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与下肢非感染性骨不连骨折预后的相关性

2017-07-18祁宝昌王成学孙大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感染性红细胞入院

郑 鹏 祁宝昌 王成学 孙大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伤骨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与下肢非感染性骨不连骨折预后的相关性

郑 鹏 祁宝昌 王成学 孙大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伤骨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下肢非感染骨不连骨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1例下肢骨不连患者依据入院时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与偏高组。分析两组住院周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两组随访1年,了解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是否再入院情况。结果 正常组住院周期、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低于偏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是否再入院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较偏高组组短,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的改善较偏高组明显(P<0.05)。偏高组随访期间出现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有助于临床上对非感染性骨不连预后的评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可能非感染性骨不连预后越差。

血沉;C反应蛋白;骨不连;骨折预后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的浓度可作为评价骨不连中感染情况的指标〔1〕。二者浓度降低表明感染有好转迹象,但在非感染性骨不连中的意义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下肢非感染的骨不连中CRP、红细胞沉降率的浓度与骨折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创伤骨科治疗的31例下肢骨不连患者,均为下肢非感染性骨不连。根据红细胞沉降率、CRP浓度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偏高组(至少一项值偏高)。正常组男10例,女4 例;年龄51~66岁,平均(56.93±6.67)岁;左侧骨不连7例,右侧7例;股骨骨不连9例,胫腓骨骨不连4例,股骨颈骨不连1例;4例有吸烟史。偏高组男12 例,女5例;年龄50~78岁,平均(54.29±3.84)岁;左侧骨不连7例,右侧10例;股骨骨不连10例,胫腓骨骨不连5例,股骨颈骨不连1例,股骨转子间骨不连1例;4例有吸烟史。所选患者中9例进行了钢板固定,10例进行了髓内针固定,8例进行了钢板加髓内针固定,4例进行了其他固定方法。纳入标准:①年龄50~80岁;②下肢骨折骨不连;③住院期间诊断无感染;④入院时行红细胞沉降率、CRP等检查;⑤未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异常、急慢性感染期、患者一般状态较差;②拒绝手术或术后不配合治疗;③在院期间诊断有感染或骨髓炎者;④不配合随访或随访丢失者。两组年龄、性别及吸烟史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两组住院周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并随访1年,了解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改善〔应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Harris评分系统,计算末次随访关节功能评分与入院评分的差值〕及是否再入院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正常组住院周期、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低于偏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是否再入院(正常组入院1例,偏高组2例)也无统计学意义(P=1.000)。随访正常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较偏高组短,膝关节(应用于胫腓骨骨不连)及髋关节(应用于股骨及其近端骨不连)功能的改善较偏高组明显(P<0.05)。见表1。偏高组随访期间出现并发症6例(35.3%),明显高于正常组〔2例(14.3%),P<0.05〕。

表1 两组相关指标的比较±s)

3 讨 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漫长而连续的过程,大致分为血肿形成期、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与分化期、软骨内成骨期、膜内成骨期、修复重建期〔2〕,在这期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活动共同促成了骨改建的过程。任何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上述过程延缓或停滞,都有可能引起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即骨不连。根据Weber-Cech分型骨不连可分为血管丰富型(肥大型)和缺血型(萎缩型),两者可细分为不同的亚型。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Paley可分为骨缺损≤1 cm(A型)和>1 cm(B型),两者也有不同的亚型〔3〕。感染性骨不连因其感染相关症状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非感染性骨不连因症状、体征的隐匿性容易被人忽视。骨折愈合过程离不开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骨不连发生时,局部血液流变学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局部血液流变学的监测,有助于对骨不连的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有研究表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4〕。CRP、红细胞沉降率对于感染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或活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5〕。CRP是机体对损伤做出的自我保护,属于急性时像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当有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单核细胞被激活,释放白细胞介素(IL)-1,促进肝细胞合成CRP。相关研究表明,血中超敏CRP表达水平高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6,7〕。而超敏CRP与普通CRP属于同一种蛋白,只是由于其测定方法更敏感而得名。红细胞沉降率对于骨融合时间的影响〔8〕也存在相关报道。红细胞沉降率、CRP高预示着组织存在炎症、损伤,炎症、损伤导致诸如IL-1、IL-6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骨保护素(OPG)的降低,激活破骨细胞的活性〔9〕,骨吸收增强,骨愈合延迟。具体的机制可能比较复杂,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对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RP有着重要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其水平越高,可能预示着预后越差,有助于早期给予干预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延误。

1 郭 旗,郑 稼,金 毅,等.血沉、C反应蛋白及ECT联合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3):255-7.

2 Harwood PJ,Ferguson D.An update on fracture healing and non-union〔J〕.Orthopaedics and Tradma,2015;29(4):228-42.

3 徐尚胜,王 晋.骨不连的常见分型及治疗进展〔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9):754-6.

4 张 勇,张 群.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8):51-2.

5 张晓慧,李光韬,张 卓.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1):74-9.

6 Liacini A,Sylvester J,Li WQ,etal.Induction of matrix metallopmteinase-13 gene expression by TNF-alpha is mediated by MAP kinases,AP-1,and NF-kappa B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articular chondrocytes〔J〕.Exp Cell Res,2003;288(1):208-17.

7 Sylvester J,Liacini A,Li WQ,etal.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extract suppresse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induced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genes in articular chondrocyte by inhibiting activating protein-1 and nuclear factor-kappa B activities〔J〕.Mol Pharmacol,2001;59(5):1196-205.

8 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等.脊柱结核植骨融合时间与术后血沉多样性的相关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5):2965-8.

9 陈桂明,孙业富,夏爱萍,等.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病变患者血清OPG及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87-9.

〔2017-02-15修回〕

(编辑 李相军/滕欣航)

孙大辉(197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及基础研究。

郑 鹏(1990-),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及基础研究。

R274.1

A

1005-9202(2017)13-329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3.080

猜你喜欢

感染性红细胞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思考心电图之177》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