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2017-07-18欧阳尚姚袁晖
欧阳尚 姚袁晖
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欧阳尚 姚袁晖
目的 研究分析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以及剥脱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2.38%)少于对照组的7例(1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2例(4.76%)少于对照组的9例(2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
聚多卡醇;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有报道称该病的发病率约8.6%~16.4%[1]。下肢静脉曲张危害性较大, 患者通常表现为下肢酸胀、沉重感, 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如小腿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曲张性静脉炎、慢性静脉水肿等,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2]。本文现对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并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心血管病史、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深静脉血栓等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中男27例, 女15例, 年龄35~64岁, 平均年龄(47.12±8.25)岁,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9例, 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48.34± 8.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以及剥脱术治疗, 硬膜外麻醉, 患者平卧, 在腹股沟卵圆窝处行一切口, 将皮下组织切开, 将大隐静脉根部分支分离、切断、结扎,显露卵圆孔及股隐汇合部,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 将大隐静脉主干剥脱, 对浅表静脉团常规点式剥脱。术后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采用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治疗, 术前确定好穿刺位置, 标记, 通常选择6~10个穿刺点, 每点注射1~2 ml左右, 多次注射, 总剂量≤20 ml。泡沫硬化剂制备:取2支空针, 装8 ml空气和2 ml药液, 经三通器混合配制成泡沫硬化剂, 即配即用, 配置好的硬化剂呈乳白色微细泡沫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同对照组。对浅表曲张静脉团按术前标记, 每个点将泡沫硬化剂1~2 ml分别注入其中, 注意控制注射速度。常规加压包扎。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用症状缓解程度来评价治疗效果, 0分即为无缓解, 1分为轻度缓解, 2分为显著缓解。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治疗效果评分(分)观察组42 42.33±5.54a16.77±4.36a5.27±0.43a1.72±0.45b对照组4257.14±6.6242.10±7.857.66±1.101.88±0.50 t 11.118718.281213.11451.5415 P <0.05<0.05<0.05>0.05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2.38%)少于对照组的7例(1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7, P<0.05)。观察组复发2例(4.76%)少于对照组的9例(2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8, 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活动后消退酸胀、疼痛、水肿以及静脉性溃疡, 情况严重时, 可能导致残疾, 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3]。该病治疗方法较多, 传统方法主要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手术, 较新的方法有血管内激光、电凝术、静脉旋切抽吸术、射频闭塞术、硬化剂治疗等。其中硬化剂治疗是基于化学原理来使曲张静脉闭合, 主要是将硬化剂注射入曲张静脉中, 让血管痉挛、贴壁, 固定局部, 短时间内形成血栓,且纤维索逐渐替代静脉[4]。泡沫硬化剂具有较特别的物理特性, 使其具有突出的优势, 泡沫硬化剂利用空泡作用显著扩大硬化剂分子和血管壁的接触面积, 从而稳定表面的硬化剂分子浓度, 且泡沫有“驱血”的作用, 容易滞留在血管中, 使得血管内皮接触硬化剂的时间延长, 且泡沫硬化剂能显著减少硬化剂的使用量, 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7]。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聚多卡醇是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的硬化剂, 其通过损害静脉血管中的表皮细胞而使得相关静脉闭锁, 使得血液再通受阻, 而被闭锁的静脉血管功能会逐渐由结缔组织取代, 并渐渐被人体吸收[8,9]。有学者指出[10], 应用聚多卡醇能有效治疗蜘蛛网状静脉曲张、网状静脉曲张, 且其治疗效果与十四烷基硫酸钠相当。
综上所述, 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
[1] 殷恒讳, 潘福顺, 黄雪玲, 等. 超声监测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43): 3438-3440.
[2] 陆民浩, 杨静, 赵滨, 等. 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8(2): 149-151.
[3] 刘启宁. 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 10(3):165-167.
[4] 张志华, 王肃生, 梁刚冀, 等.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6, 27(21):3502-3505.
[5] 郭惠庄, 余盛龙, 冯惠岗, 等. DSA引导下泡沫硬化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5, 3(2):69-73.
[6] 叶波. 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应用前景.临床外科杂志, 2015, 23(8):580-581.
[7] 胡锡祥, 师天雄, 缪健航. 泡沫硬化剂在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1):93-94.
[8] 申东峰, 王宝山. 聚多卡醇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8):2175-2177.
[9] 林顺朝.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66.
[10] 覃忠, 覃晓, 郭思恩, 等. 泡沫硬化剂联合手术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6):944-9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42
2017-04-18]
410006 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姚袁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