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7-17斯琴图亚阿拉腾沙
斯琴图亚 阿拉腾沙
【摘要】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配合心理治疗方式,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得到控制99例
(98%), 对照组控制92例(92%), 观察组症状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比例分别为(0.69±0.32)、(0.37±0.24)%, 最大呼气流量(PEF)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为(0.52±0.22)、(0.40±0.18)L/s;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行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 辅助提升临床疗效, 应用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1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 病机是随着病症的延长, 病情呈反复发作势态, 进而出现了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该疾病除了采取常规药物治疗, 还可配合适宜的心理治疗来提高临床诊治效果[1]。本文旨在分析支气管哮喘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特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诊治的20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诊治的20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其中男110例, 女91例, 年龄22~53岁, 平均年龄(37.5±5.8)岁;哮喘病程2个月~22年, 平均病程(11.08±4.08)年;文化程度分布:高中及其以上学历51例, 初中及其以下学历150例;病史分布:有家族哮喘史患者51例、慢性肺部疾病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其中排除急性病情发作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程度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轻度疾病患者吸入600~800 μg/d的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必可酮);中重度病情患者先用茶碱类或β-受体激动剂药物控制临床症状, 再逐渐过渡吸入必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治疗, 具体内容为:①沟通了解:医务工作者可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生活史、既往史等, 沟通过程中细致入微的倾听、沟通, 逐渐掌握患者的基本心理情况, 为采取适宜的心理治疗做好铺垫。②医患同析:患有支气管哮喘后, 医务人员和患者一起进行负面情绪形成原因的剖析工作, 通过细微分析的方式明白患者出现负面心理的根源, 并以此为出发点采取科学的方式逐渐减轻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该疾病的预后, 自身慢慢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支持[2-4]。③认识实践:认识不足是造成患者负面心理的关键因素, 因此医务人员首先应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疾病认识观念, 不片面理解支气管哮喘, 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并逐漸形成乐观向上积极正面的心理情绪, 健康的心理状态更能战胜病魔。④协助患者制定出科学生活日程表: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协同作用下拟定每日生活计划, 让患者进行自我心理状况监测, 识别并评估自身负面想法, 在归纳自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科学而正确的生活方式, 这对心理保持健康状态有很大的辅助作用[5-8]。两组患者均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 观察组心理治疗每月进行1次, 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可酌情延长至每2个月1次, 每次治疗前均对患者心态、体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估再灵活调整心理治疗计划。
1. 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临床症状控制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肺功能 FEV1和PEF指标由同一仪器及医师进行检测;症状控制标准:哮喘为首的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或发作次数明显降低, 每周发作频率不超过1次者视为控制, 否则视为无效。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1.4±6.2)、(18.2±5.2)分, 对照组分别为(31.2±6.0)、(18.1±
5.0)分;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18.2±5.6)、(25.3±7.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7.9±3.8)、(14.3±4.7)分;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得到控制99例(98%), 对照组控制92例(92%), 观察组症状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17, P=0.0496<0.05)。
2. 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FEV1改善比例分别为(0.69±0.32)、(0.37±0.24)%, PEF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为(0.52±0.22)、(0.40±0.18)L/s;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过敏性反应疾病, 受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影响复发几率较大,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更是一种身心疾病, 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治疗方式十分必要, 心理治疗能逐渐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 建立起正面积极的心态, 有利于临床治疗疗效的提升[9, 1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以药物治疗为基础, 再行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得到更好的可控制, 观察组症状控制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知心理治疗能进一步夯实临床治疗效果, 起到了良好的疗效促进作用。心理治疗能让患者对支气管哮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施心理沟通、心理分析、心理疏导等心理治疗步骤后, 患者情绪更稳定, 不良情绪逐渐改善, 对疾病认识明智, 有了更强烈的康复信心, 遇到哮喘发作诱因时能自我控制, 保持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坚持用药, 因此药物、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能进一步提升诊治效果,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衡, 赵佩安, 龙飞华, 等.支气管哮喘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疑难病杂志, 2012, 11(3):178-180.
[2] 王海玲.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34):370-371.
[3] 葉继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25):117.
[4] 麻艳红.支气管哮喘74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6):191.
[5] 邱素平.浅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保健, 2015(9):116-117.
[6] 李玉荣, 薛亚梅. 情志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属依从性的影响. 心理医生, 2015, 21(15):205-206.
[7] 尹雪玲, 连秀华.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8):114-116.
[8] 邓文霞. 心理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35.
[9] 邓国翠.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甘肃医药, 2012, 31(11):861-862.
[10] 刘丽. 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家庭心理医生, 2015(4):415.
[收稿日期: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