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同译词”现象研究述评
2017-07-17刘怡李柏令
刘怡+李柏令
摘 要:本文对1987年以来30年间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从理论研究、实证调查及分析等方面考察该领域研究的历程和现状,在肯定其成果的同时,探讨其薄弱环节,最后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思考和展望,建议今后应加强理论研究,开展“同译词”修正规律的研究,扩大调查范围,并重视主观原因分析。
关键词:同译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材编写
一、引言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教材中的生词译释则是促进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生词译释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同译词”。“同译词”是指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材的生词译释中,用相同的外文词语来译释不同的汉语词语的一种现象,如汉语中的“参观”和“访问”在英译时都是“visit”,很可能导致学生造出“*我参观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偏误句。
阎德早(1987)在针对西班牙语背景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发现“汉语里几个意义相近或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译成学生母语时却变成了同一个词”,他将这种“多词一译”的现象命名为“同译词”或“同译语”。阎德早认为,“同译词”是外国人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需要引起汉语教师的特别注意。十多年后,孟祥英(1999)、苏英霞(2000)等学者也先后关注到汉语教材中的生词在英译汉中的“多词一译”问题。由于英语的通用性,一般的通用型教材都采用英文进行译释,因而这一类教材更多地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此后针对“同译词”的研究也集中以英语“同译词”为研究对象。
2007年以来,“同译词”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汉语教学研究界的重视,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以“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作为模糊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中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发现自1987年以来的30年中,共有18篇相关文献,其中2011年和2014年为小高峰,分别有4篇“同译词”专题论文发表。从研究者的背景来看,其中有15篇是硕士论文,显然硕士研究生是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
纵观这30年间的“同译词”现象研究,大体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不过,就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似乎已进入到了发展瓶颈,不少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前人的研究,而问题的解决也难有更大的突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30年的研究作一个梳理,以寻求新的突破口。
二、理论研究
“同译词”现象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在理论上,它首先面临着如何定义“同译词”这一问题。自阎德早(1987)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之后,不少研究者纷纷以广泛的调查分析为依据做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冯晓鸿(2007)认为,“同译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同译词”是指两种语言在词语对译时,甲语言中可译成乙语言中同义、近义或不同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词语以及乙语言中词语的某个义项与词本身或词语的某个义项与另外一个或几个词被译为甲语言的同一个词语。广义的“同译词”除狭义的范畴之外,还包括误译所造成的“同译词”现象。这比20年前阎德早(1987)的简单定义更为周密。周琳(2007)则进一步提出了“同译词”的四条具体统计标准。
此后的“同译词”研究,一方面继续明确统计标准,另一方面则试图揭示“同译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同译词”与其对译词之间的对应情况,使对“同译词”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清晰。
针对“同译词”现象的另一个理论问题是分类。苏英霞(2000)首次对“同译词”进行分类,使该领域的研究开始关注“同译词”内部的特点。此后,冯晓鸿(2007)、郭文(2011)、汤寅颖(2011)等学者将“同译词”按对应关系、语义关系、词性关系、语素关系、音节数量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的语素关系是由冯晓鸿(2007)首先提出的。冯晓鸿指出,有些“同译词”拥有共同的语素,可称为“共素同译词”,如“忙/忙碌”“保存/保留”等,否则为“非共素同译词”,如“重新/再”“温暖/热乎乎”等。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2007年以來,在“同译词”概念渐趋统一的情况下,有不少研究着力于对教材中出现的“同译词”进行统计,但是因为对“同译词”的具体统计标准尚未统一,所以无法就各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极大影响到后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例如,周琳(2007)设立的“同译词”统计标准中有一条:“若几个汉语词语对应的是英语同音同形词则不计为同译词。如:‘灯、亮均被译为‘light。”实际上,“灯”和“亮”对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结果,这一类情况在周琳(2007)的统计中不被计为“同译词”,但在其他文献中却被计为“同译词”。又如,“懂”和“了解”分别被译为“to understand”和“to understand,to realize”这一类情况,根据郭文(2011)的标准,“各个汉语词的译词中可能有一个相同的译词,但同时也有不相同的译词,或者有扩注,那么这组汉语词不计为同一组同译词”,但在陈少杰(2015)的统计中,由于二者有共同的译词,还是被看作“同译词”。
