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才能“懂”自己的学生?
2017-07-17杨敏毅
杨敏毅
师生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并在师生间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师生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这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经典话题。说其经典,因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论其重要,因为作为教师都清楚地知道“学生因为喜欢你,才会把你教的学科学好”。论其现实,教师大概都有过师生交流不和谐的体验,教师说的道理学生都懂但就不爱听,因为学生说,他们与教师有N条代沟难以沟通。师生间缺少了顺畅的沟通,教育教学的效果就难以实现。如何才能获得师生间良好的沟通,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沟通素养?
教师应具有敏锐的心理洞察力
心理洞察力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升华的境界,也是一种关爱的能力和引导的力量,但绝不是窥视学生内心与控制学生行动的手段。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该具有心理洞察力,既能对学生的临场表现进行犀利观察,又能对学生的行为动机进行透彻分析,还能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快速判断。
曾经有一位班主任前来求助说:“班上有位女生叫小艳(化名),患有强迫症。每节课下课都要去卫生间洗手,随着洗手行为日趋频繁,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很想帮助这位女生尽早摆脱强迫行为的影响,恢复往日的学习状态。
我问班主任:“你想帮助小艳,除了内心着急,还做了什么努力?”班主任回答:“我找她谈过很多次,告诉她反复洗手是没有必要的,希望她能够学会自我控制,把下课休息时间用到主动与同学交往或看书做作业上,转移对洗手的注意力。”
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很好,对学生的关爱也很主动,提出的自我控制法和注意力转移法的措施也不错。但效果如何呢?
“就因为我说的话对她不产生作用,所以我才来求助心理老师。”班主任无奈地说。
小艳课间反复洗手,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她为什么要反复洗手?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原因。她反复洗手,带来怎样的心理感受和现实结果?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可能客观地理解她的行为,并在尊重的基础上帮助她控制过度洗手的状态。
在为小艳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小艳妈妈从事医务工作,是一名护士长,平时就有多洗手的习惯。在小艳小的时候,妈妈一回家,见到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快,马上去洗手,真是脏死人了!”如果小艳乖乖地去洗手,得到的是妈妈亲亲、抱抱的奖励。但如果不去认真洗手,妈妈就会大声训斥。小艳读书了,在学校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反映表现不佳,还没等妈妈开口批评,她就害怕得默默去洗手,因为洗手已经成为她缓解情绪、消除压力的手段。考入重点高中后,也许是学习难度增加,也许是竞争压力增强,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当,也许是学习能力不强……总之,小艳感觉自己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的节奏,学习成绩日趋下滑,担心、焦虑、无奈、迷茫的情绪日趋强化。在这种情况下,反复洗手就成为她不可控制的行为,而且越来越严重。
小艳说:“我知道,班主任说的道理都是正确的,但老师的教诲无法改变我忍不住总想洗手的毛病。”
教师采取正确的道理育人,对学生的帮助却是无效的,师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假如班主任能够了解女孩“反复洗手”是不适应高一学习生活所导致的问题,教师的帮助策略就应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变。
教师要先了解小艳当下所处的困境及其焦虑心情和无法自控的痛苦,在此基础上鼓励小艳勇敢地面对现实与困难,通过他人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解决环境不适与学习滑坡带来的困惑。同时,帮助她分析学习的弱点,改善学习的方法,强化学习的能力,突破学习的困境。另外,教师还需要做好她妈妈的工作,在家庭教育中,让妈妈对女儿多肯定、多鼓励、多欣赏和多赞美,通过强化自信心,缓解女儿反复洗手的强迫行为。
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要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积极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困惑,主动了解童年经历与成长环境给学生留下的印痕,在学生成长的系统环境中,因人因事施策。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在理解的态度与包容的行为之下,等待学生的成长与完善,避免因过度教育与过高期待对学生造成伤害。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的敏感性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希望获得来自教师的肯定。能够对学生尊重的教师,才是学生最希望亲近的人。假如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的需求,尊重地接纳学生的行为,师生间的沟通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这样一个心理调查:“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有学生这样回答:“心中的好老师,不要长得太高,也不要太矮;不要长得太漂亮,也不要太丑;不要视力太好,也不要深度近视。”学生说,太高的老师意味着会居高临下地对人,让我们感到害怕;太矮的老师因缺乏高度,使我们难以产生敬意;太漂亮的老师因距离感的存在,让我们产生敬畏;太丑的老师因缺乏魅力,使我们难有亲近的愿望;视力太好的老师,对人、对事常常十分苛刻,让我们难以得到被认同的肯定;视力太差的老师对人麻木冷淡,使我们无法感受发现后的赞美。
