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古诗鉴赏的审美体验与能力培养
2017-07-17蒲文婷
蒲文婷
改革开发以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美感及其文化价值都有了比以往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的古代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典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高中语文的教材内容里古诗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培养高中生对古诗正确鉴赏以及审美的能力。下面谈一谈具体的方法。
一、通过诵读,找寻古诗本色
古人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相去甚远,不只是文言文不好理解,就连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语文教师在诗歌内容的讲解上就会用掉许多的时间与精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学生对于诗歌意义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将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些技巧运用到古诗教学过程中来,如果教师想让学生解读诗歌的含义,那么学生就会把所学诗歌的内容按照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将诗歌翻译一遍,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极大地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把诗歌分裂成了多个没有多少联系的独立片段.对诗歌的整体气势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使诗歌缺少了诗意。
针对这样严重的问题,在高中古诗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采取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大声诵读的方法,感受诗歌的感情,找寻诗歌的原汁原味,从而感受古代诗词独特的魅力。诵读是表达诗歌情感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多次诵读,学生可以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诵读诗歌的感知与理解程度,从而对诗歌意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于深入理解诗歌大有裨益。
例如,在进行《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讲解时,因为这首诗歌的篇幅过长,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向学生做文言文那样的翻译,恐怕学生们都会昏昏欲睡了。所以,学生在老师细致讲解之前,可以自己先自由诵读课文,但是一定要读出应有的韵律。因为古诗都具有韵律的美感,特别是《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许多学生刚开始诵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一些通假字、生僻字不熟悉,对文意一知半解,诵读过程也不是很流畅,并且诵读时韵律、音调、语气都存在着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诗歌的相关内容,讲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主线,在进行了这些对学生在情感、节奏上的适当引导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次诵读,这时学生的诵读就一定会流畅很多,情感表达也一定会更准确。在学生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整篇诗歌的结构、感情、意义彻底仔细的讲述给学生,这与学生自己获得的情感体验会发生碰撞并形成整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第三次诵读,此时学生自身的情感會最大程度地被带入,与诗歌产生共鸣。让学生对古人在封建制度下遭受到的残害感同身受。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古诗教学当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就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对其中运用到的技巧进行分析,对诗歌的情感简单理解,只要学生做到了这些,就完成了诗歌学习的任务。在这种陈旧、单调的学习模式之下,古诗词学习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的负担,课堂氛围也是十分沉闷的,阻碍了学生对于古诗的审美。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法,创设出动人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故事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课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用影视资料向学生展示“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讲述的都是什么内容。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回到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
三、写作升华——提升心灵的审美体验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拥有高度简练的语言,还拥有优美的意境。在高中语文古诗的教学过程当中,如果学到一些非常优美的诗句,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随意展开联想与想象,在不改变原诗意义和意境的前提下做适当的续写、扩写和改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升华。学生经历了这个写作的过程之后,除了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之外,审美水平也实现了一定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定风波》这一课程的讲解时,讲到“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优美的句子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诗歌内容和意境,加上老师讲解的苏轼遭贬的经历对这一句展开续写,一个老人,屡遭贬谪,却在落魄之时,尚有乐观、超脱的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而进行续写,自己也加入了创作,一定能够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审美能力上升到又一个层次。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观念正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古诗词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高中生在得到了正确的引导之后,会对古诗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以至于在不断地学习之后具备一定程度的古诗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这对学生完善人格与提高修养大有帮助,并使古诗潜在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