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

2017-07-18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自控全麻腹股沟

程 琛 常 江 张 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601)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

程 琛 常 江 张 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60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与复合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宫颈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单纯气管内插管全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及舒芬太尼总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按压自控泵次数及自控泵持续应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术期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及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宫颈癌根治术

宫颈癌又称宫颈浸润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普遍采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09第1版对不同临床期别的宫颈癌的具体治疗方法作详细的规定,对于ⅠA、ⅠB、ⅡA期的患者首先选择以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为基础的手术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效果和远期生存率〔1〕。围术期的麻醉方式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较常用的方式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全麻)、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等。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神经阻滞方式,其特点是外周神经组织对机体影响小、阻滞范围较明确、可有效保证内环境的稳定,适宜儿童、老年及重症患者〔2〕。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麻醉师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主要根据个人经验,效果不甚满意。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与全麻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4年6~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宫颈癌患者62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ⅠA期23例,ⅠB期27例,ⅡA期12例,均具备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排除既往行手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其他脏器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异常、预计生存期不足1年及拒绝该研究患者等。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年龄61~79岁,平均(68.6±4.3)岁,体重40~71 kg,平均(52.6±3.1)kg;其中ⅠA期12例,ⅠB期15例,ⅡA期8例。对照组27例,年龄62~82岁,平均(69.4±4.5)岁,体重41~76 kg,平均(53.1±5.1)kg;其中ⅠA期11例,ⅠB期12例,ⅡA期4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试验方法 两组麻醉前均禁食、禁饮8 h,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护,对照组进行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开始时给予舒芬太尼3 μg/kg静脉注射,术中维持麻醉选择丙泊酚+舒芬太尼(持续微量泵泵入)。试验组静脉开放后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全麻诱导插管后给予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控制在5~10 MHz,将覆盖有无菌膜的超声套头靠近患者髂前上棘,探头的一端指向脐部。在超声引导下可见3层回声的腹肌组织,依次为腹横肌、腹内斜肌及腹外斜肌腱。在患者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之间可见椭圆形组织,显示有高回声包绕外部,该结构为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沿着探头方将利用22 G穿刺针平行进针,将针尖进入腹横肌间及腹内斜肌间隙时,注入0.2 ml/kg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在髂部神经被麻醉药物包绕即可。术中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丙泊酚及舒芬太尼静脉微泵速度〔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的总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给予自控泵(舒芬太尼150 μg+格拉司琼2 mg)持续镇痛,比较按压自控泵次数及自控泵持续应用时间的差异性。对比两组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及舒芬太尼总用量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及舒芬太尼总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的比较±s)

2.2 两组术后VAS、按压自控泵次数及自控泵持续应用时间比较 试验组术后VAS、按压自控泵次数及自控泵持续应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χ2=4.904,P<0.001)。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VAS、按压自控泵次数及自控泵持续应用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1)P<0.001

3 讨 论

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对麻醉目标区域的解剖结构进行实时显示。在超声引导下,麻醉时可对外周神经及周围组织进行直接观察,并给予外周神经阻滞,可对麻醉药物的扩散情况进行观察,极大程度提高了外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恶性肿瘤均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对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给予肿瘤根治术,可在极大程度上控制肿瘤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患者身体较虚弱,代偿功能下降,麻醉风险较高,如何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降低肿瘤患者的麻醉风险是临床麻醉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5〕。

在传统观念中,宫颈癌患者在手术中常伴有焦虑、恐惧的心理,依从性较差,因此,术中麻醉的基本原则为止痛+睡眠,通常是采用全麻。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全麻使用的麻醉药剂量较大,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术后患者清醒缓慢,增加了患者围术期风险〔6,7〕。外周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对患者循环及呼吸影响较小〔8,9〕。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从患者神经系统腰1及胸12神经出发,走行表浅,对其阻滞及定位比较容易。超声对机体的血管及神经走行进行直视,可对进针穿刺方向进行准确定位,极大程度避免了穿刺麻醉对重要脏器及神经阻滞的损伤。另外,超声引导下将局部麻醉(局麻)药物从神经周围直接注入,大大缩短了局麻药物的起效时间〔10〕。

综上,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可有效缩短宫颈癌患者苏醒时间,极大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了较好的术后镇痛,安全性较高。

1 南 洋,周 俊,马 千,等.超声引导下髂骨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3):873-7.

2 李旭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 张 萱.超声技术在区域神经阻滞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3):338-40.

4 Marhofer P,Willschke H,Kettner S.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trends in 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hesia〔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0;23(5):632-6.

5 Gelfand HJ,Ouanes JP,Lesley MR,etal.Analgesic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hesia:a meta-analysis〔J〕.J Clin Anesth,2011;23(2):90-6.

6 Bowens C Jr,Gupta RK,O′Byrne WT,etal.Selective local anesthetic placement using ultrasound guidance and neurosti mulation for 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J〕.Anesth Analg,2010;110(5):1480-5.

7 Perlas A,Lobo G,Lo N,etal.Ultrasound-guided supraclavicular block:outcome of 510 consecutive cases〔J〕.Reg Anesth Pain Med,2009;34(2):171-6.

8 Davis JJ,Swenson JD,Greis PE,etal.Interscalene block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using only ultrasound guidance:the outcome in 200 patients〔J〕.J Clin Anesth,2009;21(4):272-7.

9 Liu SS,YaDeau JT,Shaw PM,etal.Incidence of unintentional intraneural inj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with ultrasound-guided interscalene and supra clavicular nerve blocks〔J〕.Anaesthesia,2011;66(3):168-74.

10 单海华,朱常花,谢 红,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39-41.

〔2016-03-12修回〕

(编辑 王一涵)

更正:《中国老年学杂志》第37卷第1期第77页《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记忆障碍改善的影响》一文,因作者遗漏,补充内容如下:通讯作者:姚永芳(1974-),女,主管护师,硕士,主要从事重症监护护理研究。

张 野(1968-),男,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麻醉学研究。

程 琛(1983-),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学研究。

R614.3+1

A

1005-9202(2017)13-325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3.060

猜你喜欢

自控全麻腹股沟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成功来自于自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