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限塑令"执行效果的经济学思考
2017-07-18吴茂华李正明罗帆
吴茂华,李正明,罗帆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对"限塑令"执行效果的经济学思考
吴茂华,李正明,罗帆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建立了一个消费者之间的简单博弈模型。该模型对理解“限塑令”实施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视角,它尤其有助于理解消费者在“限塑令”实施过程中为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考虑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函数出发,应用邹至庄断点检验得出“限塑令”在2008年实施后确实有助于塑料袋使用量增长率的降低。
限塑令;消费者行为;N人非合作条件博弈;邹至庄检验
1 引言
由于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实施近9年的“限塑令”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迄今对“限塑令”的研究结果以贬为主。周红,张文磊和黄文芳(2010)通过调研上海市杨浦区3个小区的塑料袋消费情况,发现“限塑令”虽然有助于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王森薇等(2011)将调研方法改进,分别选取三个不同时间段对收入高、中、低三个小区的“限塑令”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得出结论:“限塑令”的实施效果已呈现反弹趋势,对厚度0.025毫米的塑料袋的控制基本没有效果[2]。韩丹(2008)从商家和消费者偏好理论对“限塑令”的效用进行了评估分析[3]。赵琴(2009)针对“限塑令”在农贸市场中难以实施的问题,用博弈分析方法对商家与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4]。张琦和赵湘忠(2008)对塑料袋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5]。
毫无疑问,政府监管是“限塑令”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监管本身是针对商家的行为,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却微乎其微。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塑料袋使用的消费者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限塑令”实施以来塑料袋的使用量并没有大量的减少,其主要原因不在于商家的不配合,而是在于消费者并没有因为塑料袋收费而减少使用量。
2 运用博弈论方法对“限塑令”执行情况的分析
2.1 一般的一次N人囚徒博弈
考虑市场上的N个消费者(依次编号为1,…,N),建立N人囚徒困境模型[6],每个消费者有自备购物袋(绿色消费)与购买塑料袋(白色消费)两种选择。模型的各个变量如下:当全体参与人都选择白色消费时,参与人得到的效用为C,这是塑料袋对消费者带来的便利所提供的效用;当全体参与者都选择自备购物袋时,参与人得到的效用是B,这是环境因素所带来的效用;从长久来看,绿色消费要好于白色消费,所以B>C;当参与人的选择不同时,选择白色消费的参与者i得到最好的效用A(既便利了自己,又得到了超过自己预期的环境效用),选择绿色消费的参与人j得到最低的效用D(既没有享受到塑料袋带来的便利,又没有享受到理想的绿色环境);即A>B>C>D。一般地,当N=2时,就成为了囚徒博弈的一般形式,支付矩阵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任意参与人,无论其他参与人怎么选择,他选择白色消费都优于选择绿色消费(当其他人选择绿色消费时,他的效用A>B;当其他人都选择白色消费时,他的效用C>D)。因此,从个人利益出发,全体消费者必然都会选择白色消费,消费者的效用都是C。但是如果大家都选择自备购物袋,则每个消费者的效用B>C,绿色消费好于白色消费,这就形成了囚徒困境。
2.2 带惩罚机制的一次N人囚徒博弈
对于塑料袋所造成的白色污染,环境本身有一定的治愈功能。假设当所有消费者每天消费的塑料袋不超过M时不影响环境,因此可以认为,当所有人都选择绿色消费时,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为B;如果有人背叛集体,改选白色消费,当背叛的人数不超过M时,其他人的效用不变,依然为B,背叛的消费者的效用增加为A;当背叛的人数超过M时,对环境造成影响,其他人的效用减少为D,此时对背叛者施加惩罚k(k>A-B),k称之为惩罚力度[7],即背叛者得到的效用仅为A-k。那么,一个消费者在选择背叛或者不背叛的时候,会考虑到背叛的总人数是否超过M,如果超过M的话,自己的效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背叛而增加。为了分析的简便,假设N=2, M=1,两个消费者的支付矩阵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个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白色消费,绿色消费)和(绿色消费,白色消费)。根据博弈论的奇数定理,这个博弈还有一个混合战略博弈。假设消费者1选择白色消费的概率是P,令消费者2在选择白色消费和绿色消费时的期望收益一样大[8]:P(A-k)+(1-P)A=B;解P=(A-B) /k。由于这个博弈的对称性,不需要再考虑消费者1的情形;因而消费者分别以P=(A-B)/k的概率选择白色消费。从P的构成可以看出,当k越大时,即惩罚力度越大时,消费者选择白色消费的可能性越小,这样就逃出了N人囚徒博弈中的个人利益至上的困境。
再回到一般的情形中,对于所有的消费者,每一个消费者都想知道其他消费者是否选择白色消费,而每个消费者又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选择。2个消费者如此,N个消费者亦是如此,只要M的值小于N的值,每个消费者都会避免自己得到惩罚而进入到带有惩罚机制的博弈模型之中。
3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限塑令”执行情况的分析
由于塑料袋使用量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本文选择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数据作为替代来考察塑料制品的需求函数是否在2008年6月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先看中国2001—2015年“塑料制品产量”(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的时间趋势图。其中,塑料制品产量单位为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为亿元,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为了更清晰地对数据进行比较,分别对塑料制品产量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取自然对数,时间趋势图如图1。
