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渝北临空农业看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2017-07-18何述辉郑群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文│何述辉 郑群(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从渝北临空农业看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文│何述辉 郑群(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以发展临空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解析渝北区在临空农业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借鉴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重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渝北区临空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1.找准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临空农业发展。渝北区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走都市休闲农业能够发挥临空农业的最大价值。集中连片打造了万亩杨梅、万亩葡萄、万亩柑橘、万亩歪嘴李、万亩梨园、万亩高山设施蔬菜等十大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六大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全区果树面积达29.1万亩、蔬菜定植面积28.2万亩;建成了肉兔、小家禽、奶牛、休闲渔业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梨橙之乡”“中国李之乡”和全国果蔬无公害科技示范区。
2.瞄准“三高”目标,着力推进临空农业发展。
(1)定位高端。坚持城乡统筹、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原则,以林果、蔬菜、畜禽、花木和休闲农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和项目推动为抓手,以品牌高效型、休闲观光型、现代设施型、特色种苗型、精品创意型、生态循环型等“六型”农业为发展方向,依托十大万亩级产业基地,推行“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联动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发展集生产、科技、教育、观光休闲和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农业,促进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经营,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生产集约化、业态多元化、环境生态化。
(2)产品高档。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市场效益好的蓝莓、中药材等亩均产值在万元以上、亩均利润在5000元以上的特色高效农业品种,注册涉农商标200余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144个。另一方面,利用临空优势让农产品走出渝北、走向世界。例如,华兴公司“歪嘴李”远销港澳台、马来西亚等地,走进中南海,订单销售价达100元/千克;统景“梨橙”远销俄罗斯,科垦公司“柠檬”成功进入韩国市场。
(3)产业高效。产业高效,首要的是农业产业化,累计引进和培育阿兴记、天友、隆生、毛哥等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发展农民合作社216个、家庭农场85家。同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推动种子种苗、畜禽、水产三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现代梨和优质柑橘体系试验区。例如,隆生集团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阿兴记公司建成全国第二个肉兔繁育中心,天友乳业建成全市首家生态牧场和全市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基地,毛哥食品公司大湾泡菜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泡菜加工基地。
3.唱响“四季欢歌”,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农业功能拓展,创新“都市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建成统景印盒李花、茨竹放牛坪梨花、玉峰山樱桃、兴隆杨梅、统景梨橙等观花休闲景点和采果体验基地,常态化举办统景印盒李花节、兴隆杨梅节、茨竹放牛坪梨花节、玉峰山风情葡萄文化节等系列农业旅游节会活动。木耳白云山桃花、统景印盒李花、茨竹放牛坪梨花、古路草坪红枫等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茨竹梨园村、统景镇印盒村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玉峰山百果红生态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统景镇印盒村被评为全市第四个乡村旅游3A级景区、“重庆非去不可的100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并入选全市首批市级特色旅游景观名村,被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评为“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目前,渝北农村已成为主城市民休闲观光的重要目的地。
4.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随着渝北临空都市区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各平台、园区(新城)建设提速推进,工业经济、商贸服务业、总部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会议展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迎来新一轮繁荣发展和快速增长期,进而反哺和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农村土地、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加快推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特别是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通过补助资金股份化让农民持股,试点效果突出,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已作为全市重大改革内容之一进行推广普及。
二、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1.欧美与日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一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切实增强都市农业内在活力,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精品化发展。二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农业科技研发、成果集成转化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临空都市农业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要把培育类型多样、经营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作为主攻方向,进行重点引导和扶持。四是加快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通过有力的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措施,引导各类城市资本参与到临空都市农业的发展中,积极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五是突出政策导向、注重长远规划,将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
2.国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一是依托地方特色,围绕城乡资源、农村特色、市场需求,发展适宜本地区的都市现代农业,形成本地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二是注重功能拓展,拓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产业功能和外延性经济功能,形成能够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机制。三是坚持“产城联动、产村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市、区、镇、村统筹推进、全面发展的格局,引领都市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重庆市当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应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双引擎的驱动作用,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高端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应用和跨境电商平台为特色,以专业化仓储物流和综合保障体系为补充,全力构建集约化、集成化、集群化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
2.进一步优化全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一是上下联动。结合2017年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纳入五大功能区的统一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市都市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各区、县根据实际特点,精心编制好区域规划。二是突显特色。综合考虑山水肌理、空间布局、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休闲旅游等因素,突出优化村庄建筑布局、整体风貌塑造、优势产业发展、传统文化培育等重点,力求体现地域特色,让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务实推动。规划的生命在于执行,各区、县对规划内容进行分解,并转化为具体行动,细化为建设项目,确保规划落地落实。
3.进一步创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机制。一是围绕特色产业进行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二是围绕提升效益进行创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围绕农民增收进行创新,大力促进创业就业。
4.进一步完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一是土地政策。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并真正落实设施用地的相关规定。二是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投资比例,继续加大对特色效益农业、民营经济发展、农民创业等重点板块的扶持力度。扩大财政资金“拨改投”试点范围,将财政资金股份化到农民、业主、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建立“都市现代农业周转资金”,保证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三是金融政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并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建立农村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财政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有效降低银行贷款的损失风险。
5.进一步强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支撑。一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二是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四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积极培养都市现代农业人才。
6.进一步深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改革。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基础设施要先行,大力推进以农村交通、水利、生态文明、农民新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结借鉴城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向农村地区拓展延伸,探索建立“家庭轮值网格长”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推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通道,维护进城落户居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处置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利益诉求渠道,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