三、实证调查及分析
如果说,阎德早(1987)、孟祥英(1997)和苏英霞(2000)等学者的早期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基于“对比分析”理论,重在通过汉外对比,对“同译词”中的汉语词语进行词义和用法辨析,并对相应的外文译释进行辨正,那么,自2007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开始纳入实证调查和“偏误分析”,辅以翻译学、词典释义、教材编写等领域理论,“同译词”研究进一步深入。
首先是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十年间,73.33%的研究针对教材中的“同译词”进行了穷尽性统计,运用测试调查和访谈调查来分析学生偏误情况的研究达到46.67%,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弥补传统的内省法带来的主观性,郭文(2011)在研究过程中还强调了语料库的运用,认为语料库在词汇研究方面不仅具有内省和人工检索无法比拟的优势,还可以通过文本索引重现语境。在相关研究中,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动态作文语料库”、厦门大学的“英汉双语语料库”、暨南大学的“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山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等都得到了广泛利用。endprint
在对相关教材的考察方面,2007~2013年间,一般是针对国内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根据吴琳(2004)对28部初、中级与14部高级汉语教材生词译释情况的调查发现:初、中级教材中有生词译释的教材一共26部,占总数的93%;高级教材中有生词译释的教材仅6部,占高级教材总数的43%,因此,“同译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初级和中级教材,所以“同译词”现象研究所涉及的基本都是初、中级教材。按照现有文献中被考察的频率来排列,分别为《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实用汉语课本》《新编汉语教程》《汉语会话301句》《说汉语》《当代中文》《实用速成汉语》《基础汉语》《中国人的故事》《我的汉语》等。
2014年以来,“同译词”研究开始关注国内外汉语教材的对比。如李琪(2014)选取1994年至2011年间的共6册国内外汉语教材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双向对比发现:1.教材生词中“同译词”的数量与教材出版年限的增进呈负增长态势,出版最早的教材与出版最晚的教材中的“同译词”率相差17.6%,这说明国内对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重视与研究,确实促进了汉语教材中生词释义准确度的提高。2.国外教材中的“同译词”总量大大低于国内教材,以交际功能为特色的国外教材非常重视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搭配关系、使用情境、情感色彩的不同等。陈少杰(2015)选用2009年美国Cheng&Tsui Company出版的《中文听说读写》(第3版)和2010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版)进行对比,发现两套教材中完全相同的“同译词”数量不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同译词”的数量远低于《中文听说读写》,主要是因为前者使用了汉语搭配这一手段进行补充释义。
在对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原因分析方面,早期的研究重在提出问题,并从教学经验角度提出消除“同译词”影响的解决方法,但对“同译词”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未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加以深入探讨。2007年以来,冯晓鸿(2007)、胡秀英(2012)、侯嘉(2012)、糜英(2013)等学者提出,词汇系统本身的差异是“同译词”产生的客观原因,其中词义的民族性是造成词语对译偏差的根本原因;译者在释义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是主观原因。章琳娜(2014)提到,文化差异也是造成“同译词”现象的原因。李琪(2014)则将客观原因又细分为词汇语义与词汇语用两个方面,使“同译词”形成的客观原因的分析层次更加明确。
2007年以来,除了针对教材中的“同译词”进行调查分析以外,不少研究还将关注焦点转向汉语学习者本身,通过测试调查,分析教材中的“同译词”对学习者是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以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冯晓鸿(2007)将“同译词”导致的偏误称为“诱导性偏误”,并将其分为词性误用、词义混淆、搭配不当、用法不同等四类。周琳(2007)发现,语义关系越接近,同译词语发生误用的机率越高。杨春花(2011)以例句的形式列举了学习者在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不同词性的“非共素同译词”的使用中所产生的偏误。汤寅颖(2011)、胡秀英(2012)、侯嘉(2012)、糜英(2013)、李林烝(2013)、章琳娜(2014)、李琪(2014)、陈少杰(2015)等学者从相关语料库中收集留学生使用“同译词”时产生的偏误,并进行分类总结。洪玉珠(2014)则分析了词义混淆、词性误用和搭配不当等偏误类型的具体表现。
另一方面,自冯晓鸿(2007)开始,学者们还通过对照实验,以确认留学生在“同译词”的英文释义修正后,其学习效果是否确有改善。冯晓鸿(2007)、杨春花(2011)、汤寅颖(2011)、侯嘉(2012)、洪玉珠(2014)、李琪(2014)、陈少杰(2015)等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测试,其中有效测试人数从30到57人不等。测试采用选词填空的客观题型,分为被测词相同的A、B两种测试卷,对照组使用A卷(保留“同译词”状况),实验组使用B卷(英文釋义已经过修正)。其中有5项研究提供了实验组的正确率数据,并得出结论:所有被测词,在译释进行修改以后,正确率都提高了。如李琪(2014)的实验数据显示,A卷中“抬”“移”释义均为“to carry”时,正确率为38.8%,B卷补充说明“移”的义项,标注为“to carry(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时,正确率为59.0%,A、B卷正确率之差为20.2%。
不过,目前的实验似乎仍然停留在“所有被测词在释译修改后正确率都提高了”这样笼统的结论层面上,还有一些细节可能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如洪玉珠(2014)的实验数据显示,“女性、女人”这组“同译词”的B卷正确率为93.33%,而“推迟、耽误”的B卷正确率却只有50.00%。侯嘉(2012)的实验数据显示,“接到、收到”这组“同译词”的A、B卷正确率之差达到43%,但“给、送”这组“同译词”的A、B卷正确率之差仅为5%。释义修改后,为何有的被测词正确率几乎接近100%,而有的正确率仍然很低?同样是英文释义经过修改,为何正确率提高幅度差异如此之大,什么原因仍在影响留学生对相关词语的习得?是修改释义的方式不到位,还是“同译词”内部存在更深的规律仍未被发现?