显然,二者的走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考察一个简单的需求函数:
其中只增加了一个时间趋势变量。
使用邹至庄检验[9]来检查“限塑令”实施前后的结构性变化。利用2001.01-2015.12整个样本期间以及2001.01-2008.05和2008.06-2015.12的两个子期间的数据,得到表3的回归结果。
检验两个方程系数相同的约束的F统计量为:
上述结构变化检验仅在扰动项同方差的情况下才成立。由于没有进行异方差检验,现在使用稳健标准误进行虚拟变量法的检验,得到的F统计量是45.30,P值为0,由此可知无论是否存在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在同方差的情况下依然成立),都可以强烈拒绝模型稳定的假设,可以认为其中一部分是“限塑令”的作用。表3中系数表明,模型在两个时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数LnC的系数由负数变成正数;②时间趋势变量的系数符号不变,数值变小;③拟合优度R2明显变小。
“限塑令”实施以后,大部分超市已经执行了塑料袋收费政策,从上述的第3条差异中可以看出,我们构建的塑料制品需求模型在“限塑令”实施以后的拟合优度减小,究其原因是没有将塑料袋价格作为变量考虑到模型之内,反观在“限塑令”实施以前的拟合优度偏高,是因为此时塑料袋一直是免费提供,价格不会作为一个影响因素。至此的结论是,“限塑令”的实施确实改变了塑料袋的需求模型,而对于“限塑令”的具体作用我们需要观察系数的变化情况。
从前面两条差异中,可以知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作用由负变成了正,而时间趋势的作用明显减少。具体分析如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数量大量增加,虽然塑料袋不再免费,但是大量的社会消费品从包装、携带到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塑料袋,对塑料袋的使用会随着社会消费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再者由于消费者的物质条件提高,非计划性购物次数增加,免不了在没有随身携带购物袋的情况下购买塑料袋以方便携带消费品。而塑料袋不再免费,消费者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会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从这一点可以理解时间趋势作用的减少。以上分析可知,“限塑令”的实施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提高了对塑料袋的需求,当下尤其明显。
4 结论
总的来说,从惩罚机制来看,“限塑令”的实施就是从塑料袋的价格方面来对白色消费者进行惩罚,当塑料袋的价格越高时,惩罚的力度越大,消费者购物时选择自备购物袋的可能性就越大,德国就是对塑料袋制定高昂的价格。根据以上分析,在“限塑令”的实施过程中有三方面的建议。一方面可以提高塑料袋的价格,相当于提高了k的值,降低了白色消费者的期望收益,从而提高消费者自备购物袋的概率。另一方面,限制塑料袋的供应量,从而使“限塑令”真正落实到“限”处。最后,加强对塑料袋降解技术和相关替代品的研发,提高环境所能承受的M值,使得社会的整体效用得以上升。通过邹至庄检验的结果我们不能否定“限塑令”的作用,而是应当根据以上建议加强限塑令的实施力度,从而实现政策效果。
[1]周红,张文磊,黄文芳.“限塑令”政策有效性评估的实例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10(2):89-92.
[2]王淼薇,郁婷婷,李明冉,等.“限塑令”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后评估调研[J].上海环境科学,2011(5):210-214.
[3]韩丹.中国政府限塑令政策预评估——从商家应对和消费者偏好角度分析限塑令的环保效应[J].时代人物,2008(5):64-66.
[4]赵琴.“限塑令”在农贸市场止步——“限塑令”实施中农贸市场小商贩和消费者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9(7):268-269.
[5]张琦,赵相忠.“限塑令”引发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博弈[J].消费导刊,2008(20):2.
[7]姜殿玉,张盛开,丁德文.N人非合作条件博弈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31(4):49-52.
[8]姜殿玉.一种带惩罚机制的一次性n人囚徒困境抱团性的扩展模型[J].运筹与管理,2012(5):102-106.
[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57-67.
[责任编辑:付佳]
Econom ic Thinking of the Im p lementation of the"Plastic Lim itOrder"
WUMao-hua,LIZheng-ming,LUOFan
(University of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ManagementCollege,Shanghai20093,China)
Based on the game theory,the game models between consumers are established.The model provides a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Plastic LimitOrder". It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why consumers have not played their proper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Plastic Limit Order".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fun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factors,from the application ofChow breakpoint test,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LimitPlastic Order" really putdown thegrowth rate ofusing plastic bags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LimitPlastic Order"in 2008.
Plastic LimitOrder;ConsumerBehavior;N-person Non-cooperativeCondition Game;Chow Test
F063.2;X196
A
1673-5919(2017)03-0015-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3.004
2017-05-07
吴茂华(1992-),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
李正明(1956-),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消费经济,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