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与期望养老模式的关系

2017-07-18贾改珍王志杰王萍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养老院慢性病

贾改珍 王志杰 谷 旭 王萍玉 王 玖

(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山东 烟台 264003)

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与期望养老模式的关系

贾改珍 王志杰 谷 旭 王萍玉 王 玖

(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山东 烟台 264003)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及其与养老模式的关系。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1 393名农村老人,对其个人特征、健康状况及养老模式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ADL)明显障碍的发生率为23.69%,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30%,自报慢性病发生率为40.46%,自评健康差的占25.84%。期望养老模式的选择中,51.69%更愿意和子女住一起,33.81%想要与子女分居,住自己房养老,仅有11.92%愿意住养老院,其他占2.58%,提示家庭养老为主占85.59%。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慢性病、ADL分级是对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慢性病、ADL分级、认知功能均与养老模式有关(r=0.165、0.134、0.116,均P<0.05)。结论 发展以家庭为主的综合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精神慰藉,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健康现况;养老模式

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提出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也是21世纪老年卫生保健的目标〔1,2〕。健康状况改变是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明显的指标以生活自理能力(ADL)和认知功能为主〔3〕。ADL状况能够直接体现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且对于老年人的残疾、死亡等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认知功能从心理精神上反映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认知功能损害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症状,严重者称为痴呆。本文拟探讨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及健康水平与养老模式的联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层整群抽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郓城县乡镇位于中部的新泰市乡镇及位于东部的烟台市乡镇,以村庄为最小抽样单位,共抽取8个村庄全部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由经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面对面的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93份(92.87%)。男715人,女678人;60~69岁684人,70~79岁458人,≥80岁251人;文盲514人、小学429人、初中261人、高中及以上189人;月经济收入<600元757人、600~999元592人、≥1 000元44人。

1.2 调查工具 老年人健康状况采用量表进行评价,主要有ADL量表〔4〕、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5〕及自拟一般状况调查表: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居住时间、居住方式、健康自评、慢性病、养老模式及意愿等。ADL 得分按≤16分为正常,17~21分为下降,≥22分为明显障碍分成3个等级,总分≤20分者为生活可以自理,>20分者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农村老年人自报慢性病情况 74.16%农村老年人的健康自评在“一般”水平以上,健康自评“差”的占25.84%;自报经乡镇及以上医院诊断的患慢性病者680人,其中男324人,女356人,60~79岁的老人自报患有慢性病最多,占35.97%。农村老年人居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是:心血管疾病(51.76%)、脑血管疾病(21.62%)、呼吸系统疾病(13.31%)、晚期恶性肿瘤(9.30%)、糖尿病(1.57%)。

2.2 农村老年人MMSE、ADL分级 MMSE得分为(23.01±6.42)分,农村老人的ADL总得分为(19.81±7.92)分,ADL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显著相关(r=-0.541,P<0.01),老年人自理能力越差,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2.3 农村老年人子女养老现状 老人平均拥有子女个数(3.31±1.44)个,1~2个子女的471人(占33.84%)。子女月总收入:<1 000元103人、1 000~5 000元510人、5 000~10 000元 440人、>10 000元340人;与子女平时的联系方式:不主动联系285人、写信11人、电话1 046人、使用网络14人、其他37人;子女节假日回家共度佳节:经常888人、偶尔427人、从不78人;子女现在何处:本地1 182人、外地194人、外国17人。子女探望频率在1 w内人数为603人,占43.30%,老年人期望1 w内探望频率为826人,占59.28%,子女实际探望频率和期望探望频率差异显著(χ2=71.446,P<0.05),老年人期望探望频率高于子女实际探望频率,老人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2.4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的现状 如果选择住养老院,756人(占54.29%)养老费用需靠子女支付(子女养老),256人(占18.39%)靠自己的退休金支付费用,16人(占1.11%)将住房抵押给养老院(以房养老),34人(占2.45%)靠出租自己的房子付费,靠其他方式支付的有331人(占23.76%)。养老院存在的问题,约39.00%认为资金缺乏最突出,50.50%认为子女照顾不周比较突出,35.25%认为养老院的服务设施不完善,35.47%认为医疗设施不完善,11.27%认为周边邻居素质低。对于养老院的条件,48.40%认为宽敞舒适的住宿条件很重要,71.38%认为人性化服务,情亲的温暖很重要,23.42%认为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很重要,约40.00%认为价钱合理很重要,36.80%认为医疗和护理条件很重要,20.11%认为养老院的信誉很重要,23.87%认为专人的聊天或陪伴很重要,认为专门的老年人购物中心很重要的比例最低为14.48%,33.15%认为居家养老时,当女儿不在身边,如遇急事有个照应很重要。

2.5 健康相关变量与农村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的相关分析 在不考虑经济的条件下,农村老年人期望的养老模式分析显示:51.69%更愿意和子女住一起养老(与子女住),33.81%想要与子女分居,住在自己的房里养老(独居),11.92%愿意住养老院,其他(候鸟式、异地养老、互助养老等)仅占2.58%。将老年人健康相关的变量:ADL、认知功能及慢性病与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进行关联性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表1 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与相关健康变量的关联性分析〔n(%)〕

2.6 农村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因素年龄(X1:60~69岁=1,70~79岁=2,≥80岁=3)、婚姻状况(X2:已婚=1,离婚=2,丧偶=3,同居=4,未婚=5)、慢性病(X3:无=1,有=2)、ADL分级(X4:正常=1,下降=2,障碍=3)作为自变量,期望养老模式作为因变量(Y:独居=1,与子女共住=2,住养老院=3,其他=4)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慢性病、ADL得分是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越差越不愿意独居;有慢性病的倾向越不愿意独居;ADL越差,越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见表2。

表2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多分类Logo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农村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远高于郝习君等〔6〕报道的22省市社区老年人26.42%的发生率,提示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注。本调查中411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比例远高于杜鹏等〔7,8〕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8.9%)。老年人的期望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仅11.95%愿意住养老院,机构养老比例较低,低于宋红玲等〔9〕的研究。老年人期望子女探望次数远高于子女实际探望数,这一点尤其印证了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及要求,这是机构养老所不具备的。

综上,健康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期望养老模式影响明显,农村老年人可以考虑“日托管”社区养老,即基于社区形式的养老,日间可以入住养老中心进行相应文化活动,提高认知功能,可以构建室外运动中心,增强身体健康。夜间可以回家居住,享受亲情。农村地区老年人可以立足于居家养老,构建因健康而异的不同形式的居家养老模式,实现健康老龄化。

1 刘雪荣,时秋宽.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地区老年卫生工作纪要〔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2):145.

2 Sjölund BM,Wimo A,Qiu C,etal.Time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disability and survival:comparing two populations (aged 78+ years) living in a rural area in Sweden〔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4;58(3):370-5.

3 李爱玉,张坪兰,曾林淼.吉安市中心城区老年人生活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300-1.

4 冯丽云,李琳琳,田庆丰,等.2009 年郑州市 65 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1-4.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65-85.

6 郝习君,陈长香,李建民,等.22省(市)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095-7.

7 杜 鹏,武 超.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J〕.人口研究,2006;30(1):50-6.

8 高利平,袁长海,刘保锋,等.山东省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359-61.

9 宋红玲,陈志菊,顾桐语,等.南通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6):2224-6.

〔2016-04-12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烟台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No.ytsk2013-070)

贾改珍(1976-),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社会流行病学研究。

R161.7

A

1005-9202(2017)13-333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3.099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养老院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