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应用不同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疗效观察
2017-07-18杨友法
杨友法
膀胱癌术后应用不同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疗效观察
杨友法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 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浓度为1.0 g/L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对照组采用浓度为0.7 g/L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两组吡柔比星均为30 mg, 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 试验组复发率为6.7%, 对照组复发率为26.7%,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时间为(13.5±2.5)个月, 对照组为(9.1±0.5)个月,两组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较低浓度更能降低患者复发率, 延长复发时间, 值得推广。
膀胱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起源于浅表膀胱尿路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是最为常见的膀胱恶性肿瘤, 占所有膀胱癌患者的70%以上。针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患者常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选用膀胱部分切除术[1,2]。目前统计数据显示, 二者针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手术等特点, 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是目前针对浅表性膀胱癌应用最多的术式。虽然西医学经过长足的发展, 但经过研究显示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经过手术1年内仍有复发转移, 研究显示膀胱癌容易复发与术中发生种植性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差、非典型病变有关。对于膀胱癌术后的患者常规应用化学药物灌注化疗减少肿瘤复发率,常用药物主要有卡介苗、蒽环类药物、喜树碱类药物等[3,4]。不同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不一, 大宗多中心的研究显示膀胱癌术后的化疗药物灌注具有一定的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 本科应用不同剂量浓度吡柔比星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 以期研究不同药物浓度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60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 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试验组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41~70岁, 平均年龄(54.2±5.9)岁, 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3.3±6.6)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纳入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 随访2年。
1. 2 纳入标准 ①术前经过膀胱镜探查, 病理提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②术后病理诊断符合:浅表性膀胱癌;③患者为首次确诊并且患者其他脏器无恶性肿瘤;④术中及术后无大出血, 术后24 h的膀胱冲洗液无肉眼血性冲洗液。
1. 3 排除标准 ①有精神类疾病病史的患者;②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③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④严重感染未得到控制的患者;⑤理化检查指标不能够进行化疗的患者。
1. 4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的24 h内应用30 mg吡柔比星, 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 排尿后行膀胱灌注关闭导尿管保留30 min。两组均采用术后膀胱灌注化疗, 术后第2周开始, 前8周每周进行1次, 后每个月1次, 共行膀胱灌注1年。对照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浓度为0.7 g/L, 试验组灌注浓度为1.0 g/L[5]。
1. 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复发率为6.7%, 对照组复发率为26.7%,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时间为(13.5±2.5)个月, 对照组为(9.1±0.5)个月, 两组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 [n(%), x-±s]
3 讨论
目前WHO统计数据显示膀胱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膀胱癌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 7位, 发病患者超过半数以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 根据其发病的风险不同分为低、中、高危[6,7]研究资料显示对于术后患者应用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 但2008年有相关学者的临床研究显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患者应用1年的持续的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有效地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短期复发率, 但该项研究的结果显示虽经过灌注化疗, 对患者的远期复发率并无明显影响[8]。吡柔比星是新一代的蒽环类抗癌药物, 其具有迅速进入癌细胞、细胞内药物浓度高、抗癌活性强、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小、有效率高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与临床[9]。有资料显示, 大剂量的吡柔比星对于术后患者的灌注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同时不会对全身造成较大的毒副作用, 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患者对于其尿路刺激症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容易被患者接受[10]。
本文取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60例, 研究不同吡柔比星浓度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组复发率为6.7%, 对照组复发率为26.7%,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时间为(13.5±2.5)个月, 对照组为(9.1±0.5)个月, 两组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高浓度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降低复发率, 延长复发时间,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 滕东海, 张雁钢, 王晓锋, 等.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2(4):341-343.
[2] 王家武, 姜庆, 樊晓栋, 等. 早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与常规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毒性比较的Meta分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1, 16(2):139-142.
[3] 邱永丰, 张永瑞, 宋志宇, 等. 应用于膀胱癌灌注治疗的化学药物研究进展.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9):1463-1465.
[4] 董超, 张国英, 海宇修. 膀胱癌术后灌注药物研究综述. 中国医学创新, 2014(16):140-142.
[5] 王向东, 刘喜军. 吡柔比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黏膜下注射加术后膀胱灌注的疗效观察.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1, 23(5):353.
[6] 梅红兵, 王风, 常江平, 等. 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常规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对照研究.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0, 25(7):536-538.
[7] 贾斌, 连宝英.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实践, 2011, 20(10):731-733.
[8] 张钊华, 宋桂敏, 高波. 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比较. 中国医学工程, 2011(5):89.
[9] 翟忠奇, 罗晓辉, 汤正岐, 等. 二次TUR联合即刻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8):1814-1816.
[10] 黄懿, 丁留成, 卫中庆. T_1G_3期膀胱癌保守治疗与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远期预后的Meta分析. 肿瘤, 2013, 33(10):903-908.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different dose of pirarubicin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after bladder
cancer operation
YANG You-fa.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 Hai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Haiyang 2651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different dose of pirarubicin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afte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were divided by envelop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0 g/L pirarubicin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0.7 g/L pirarubicin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Both groups received 30 mg pirarubicin. Follow-up was made to observe recurrence rate and recurrence time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recurrence rate as 6.7%,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recurrence rate as 26.7%. The difference of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recurrence time as (13.5±2.5) months, which was (9.1±0.5) month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recurre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low pirarubicin concentration, high pirarubicin concentration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shows easier trend to lower recurrence rate and prolong recurrence time. It is worth promoting.
Bladder cancer; Pirarubicin;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12
2017-04-05]
265100 海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