仔细分析学生的答案我们发现,学生内心非常渴望能与让人感觉可亲、可敬、可信的教师沟通相处。教师不仅要接纳学生的优点、长处,也要接纳学生的不足、缺点,尊重学生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接纳之中。
只有理解,才能呵护学生成长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在教师看来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行为,纯属正常也是必然,因为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渐渐完成从幼稚到成熟、從简单到丰富、从不足到完美的蜕变。要完成这样的成长蜕变,学生需要在多次失败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提升,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更应该是学生成熟过程中的支持者。在学生“破茧化蝶”的过程中,教师是见证人,也是陪伴者。在师生沟通中,教师一定要在尊重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
在教师眼中,常常会把学生犯的错误看作是幼稚、不允许和不可原谅的。其实,学生犯错的原因并不是人格缺陷或道德败坏造成的,这些所谓的错误,可能是学生成长的经历,或是学生成熟的代价。教师只有对学生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呵护他们的成长。
一位初中班主任对我说:“班上有位女生叫小琴(化名),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不愿来学校上学,常常旷课。问起原因她閉口不说、沉默以对。”束手无策的班主任希望小琴来心理咨询中心找我聊聊。
在班主任的引荐下,小琴勉强进入心理咨询室,她静静地坐着,似乎在等待我的发问。 “听班主任说,你最近很少来学校,是吗?”我开门见山地问。
小琴默默地看着我,不接话题。但好像对我的提问并不反感。
“我知道,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我想听听你的原因是什么?”我带着期待说。
“我不想来学校的原因是我想转学。”小琴平静地说出原因。
“我想一定是在学校发生了令你难堪的事,才让你萌发了转学的念头。对吗?”我充满理解地问。
小琴忍着眼泪说:“我做了不该做的事,老师不相信我,学校说无法原谅,必须处分。”
“你觉得难以面对同学和老师,所以不愿来学校上学,是吗?”我问。
小琴点着头说:“嗯!”此时,委屈的眼泪已夺眶而出。
在后来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小琴所说的“不该做的事”,是最近老师发现她身上有烟味,并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香烟。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一个女生偷偷地抽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问题太严重啦!”班主任把女生的问题上报学校政教处,学校也觉得此行为性质严重,准备给予校级行政处理。
在同学的纷纷议论中,小琴无法申辩,只能接受指责与羞辱。小琴承认自己最近是有抽烟行为,因为在网上查看说:“抽烟可以消除不良情绪。”她在心隋特别糟糕时,尝试着通过抽烟改变心情。没有想到被老师发现,并当众批评,让她等候处分。
面对这位女生,假如老师能够耐心地询问小琴“你为什么想抽烟?”并了解导致小琴抽烟行为的原因,假如知道小琴是为了摆脱痛苦情绪而采取的无奈之举,我们是否可以理解她此刻的心情,包容她抽烟的行为,帮助她改变现状?这就需要师生间充满理解的沟通。
双向交流是实现沟通的关键
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师生沟通是单向的、指令性的。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提出要求,而学生没有接收,无法回应。单向的指令性沟通,并没有实现师生间信息与情感的传递,常常是无效沟通。通过“我说你剪”的心理游戏,看看从中获得怎样的收获。
每个人都拿到一张完全相同的A4白纸,在互相不交流的情况下,听我的指令完成任务:请你把纸向上折、向左折、向右折,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继续把手中的纸向下折、向右折、向左折,再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剪完后把手中的纸展开,看看结果如何?大家谈谈感受吧!
在游戏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每个人根据“我”的统一口令独立完成任务;每个人完成任务后,形成的作品各不相同。
游戏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指令导致不一样的结果;相互不允许交流,是不是导致不同结果的重要原因?
游戏本身并不复杂,“我”的口令似乎简单明晰,但因为指令不够准确,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在互相不交流的情况下,每个人用自己的解读与行动创造了各不相同的结果。
假如,我们希望指令执行的结果具有同一性,那需要做怎样的改变?其实游戏给我们呈现的是单向性指令发布,不同执行者的理解不同,结果必然不同。也就是说,游戏中“我”与参与者是缺少沟通的。没有双向交流的沟通,是无效沟通。真正有效的沟通一定是以双向交流为导向的对话式沟通。教师对学生发出信息、提出要求,必须得到学生认同、理解后的回应,才会产生有效的结果。
在师生沟通和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感到疑惑和不解之处是:为什么我反复教诲,说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我重点强调N次,而学生还莫名其妙?其实原因很可能是,教师费尽全力在进行单向传达,而非双向沟通。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师生沟通中,教师给学生回应机会了吗?教师应如何给予学生对话的权利?关键是教师要以尊重为前提去理解学生,要以理解为基础去读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