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造心智模式

2017-07-17郭正良

人民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心智信念交流

郭正良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它是指固定于心中,影响人们了解世界、采取行动的既有认知;它是人们的思维习惯、思维风格、思想方法以及心理素质的反映;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是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式。

心智模式使人们将自己的既定推论视为一个事实前提(信念),形成有目的性的做事愿望(意志),最终导致一个新的行为。既往形成的信念是否客观、正确,通过信念建立一种行为目标,这中间的逻辑过程是否有缺陷,都会影响心智模式是否健全。健全的心智模式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行动,反之则往往导致错误的行动。

教师是否具有健全的心智模式,不仅事关自己的前途与命运,更会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非常不成熟的新教师,直觉会告诉我们,有些新教师并不能胜任教师工作,他们有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则过分夸大现实问题或者自己的能力,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不能正确看待挫折,懊悔地沉迷于既定的过往而不能自拔,或者全然不把挫折当一回事;有的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感,严重地活在自我世界中;也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在工作中与他们沟通会十分费力,因为他们常常更愿意固守成见,很难接受别人的建议。

这些问题很多都可以通过心智模式这个概念来理解,它们都是因为心智模式不健全造成的。心智模式健全、成熟是做教师的前提。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也基本可以看做是心智成长的过程,假以足够长的时间和丰富的人际交往经历,多数智力水平正常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对成熟、健全且有个性特点的心智模式。但教师这个行业不能等,心智不健全的教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比如因为既有的信念不正确而造成人的心智模式不健全,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往往不能客观地看待学生,比如会认为一些淘气的孩子是在成心跟自己作对,这样的判断就会造成教育行为的大错特错。

影响一个教师心智健全程度的原因很多,包括:个人经历与经验、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人格特质、个人悟性与主观能动性、价值观等。很多特定的个人经历会使一个人很有可能在迈人工作岗位时还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甚至有些人因为抱定了一些偏见,对自己的问题不白知,导致个人参与社会交往时也不愿作出自我调整,这样,年龄、经历也不能让他们的心智更加健全,他们在心智健全之路上早早就停止了成长。再有,心智健全总还是有一个不断提升的空间,每个心智基本健全的人也都还有一条能够不断修炼、上升的通路,让自己的心智更加健全,待人接物的能力更加练达,思想境界更有层次。以下是我对改善心智模式几条通路的总结。

首要条件——自省察觉

要改善心智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教師自己。这里就有一个白省的问题,很多人并不知道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这是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人贵有白知之明。其实,这些人早晚都能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遇到麻烦,或者与人合作总是失败,或者缺乏真正的朋友,甚至家人、亲属关系都有问题,这些事实他是能够接收到的,问题出在他推导出的信念上,可能会把这些问题归因于外在,或者是自己的特殊性上,比如“这个团体不友善”“我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等等。在生活和工作中并不舒畅的人,不妨去想想自己的问题。

白省使得人们的前提信念即深藏于内心的成见、假设、逻辑、规则等能浮现出来,使得人们可以对其有效性加以检视,只要打开白省之门,我们早晚会发现自己既有认识中的错误或偏差。联想集团董事局前主席柳传志就倡导联想人养成白省习惯,形成了联想特有的企业文化——“复盘”方法论。

学习

当代的心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一些基本理论能够对现实生活巾的很多问题给予解释,学习能让我们知道改进的大方向在哪里。一些案例还能让我们有很多具体的启发。通过系统学习,我们还能形成良好的心理逻辑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从既定的信念上升为指导行为的意志,良好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思考的全面性都是非常必要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这些能力,使我们的思维不会有漏洞和偏颇。

转换环境

首先,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人生经历不同,心智模式也有明显差异。诺贝尔奖得主埃德尔曼指出: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由于各自的经历和目的不同,我们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意义理解各不相同。既然外部环境对心智模式的影响作用明显,那么转换新的环境必定对教师个体心智模式改善有益。据清华大学教授陈国权的经验,改善心智模式的有效方法就是让新颖、鲜活和丰富多样的体验不断冲刷、冲击,甚至冲破我们可能落后和同化的心智模式。其次,人们长期在单一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难免灵感匮乏、思维固化、思想僵化。如果自己能有意识地创造在多种环境下工作、生活或旅行的经历,体会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就能获得新的认识,开启新的心智模式。

持续“修炼”

外界条件的改变只是促进或激发因素,不可能总发生,人们心智模式的改善必须靠自我的持续“修炼”,其实,在任何时空里修炼都是可以进行的。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告诉自己先做十几分钟心灵修炼,或是回味当下,或是反思内心,或是品评—下自己近一段时间待人接物的表现,或是潜心阅读……给自己一段与自己交流的时间。

交流分享

首先,通过与他人的交流,特别是与智者交流,可以让我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交流中我们一定要摒弃自己的成见,悉心倾听,客观、理性地思考,对过去认为理所当然或顺理成章的经验、程序、方法或假设等先要提出质疑,我们便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其次,每个人都存在自我认知的盲区,别人知道你的缺陷,而自己却感觉良好;别人清楚你心智模式有问题,自己却身在其中浑然不知。交流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认知盲区,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弥补自己的不足,探究问题的根源。

猜你喜欢

心智信念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交流平台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交流平台
信念而非执念
孤独会加速老年人的心智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