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解读文本 拓宽语文积累渠道

2017-07-15李炳炎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高中语文

李炳炎

【摘 要】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的策略,认为教师要从具体的教情和学情出发,通过激趣引读、赏析导读、拓展品读的方式,拓宽学生语文积累的渠道。

【关键词】高中语文 解读文本 拓宽积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12-02

语文积累并非专指知识记忆,语言、文化、情感等内容,都属于语文积累范畴。教师应以教材为范本,引导学生展开个性解读,为语文积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应通过深度解析文本,获得学习积累,逐渐增加积累厚度,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供重要助力支持。《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重视语文材料的积累,因此教师要拓宽语文积累渠道,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不竭动力。

一、激趣引读,完成语言运用积累

(一)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学情境创设进行优化创新处理,以激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自然能够顺利激活学生学习积累思维。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篇目中的语言进行积累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个性解读,增加积累机会,丰富积累内涵。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讲述、故事导入、诵读示范、设疑引导及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情境创设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只要教学手段选择合理,自然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积累的兴趣。

(二)鼓励自主阅读积累

阅读是极具个性的学习行为,高中生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学习,在提升文本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语言积累。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从扫除文字障碍、关键词理解、重点语句分析等角度,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设定具体的预习任务,完成相关语言的认知积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留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交流,顺利完成认知内化。留课后作业阶段,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积累任务,让学生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找到更多学习突破点,完成对学习认知的进一步巩固。

例如,在学习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之前,教师给出预习任务:找出文本中重要的字词,并给出音义解读;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找出相关例句;查阅相关信息,了解《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详细情况;阅读文本,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进行感知,给出简洁判断。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预习结果。有的学生分析了课文所用的修辞,其中对偶比喻句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对偶句是: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夸张句是:似蹙非蹙罥烟眉;座上珠玑昭日月。借代句是: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在介绍作品、作者时,多数学生都给出了详细的信息: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出生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早年过着富贵生活,后来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生活走向衰败。他爱好广泛,对诗书、绘画、中医、园林、织补、工艺、饮食等都有研究,学识极为渊博。后来,历经多年艰辛,他终于写出了《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处理,获得了系统性学习认知积累。同时教师的预习任务设计也体现了层次性,有文字、词句、修辞、作者介绍等,还涉及人物性格分析等,其全面性帮助学生逐渐达成了学习多元认知。

二、赏析导读,实现文化知识积累

(一)优化文学鉴赏引导

语言积累侧重的是语用知识方面的学习;文化知识积累是指文本解读过程中,对文化内涵要素的学习感知。文化概念极为宽广,教师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特别是在文本赏析教学中,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历史、人文、地理、科学、文学等认知要点展开积累,感悟优秀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以批判和创新的眼光看待文化传承,吸收中外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挖掘文化积累因素

文本文化因素呈现多元化特征,对文本展开个性解读,可以为不同学生带来不同积累认知的成长。学生文化底蕴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对文本理解自然呈现个性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并帮助学生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展开深度解读,以获得文本阅读学习效益的最大化。教材文本大多属于经典篇目,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学生在进行个性阅读时,由于认知角度存在差异,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挖掘程度不同,相关认知积累也会呈现不同水平。

学生对文本的赏析呈現多元化,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充分观照学生学习基础。例如,在学习《囚绿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集体研讨活动,认真阅读文本,并给出个性认知解读。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分析、总结,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认知见解。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散文从生活细节着手展开描写,挖掘了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不屈不挠、勇敢、质朴的心灵的由衷赞美,形成了独特风格,其文笔缜密、精练、生动、淳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有的学生从写法上给出自己的认知:“这篇散文以‘绿为情感线索,围绕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等情节展开,结构精巧,富有条理。语言含蓄、优美、清丽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为表达个性认知,作者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给人带来丰富启迪。”

可见,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认知机会,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认知。语言、结构、写作特色、情感抒发、哲理诠释等,都成为学生赏析的目标,学生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积累是多元的、深刻的。

三、拓展品读,达成情感启迪积累

(一)延伸课堂阅读长度

教材是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载体,但仅凭解读教材进行语文认知积累,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结合教材文本学习,让学生延伸学习思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文,拓展课堂长度,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收获。语文学习也是积累学习,这种积累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语文学习广度,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养成生活积累习惯

语文积累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更是语文认知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对文本教材展开深度解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积累习惯。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养成自觉的积累习惯是宝贵的学习素养,对全面塑造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有促进作用。语文积累呈现多元性特征,其中对情感认知的积累是教师最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语文学习积累包括语言、文化,更包括情感,学生在阅读感知中获得的情感共鸣体验,是最有价值度的积累要素。

例如,《劝学》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时,除了对文言字词展开学习积累,还要对文中的内涵要义、哲理等内容进行感知学习。教师可以给出拓展性训练设计:利用多种信息搜索渠道,搜集身边的好学实例,再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具体打算和规划。学生大多有一些素材积累,很快就给出了典型案例,并联系生活体验展示了个性认知。有的学生说:“张海迪身残志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吃苦耐劳,提升学习品质,向那些杰出人物看齐,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有的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我的同桌就是典型的‘拼命三郎,无论什么时间,他永远都在看、在写,仿佛就是一个铁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与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要好好向他学习。”教师同时发动学生展开信息搜集和展示,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从学生的最终表现可以看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积累不是物理性的叠加,对文本内质展开积累也不是断章取义的解析,而是要体现语文认知内涵,对语文构成要素展开体悟性认知,实现认知的内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解性记忆”,理解是前提,记忆是外化表现形式。语文教材文本有丰富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个性解读,促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 莉.高中语文知识积累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5)

[2]晁慧敏.刍议高中语文教材中专项素材的积累与运用[J].读与写,2015(6)

[3]张玉梅.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积累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

(责编 郝 勋)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激活文本张力,构建立体阅读体系
切入感知,学生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解读文本“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