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全程膳食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7-07-17陈秋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餐后安慰剂膳食

陈秋妮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全程膳食管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空白组、安慰剂组、膳食干预组, 各10例。对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给予安慰剂组常规基础饮食管理, 包括:向患者讲解有关饮食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在上述管理基础上, 对膳食干预组实施全程膳食管理。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90 d后, 膳食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安慰剂组, 且安慰剂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空白组, 三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干预组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空白组60%和安慰剂组80%, 且安慰剂组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空白组, 三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全程膳食管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 在提高管理满意度的同时, 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 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全程膳食管理;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105

2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素受靶细胞的敏感性不足及胰岛素分泌障碍的情况下发生的[1-6], 威胁生命健康, 必须进行有效管理。本文为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全程膳食管理干预后进行生化检查及体侧结果进行分析, 选取南华西街社区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30例, 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社区2016年1~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确定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空白组、安慰剂组、膳食干预组, 每组10例。空白组男3例, 女7例, 年龄最小50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68.0±5.1)岁, 病程最短2年, 最长10年, 平均病程(6.0±2.3)年;安慰剂组男4例, 女6例, 年龄最小63岁, 最大76岁, 平均年龄(70.0±5.5)岁, 病程最短3年, 最长8年, 平均病程(5.5±2.1)年;膳食干预组男6例, 女4例, 年龄最小61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69.0±5.1)岁,

病程最短3年, 最长10年, 平均病程(6.5±2.1)年。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7];②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 3 管理方法 对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给予安慰剂组常规基础饮食管理, 包括:向患者讲解有关饮食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在上述管理基础上, 对膳食干预组实施全程膳食管理, 包括以下方面。

1. 3. 1 问卷调查 通过开展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调查问卷的方式,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1. 3. 2 膳食记录 记录干预对象4 d的膳食情况

1. 3. 3 个体总热量的计算 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患者个体所需的总热量进行准确计算, 一般总热量的计算方法为:每日个体的消耗量×(身高-105)。

1. 3. 4 饮食指导 饮食方面应指导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及维生素、纤维素丰富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少食水果、高糖多盐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补充营养, 多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食物, 如牛奶、瘦肉等, 提高自身免疫力。

1. 3. 5 食物合理分配 为严格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油量的摄入, 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烹调方式一般选择凉拌、煮、蒸等形式进行。嘱患者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一般摄入量为6 g/d。患者一日三餐饮食应当合理分配、营养均衡、定时定量, 切勿暴饮暴食, 从而有效控制患者体重水平, 使人体内胰岛素负担减轻, 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记录干预90 d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②干预90 d后观察干预满意度情况,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干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 干预90 d后, 膳食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安慰剂组, 且安慰剂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空白组, 三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比较 膳食干预组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空白组60%和安慰剂组80%, 且安慰剂组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空白组, 三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 2型糖尿病占很大比重。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為: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同时存在视力下降、浑身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8-15],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加强对患者的膳食管理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全程膳食管理改变人们以往根据自己临床经验给予患者管理的传统模式, 实现通过科学研究和探讨后, 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对患者进行管理的新型现代管理模式, 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6]。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90 d后, 膳食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安慰剂组, 且安慰剂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空白组, 三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干预组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空白组60%和安慰剂组80%, 且安慰剂组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空白组, 三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全程膳食管理干预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 2型糖尿病患者運用全程膳食管理干预后可以取得明显好的检查结果, 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 使管理满意度提高, 应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绍蓓, 施惠斌, 刘锦秀, 等. 提高糖尿病膳食称重准确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6, 23(4):91-93.

[2] 李淑华, 刘月芬. 格列美脲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3):146-147.

[3] 何丽芸, 彭巧君. 饮食干预在减轻2型糖尿病病人氧化应激状态中的应用进展. 护理研究, 2016, 30(24):2961-2964.

[4] 冯希云, 任艳杰, 赵跃斌, 等. 胰岛自身抗体与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7):1009-1010.

[5] 王晋竹.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 山东大学, 2015.

[6] 林秀红, 邱凯锋, 徐明彤, 等.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今日药学, 2016(1):22-26.

[7] 王瑛, 张强.糖尿病在社区慢病管理体系中管理模式的探讨.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1):185-186.

[8] 顾海雁, 钱孝琳, 朱惠仙, 等.基于合理营养自评系统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膳食供能干预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9):655-659.

[9] 王媛媛. 糙米食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吉林大学, 2016.

[10] 向臣希, 欧瑜. 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药物生物技术, 2015(5):457-460.

[11] 杨正国, 闫新爱, 王霜, 等. 胰岛素重度分泌不足伴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对比观察. 人民军医, 2016(2):164-166.

[12] 张斌, 郭刚, 汪蓓蕾, 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6):1378-1380.

[13] 张仪华. Ⅱ型糖尿病血胰岛素, C-肽变化的临床统计学分析.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5(7):61.

[14] 李颖, 李健琳, 范晨, 等. 小檗碱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抵抗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7):1450-1451.

[15] 张成玉. 新型基于PPARγ靶点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开发. 南开大学, 2015.

[16] 徐瑞芳, 高红梅, 王森, 等.上海市农村社区糖尿病患者精细化管理的干预效果.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11):839-841.

[收稿日期:2017-04-19]

猜你喜欢

餐后安慰剂膳食
哪些食物让人越吃越瘦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吗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