大桥是乌江天堑上第一座铁路桥。
创下的三个记录中,有两个在遵义境内,随着各路媒体的争相报道,遵义的知名度在遵义会议之后,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而今,这条铁路对渝黔两地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渝黔铁路每天通过的列车超过75列,是西南铁路网中运输极其繁忙的单线铁路。每天通过渝黔铁路旅行的旅客有4万多人,经过渝黔铁路运输的货物有8万吨,渝黔铁路通过能力的利用率已超过了100%,为遵义经济社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们无法想象,这条铁路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究竟发挥了怎样重要而且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它不仅是遵义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且兼具安全、经济、便民、实惠、全天候运输,而且速度快、运能大、安全舒适、节能省地、减排高效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也决定了其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
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但遵义目前境内仅有一条运行了五十多年的渝黔铁路,这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遵义来说远远不够。
快速的发展,受益于交通;发展的滞后,受制于交通。
“十三五”期间,遵义市在“十二五”时期铁路建设基础上,还将加快推进包括高铁在内的多条铁路建设,构筑连接周边省会城市和黔北城市群的现代化铁路网络,此乃后话。
如今,这条渝黔铁路已被人们习惯称为“旧线”,与之对应的“新线”即渝黔快铁正在加紧建设,当年的绿皮车正在被逐步淘汰,特快、普快等多种列车从遵义穿城而过,驶向村庄,驶向田野,驶向梦想的起点,驶向回家的终点。
推进渝遵两市间快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让遵义进一步借助中新政府间第三轮合作项目、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等重大平台扩大对外开水平,将遵义推向国际协作与竞争的舞台。
三
如果要说遵义人今年最期待的事情,当然是快铁开通。
渝黔快铁北起重庆市,自重庆西引出,向南经綦江、桐梓、遵义、息烽至贵阳北站,总长度为344公里,其中,遵义至重庆221公里,遵义至贵阳123公里,设计时速为200公里。总投资约523亿元。铁路途经我市播州区、红花岗区、汇川区、桐梓县一县三区共计18个镇(乡)。快铁通车后,遵义将同时融入重庆、贵阳两市“一小时经济圈”。
作为引领遵义进入高铁时代的代表,渝黔铁路带来的是客、货运周转效能的大大加快——建成后,乘火车从遵义到重庆将由6小时左右缩短至1小时,从遵义到贵阳的时间将由3.5小时左右缩短至40分钟,从遵义到广州的时间将缩短至6小时。
从渝黔快铁开建以来,市民都期望早日通车,让遵义进入快铁时代。渝黔快铁的建设一直非常顺利,现在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渝黔快铁全线铺轨工作已经完成了九成以上,3月就能全部完成,7月进入联调联试,12月建成通车。
一条路的重要作用简单概括就是“走出去,引进来”,重庆、遵义、贵阳三市,虽紧密相连,却被青山绿水“阻隔”与牵挂着,而目前正在全面加快推进的渝黔快铁将改变这一局面,使遵义南来北往,不再遥迢。高铁所到之处,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优质资源可以互通互联,构建贯通东西、沟通南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铁路大通道,推进铁路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为遵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关于更为长远的打算,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除了这些正在建设的铁路,多条干线入铁路规划联通遵义境内各县市,遵义市还在争取推动昭通至黔江铁路、遵义至泸州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贵阳至郑州客运专线、贵阳(开阳)至遵义城际轨道交通、瓮安至遵义铁路等多条干线纳入国家、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和《“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构筑铁路网络。
其中,泸州至遵义铁路、攀枝花-昭通至黔江铁路已纳入《贵州省铁路网规划》及国家《“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
泸州至遵义线路将经过仁怀市、习水县和赤水市,遵义段长131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成渝经济圈连接遵义至贵阳到珠三角的又一条铁路通道;攀昭黔铁路将经仁怀、遵义县、中心城区、绥阳、湄潭、凤冈,至重庆市黔江区,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正线全长735公里,其中,遵义市境内长260公里。
正在争取的贵阳至郑州客运专线自贵阳市引出,经遵义市的余庆、凤冈,至黔江区与重庆至黔江城际铁路接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线路全长660公里,遵义市境内60公里。
涪陵至柳州铁路由重庆涪陵区引出,经过道真、正安、务川、余庆至广西自治区柳州市,线路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正线全长622公里,其中,遵义市境内160公里。
可见,这几条线路建成后,将结束遵义市多个县、区(市)不通铁路的历史,加快县域之间交流。
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抛开“一带一路”、物流、交通枢纽、拉动城市建设这样高大上的话题不说,我们可以畅想,到那时,遵义到全国各地朝发夕至,何其便捷;我们可以猜想,遵义的商贸会因此而变得何其繁荣;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必将到来。
2017年1月29日,贵州桐梓境内中铁十一局的工人们已奋战在第一线。当日下午15点50分,渝黔高铁由北向南的高速铁路桐梓段铺架桥梁正式启动。渝黔高铁全长345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项目于2012年11月开工,计划工期5年。渝黔铁路开通运营后,贵阳到重庆的铁路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0小时以上缩短至2小时以内。(CNS/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