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心灵的声音

2017-07-17苏叶和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7期

摘要: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从文本、教师及学生等方面探索能够使学生真切感受作品情感和意蕴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文本内容;主体阅读;自由人性;美好心灵

天地之间,声音众多,有各种天籁之音,有各种以人为核心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构成生活的重要元素,自然不可漠视。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追寻内蕴其中的各种心灵的声音。

本文拟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谈谈如何追寻心灵的声音。

一、以文本为范,倾听作者心声

从创作心理机制来看,一切作品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虽然文本透析的生活已经不完全等于生活本身,但依然值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學生的咀嚼、回味。

客观地讲,作品所叙写的生活自然是高于生活本身的。对于这个“高于”,事实上被很多人误解,继而无视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实际上,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浪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高于”实际上是创作者的一个信息传播,是希望借此引导人们过上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有时是告诫人们不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不仅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而且是经由家庭变故之后的纯真回味。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理应将其作为一种纯明的声音,仔细听听这里面的故事。这不,在百草园里,幼时鲁迅可以在这里享受无限乐趣:能听油蛉、蟋蟀们的音乐会,可以邂逅蜈蚣,能观赏斑蝥喷出烟雾,可以探寻人形何首乌根,能品尝色味俱全的覆盆子,还可以听长妈妈讲赤练蛇的故事。透析作者描绘的百草园生活,我们可以发觉作者那时在这里的生活是幸福的。而幸福的缘由是率真,不需要考虑任何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正是因为作者那时是在全身心地投入那样的生活,他的感悟才会如此细腻、真实,富有感染力。为此,教师理应引导学生细细研习文本,走进作品,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文本创作的缘起层面思考如何融入生活。

二、拾遗解惑,发现学生心声

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师的单向输出活动,应该是教与学主体随着中心任务展开的互动、律动。而在这个“双向运动”中,教与学的主体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但是,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这两个主体表现出倾向明显的不对称现象。教师意欲全身心投入,而学生则有众多疑虑,不能心无挂碍地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是导致教学效益低下的重要因素。而要扭转这种局面,教师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为例,如果单纯让学生自行去阅读,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适时的师生互动就显得相当必要。例如,作者在介绍百草园时用到了两个短语“不必说”和“也不必说”,个别学生在阅读时就有疑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可淡漠处理,因为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被隐藏的元素。事实上,从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属于简单扫描式的,并没有带着疑问去悟读文本。因此,这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必然将重要的疑惑隐藏起来,使得教师不能适时、准确地接受到学习信息。于是,最终的教也只能是教师主观臆测的教。因而,广大教师理应从这里面获得一个教学启示:少数的问题可能就是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深究的问题。例如,在描写冬天的百草园时,作者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对于这句话,不少学生很匆忙地浏览过去,没有深究其含义,更没有进一步欣赏其表达效果。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发现这里面蕴含着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自行品味作者于雪后在百草园里活动的语句,在捕鸟、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等活动中体会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有学生依然有问题或困惑,教师需要想尽办法,鼓励学生表达各自的困惑。羞于在班集体中表达的,可以向同桌表达,或者在小组之内提出。对于提出的问题,可以经由同学的帮助解决,也可以由各小组提交班级层面回答;再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教师用导引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从不同层面梳理文本内容,从中细细听取作者的心声。

三、依学而教,师生心灵互通

当学生能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学、教师分享时,教师的教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将大量学习困惑自然呈现之时,教师面临的直接任务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精密加工,从中解构出学生的知能基础,然后精准整合出新一轮教学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任务。其实,这就是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作出教学调整。

仍然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对于三味书屋的描写,不少学生具有自己的困惑。“这篇文章是不是写鲁迅先生童年时期学习不认真,贪玩?”“本文的写作目的难道是写儿时鲁迅对学习生活的讨厌?”“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意欲回味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分析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即对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期生活心态的不解。然后,要求学生细细咀嚼这部分的文字,从中透析作者的思想。例如,对“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的理解,让学生在这简单的语句表述中读出儿时鲁迅对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生活的厌弃。然后,学生继续品味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的差别,从两种生活的比照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倾听多种声音。学生要静心听听文本中传输的作者的心声,教师要适时、主动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声,学生也要好好听取教师建构在文本基础之上的鉴赏之声。经由这多层级的心声之后,课堂教学效益自然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罗天涛.从“乐园”到“失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8).

作者简介:苏叶和(1980— ),男,江苏省兴化市钓鱼中心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