四、结语
近30年来,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除了理论上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之外,在研究方法方面,通过内省法,结合定量分析、对照实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使研究日趋完善。另一方面,“同译词”领域的研究也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大都是沿用2007年以来形成的研究模式,展开重复调查,所得结论大同小异,而对于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则鲜少有人加以深入探讨,以至于创新性不足,也难有新的突破。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在相关概念渐趋一致的前提下,加强对“同译词”统计标准的研究,改变不同研究者各说各话的状况,尽快统一标准,以便于不同研究成果的对照和整合,促进对“同译词”现象和规律的深入了解。endprint
2.开展“同译词”修正规律的研究。上文提到,不少研究者通过修正同译词的释义方式来进行实验,认为被测词语经过修正以后,或多或少地改善了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同时也留下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消除同译词不良影响的问题。因此,今后应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为教材编写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3.扩大调查范围。如上文所述,“同译词”概念最早是基于西班牙语的译释而提出的,却在英语译释的研究中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今后应多采用其他语种进行译释的国别化教材进行研究,而不再局限于仅采用英文译释的通用型教材。
4.重视主观原因分析。就现有研究中对“同译词”产生原因的分析来看,一般重在客观原因,而对主观原因的分析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李柏令(1996)曾针对汉语教材中屡屡出现的误译、误释现象,提出“汉语教材外文释义者的汉语修养”这一命题,指出外文释义者只有具备对听、说、读、写和汉语现状及历时的深入全面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再加上较高的外文水平,才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外文释义者。在汉语教材的编写实践中,人们往往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般先由汉语教师编写汉语部分,再另由专人负责外文部分。若后者汉语修养不足,或者对相关词语出现的语境不了解,从而“避难就易”“细活粗做”,再加上“分工”有余而“合作”不足,就难免出现包括“同译词”在内的误译、误释等现象。因此,今后应加强针对主观原因的调查和分析,以利于“同译词”问题的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少杰.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问题研究——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中文听说读写》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冯晓鸿.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考察与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郭文.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同译词动词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洪玉珠.欧洲中级水平留学或缩能同译词使用偏误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侯嘉.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的考察与研究——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胡秀英.初中級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中同译词语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李柏令.略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外文释义者的汉语修养——以《中级汉语教程》为例[J].阪南论集,1996,(3).
[8]李琪.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李林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词语英语翻译问题——以《中国人的故事》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孟祥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11]孟祥英.教材中的同译词现象及其对策[A].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2]糜英.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考察及留学生汉语学习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任敏.《实用速成汉语》中“一对一”对释词语分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4]苏英霞.同义词辨析的几种方法[J].汉语学习,2000,(2).
[15]汤寅颖.基于对外汉语教材的同译词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6]阎德早.同“译”词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87,(2).
[17]杨春花.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非共素同译词”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8]章琳娜.《博雅汉语》中同译词译释问题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9]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北京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