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北地区戏曲文化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7-07-16马文

报刊荟萃(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戏曲艺术发展方向传统文化

马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国画、中医、中华礼仪文化甚至服饰方面,比如汉服近年来都有受到一定的关注。但戏曲艺术却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流行音乐,戏曲作为流行艺术的时代早已过去,很少人能够欣赏其魅力,尤其是在豫北地区曾经盛极一时的戏曲艺术何以衰落至此?在这种现状下,戏曲艺术将如何发展?

关键词:戏曲艺术;传统文化;发展方向

一、河南地区经典传统戏曲剧目陷入困境

“传统戏”的精髓在于“唱念做打”,舞台背景简单,一身功夫都在演员身上,高度写意,冲突可以忽略不计,故事高潮和情感高潮不一定同步,各流派演同一出戏是常事,故事是云烟,韵味才是重点,名角大多自己会设腔,各剧种流传至今的戏,都有耳熟能详的名段。

“传统戏”的最核心是——角儿,然而如今戏曲舞台上角儿水平比起80,90年代出现了大幅度衰退,一帮大佬倌已经多半退休或者正欲退休状态,体力唱功都不如巅峰,而年轻演员青苗不接,后继无人。

二、豫北地区戏曲文化产业化现状

1.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与艺术功底减弱,引发连锁反应

现在我们豫北的戏曲和曲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声名最高的几位,和当年的腕儿也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前看梅兰芳的万人空巷场面,现在大概只有陈奕迅和周杰伦能达到了。于是在当代商品社会,受到商业价值不足的影响,戏曲艺人经济收入严重降低。除了全国性的一些尚还能上得了电视参加的了戏曲颁奖的曲种,很多戏曲演员可是属于一边演出一边务农维持生计的,那这种练习和演出时间就会不同程度减少,所谓“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老师知道,三日不练观众就能看出来”,技艺不精就是衰落的开始。当今这么注重符号价值的社会,没特色绝对不行;活儿不好没人请着去演出,经济收入就微薄,导致艺术家的改行和传承人数的骤减。到现在,我研究的那八百年历史的大鼓艺术,传承人就3个了。

2.艺术传播方式太传统

事非经过不知难,我跟着传承人学习了大半年时间,可以说根本没有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教授,而是只传授基本的艺术入门技巧,之后便让我这个弟子自己练习。比如从唱腔上看,表面上一板一眼非常简单和规律,但实际唱时,每句的开口处和腔的煞笔处都有不同的处理,即使有谱子也没办法完全套用,更何况一些处理更加灵活的部分,是没有准确曲谱可言的。所以想要按照乐谱自学拍子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必须得靠师傅口传身授,然后自己心领神会、细细揣摩。

而且还存在一种情况,叫做“丑不丑,一家手”,通常还得是一家人教一家人,因为潜移默化学习的时间也长,我这种机动的、零碎时间的学习,效果完全打折扣;

艺术家本身传播上也有问题,虽然其在网上传了视频、传了录音、传了文字、留了联系方式,但这些只是粗放式零散式的推广,而且其仅在个人空间发布的不够规范的研究成果,也无法令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对这门艺术产生更多的关注兴趣与深入研究。

在商业开发方面,依然是进行个人零散的最传统和初级的下乡演出模式,而且是与其它众多艺术的杂烩性质演出,并未成立独立的机构或与商业性质的曲艺社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商业演出。

三、戏曲作品本身的问题

其实相较于流行歌曲,戏曲本身所具备的难度、完善性与文雅性特征,都是具有演出创作难度的。那些个唱念做打和戏曲的程式化,真的是得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可是随着艺术家的减少,旧作品的“隐身”和新作品内涵不足导致经典作品匮乏。

即使黄金时代催生了极具个性魅力的艺术家,但无好作品傍身,再“真风采、大雅才”的艺术家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我们甚至无法想象随着一代风华正茂的艺术家谢幕,这一艺术是否也因缺乏经典作品而随之香消玉殒。

好作品是沉淀过的,而在这个娱乐时代,一些打着创新旗帜、使原本的戏曲本体丧失的新作品,导致艺术风格变味甚至走上歧途。老票友没留住,新票友没培养起来,尴尬。

四、艺术欣赏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变遷造成受众集体人格与审美趣味、习惯的变化。公共空间的压缩导致受众集体人格的变化,过去人们爱在街头巷尾、戏园子里一大群人聚着看戏,不过现在人们好像更喜欢在家看电视。即使大家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不过那种播放的频率可不是艺术家现场演出所能及的;当前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导致受众审美趣味与习惯变化。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少,没事的时候就爱听歌戏,在艺术形式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企图修改某种形式来涵盖一切观众面的设想肯定是不现实的。

而且,如今的年轻受众对于快节奏的艺术表演形式更为崇尚和喜爱,所以叙事缓慢的一些传统戏曲根本不受待见,现在连抒情歌曲的市场都不如电子乐大呢。比如我研究的那个,其中有个著名的花腔“论讲一回”,从前为其独具特色的花腔,使得整个唱腔显得悠扬婉转而节奏缓慢,而如今看来,四个字却可以拖唱出一分钟,一杯茶的功夫都出去了它依然在拖腔,心急的人听不出那韵味。

五、外部环境的问题

1.中华传统节日、时令节气与庙会集会意识的淡薄,导致戏曲演出土壤减少

中国群众自古看重节日的喜庆气氛,所以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之时,唱大戏可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各种戏曲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群众广叫好,有些甚至还要把戏班子请到自己家族来单演。可现在呢,购物,聚餐,去KTV唱歌,去温泉泡汤,去听音乐会,去看电影,哪个选择不比看戏来的容易和洋气?

2.保护机制不健全

先是戏曲艺术保护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科研“三足鼎立”稳定模式尚未形成,我们艺术学院在大学开设这么多年,戏曲专业几家有?再说政府这里,一直说保护而且也拨了款,可力度不到位啊。政府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艺术资源,可它的把控性却太强,比如一些资料的组织撰写,可经费批了却不给出版,出版了只在文化馆放那么几本做做样子,没能起到保护和推广的作用。有些政府积极申报自己地域内曲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申请上了便束之高阁,各种戏曲机构建立和开展活动不到位,同时政府对其没能进行大力的推广和扶植,也没能形成集合效应。endprint

所谓的老戏新编,无非是——大框架动不了,但是当今的创作者不甘寂寞,非得加上自己的一点东西不可。倘若是舊瓶装新酒,彻彻底底的自己重写一本倒也罢了,虽然按照中国戏曲特质是不会像西方戏剧一样常常改版,而是代代传唱的。

即使给从未看过戏的新观众对比新旧版,对方也瞬间能辨认高下,事实上,经典剧目在传统的表现力上是今人根本动不了的,除非改整个性质,从“写意”往“写实”改,从“角儿中心制”往“编导中心制”的范畴里去改,企图涂改几笔就青史留名,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

文本意识的进步,多元化舞台,这两种进步对话剧来说,可能值得嘉奖,对于中国的戏曲则根本不是重点,甚至可能此长彼消,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多余的地方,导致了各种关键因素的后退,演员形体训练的退步,唱腔设计的弱化,剧本唱词口语化。

如此境况,其实我以为戏曲由“角儿中心制”朝“编导中心制”的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演员浮躁,体制问题,缺编剧,没有着手培养新观众等等,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戏曲的盛世已经过去了,就跟唐诗宋词元曲已经消亡了一样,戏曲之优势在于“乐感”与“美感”,如今有了电视剧电影各种媒介竞争,娱乐性早已经丧失,而滋生古典含蓄写意虚拟的“美感”的环境已经消失了,想必大家都有感受,即使如今文采一等一的戏曲编剧编出来的作品跟翁偶虹等受过私塾教育的大家对比都很明显,今人刻意模仿古人,遣词造句缺少自然流畅感,时代这么快,却要去制造一种“慢”的东西,本来就是一种“反方向”创造,基本是不太可行的,所以,茅威涛所谓“淘汰一部分老观众”,沈鉄梅所谓“川剧为什么不能变成另一种艺术”这样看似胆大包天,引发众怒的言论,大概多少有几分道理的。

六、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自身和政府多元化保护机制

戏曲的分流也给了观众选择,我喜欢传统的一桌二椅,我就单单挑传统剧目看,我就是喜欢看故事情节颜值高舞台震撼的戏,那我就去认准新戏,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受众,井水不犯河水,而不会像“老戏新改”这种不伦不类的戏码,两种观众我都要,结果两种观众我全给得罪了。

1.政府保护和媒体宣传

政府多出政策倾斜,拨款和款项运用到位;媒体的播出和宣传力度可以适当增大,比如综合频道可以增开戏曲类节目,戏曲频道继续优化。而且借着现在国家推崇传统文化的东风,适度的进行推广。

2.高校与社会

高校可以在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方面,来几场戏曲经典作品的演出,其实省剧团的水平演出就完全可以了,现场看戏的那种美感真的是非常感染人;社会上,有条件的城市,每周末的文化公益演出都可以安排戏曲的场次,免费领票,地方政府和商业赞助给文化买单,平时演唱会也那么多赠票,这种文化事业建设的事为什么不做。而且,艺术家你也要放下身段,适应现在社会的表现方式。

3.自身的创新

大家现在都明白,得青年人者得天下。所以戏曲你自身也得改革。比如说戏曲频道推出的戏曲改良娱乐节目《叮咯咙咚呛》。这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界真人秀节目并非“跑男”类节目的移植或嫁接,亦非其他真人秀节目的“借尸还魂”,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韩流不期而遇之后的首次碰撞和“亲密接触”。借中国传统戏曲打造如此格逼、艺术且各有人气的节目,《叮咯咙咚呛》的确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节目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整体风格,抑或主题呈现上,都不乏原创性和前瞻性;再比如天津台的那档《国色天香》,也是传统和流行的跨界表现。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会遇到一个瓶颈期,我们要有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想法,才能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就拿豫北地区的戏曲产业来说,和现在五花八门的表演形式,暂且不说这样的方式在有些人看来是不是破坏了戏曲的原汁原味。但事实上,文化和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不断传承然后变化和发展的,加入时代的元素,也是几百年戏曲文化不断演进的必然之路。所以不需要担心过度,尽管河南戏曲音乐的民俗功能随着现代化过程以及电影、电视等多媒体的发展而逐渐淡化,但是河南戏曲音乐也开始适应着依存土壤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主动的,表现为文化传承的主动变化,也是发展的契机。

河南地方戏曲音乐在河南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间,地方戏曲音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河南的地方戏曲音乐也跟人民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取向、传统观念相符合,有着十分鲜活的生活气息。比如著名传统代表剧目《秦雪梅吊孝》《花木兰》《五世请缨》《收姜维》等等,都代表了在厚重中原儒家文化影响下传统文化习惯的沿承,而新时期的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老子·儿子·弦子》等等则反映了建国以来新时期各个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在表现人们丰收喜悦的曲目《公社春来早》中,采用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在喜获丰收的喜悦中,谈笑风生的轻松朴实场面。此外还有《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河南小曲》《忆亲人》《红旗渠水绕太行》《新春乐》《庆丰收》《豫西风情》《喜梅》《运输忙》等曲目,无不具有着浓郁的河南人民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中原地区粗犷、豪爽的音乐形象特征,表现了河南人民淳朴、勤劳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张平.河南坠子:中原大地的艺术瑰宝[J].东方艺术.2012(s1)

[2]姜昆,戴宏森主编.中国曲艺概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江山.弹拨乐器为曲艺音乐伴奏的艺术特征[d].上海音乐学院2013

[4]成萌.山东大鼓[J].曲艺.2011(12)

[5]张继平.曲山艺海漫话[M].济南出版社,2012

[6]张凌怡,刘景亮.河南曲艺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7]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齐鲁戏曲春秋[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8]赵铮,赵抱衡编着.赵铮河南坠子艺术[M].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9]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0]戚媛.论山东大鼓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D].山东艺术学院2014

[11]余胜.白裤瑶铜鼓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3

[12]宗雪.河北任丘大鼓研究[D].河北大学2014

[13]黄敬.临清驾鼓研究[D].聊城大学2014

注: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52400410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发展方向传统文化
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戏曲艺术生存之我见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舞台灯光在戏曲艺术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