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与学生达成度研究

2017-07-15张萱

中学物理·高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期望成绩物理教学

摘要:以19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并提出成长(进步)的期望.建立模型对这些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能力、动机、兴趣及最终物理成绩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学生达成度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显著相关;教师期望学生进步的幅度越高,学生实际进步成绩与预计进步成绩比值越低;教师期望学生进步分数在8分和25分时,学生提高的成绩最明显;本研究根据数据得出的结果与很多理论一致.

关键词:物理教学;期望;达成度;成绩

作者简介:张萱(1982-),男,硕士研究生,高中物理教师,中学一级,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竞赛辅导.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知识集抽象、灵活和深奥于一身,很多学生学习吃力.对于物理学习的困难生或称为后进生,物理教师都会对他们提一些要求和希望,旨在下次或最终考试时成绩提高一定的分值.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确切的讲是一种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很多研究表明,后进生一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成长的期望,往往在学习态度、习惯、能力、动机、兴趣和物理成绩方面变化明显.罗森塔尔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越明显.[1]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的进步要求应当是学生跳一跳能达到的目标.该理论认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可以先低一些,不要过高,否则可能适得其反.Ecles和Wigfield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期望也要适中.[2]这一想法也与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一致.

国内外多名专家都提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期望作用巨大,但对学生成长期望的具体程度意见不一.目前针对物理学科,关于教师对后进生成长期望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笔者依据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经验与成果,[3-8]选择江苏省内一所四星级高中的物理后进生进行成长期望的研究:分析教师对学生提出成长期望后,学生学习态度、习惯、能力、动机和兴趣是否有明显变化;物理成绩提高的幅度较无期望的学生是否更明显.对比不同成长期望要求的学生,分析如何制定合理的成长期望要求,便于学生更好地提升.本研究试图找到最适合物理后进生成长期望要求,这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研究对象及设想

21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以江苏省一所四星级高中的196名高二物理后进生为被试对象,他们在高一重要的四次全市统考中平均分低于60分(满分为120分).这些学生分布在12个理科班,其中女生115人,男生81人.196名学生分成9组,这9组学生高一物理成绩平均分和标准差基本一致.其中8组学生,每组20人,教师对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成长期望(本研究把这些学生定义为A组学生).教师对这些学生要不停地激励,每周至少面批一次作业或进行一次谈话,强调这些物理后进生应达到进步的要求.还有36人,教师正常教学,正常提问,正常改作业,正常点评,但不刻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成长的期望,本研究把这部分学生称为B组学生.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本次A组8个小组成长的要求依次为8分、10分、12分、15分、18分、20分、22分、25分.小组名称的下标也由相应的期望成长分值表示,如A8组、A10组等.

22数据来源

221调查问卷

借助賴吕贵教授有关中学生学习量表,结合物理学习的特点,制定了《物理学习能力与动机测验》.本次测验共20题,前10题测查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题型为选择题,每题有A、B、C、D四个答案,分值为3分、2分、1分、0分;将前10题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越好,反之越差.后10题为判断题,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计1分;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计0分.这10题主要是高中学生是否在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上出现问题,如果总成绩低于5分,则说明在学习动机与兴趣上存在问题.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物理后进生接受教师成长期望以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能力、动机和兴趣的变化.这份问卷在学生高一期末考试后先进行一次调查,在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再调研.两次调研相隔4个月,时间充足,能够检测教师对学生成长期望的效果.两次调查问卷严格按照正常考试要求,有教师监考,密封改卷,有很强的说服力.

222物理成绩

根据方案设计,本研究以高一四次大市统考的物理平均分作为实验前的成绩,这样可以综合评价学生,避免某次偶然因素的影响.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作为比较对象,本次考试为市统考,试卷质量高,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23研究方案

本研究重点对比《物理学习能力与动机测验》问卷得分和物理成绩.研究过程包括:一是把A组学生和B组学生进行对比;二是把A组学生中的8个小组进行比较.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理想模型,设教师对学生成长期望的分值为H,学生实际提高的成绩为R,令R=αH;α定义为达成度;α=1说明物理后进生正好达成了教师的期望,α<1说明没有达成期望;α>1说明超出了预期效果.建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学函数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对物理后进生的影响

两次《物理学习能力与动机测验》问卷得分比较如表1所示,以高一期末考试后的调查成绩为原始成绩,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的成绩为实验成绩.

高一期末考试后,A组与B组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动机测验》的得分相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后进生接受教师对其成长的期望后,A组学生四个月后的得分提高很多,与B组学生得分也有显著性差异性.说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对物理后进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再比较A组学生和B组学生的物理成绩.分组时以成绩相近为原则,所以四个月后的成绩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不无关系.两组学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成绩如表2所示.标准差和P值都是增长的分值计算的结果.

A组学生期中考试进步明显,说明物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效果显著.相比B组学生,不仅增长的平均值高出很多,两组学生的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学生的标准差远小于B组学生,说明A组学生成绩提高是整体性提升.

32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的不同要求对物理后进生的影响

不同专家对于学生成长要求的程度存在分歧,本研究将A组学生按照成长要求的不同分成8个小组,这8个小组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物理学习能力与动机测验》问卷得分比较如表3所示.P值是所有组与A8组(得分最低)计算的结果,结果显示8个小组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只要学生感受到教师成长的期望,无论要求高低,学生都会在学习态度、习惯、能力、动机和兴趣方面有明显提升.8个小组的平均值相近,最大的差距也在2分之内.

A组学生的8组学生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成绩如表4所示,计算P值和标准差依然采用增长的分值,P值是所有组与A25组(得分最高)计算的结果.达成度是各小组增长的分值与成长要求的比值.

8个小组达成度表明(表4):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越高,达成度越低.这与实际情况相符,较低的要求不仅容易达到,还经常出现惊喜;较高的要求很难实现,结果总是在理想上打折.8个小组的增长平均值也参差不齐,成长要求在8分和25时增长幅度最大,成长要求为15分,增长最少.P值计算结果显示8个小组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组数据也表明,只要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其成长的期望,同时这个要求学生能够接受,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本研究建立的理想模型为R=αH.达成度与期望值的关系为α=0.66+1258H2.1,如图1所示.通过函数拟合,最终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关系为R=066H+125.8H11,如图2所示.根据函数计算可以发现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值为14分,学生提升的成绩最低.按照这个趋势,比8分更低,或者比25分更高,实际提升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也与实际教学不符合,一般教师对学生提升的要求也就是在10分和20分左右.

4理论分析及结论

本研究尝试建立模型,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表明:

(1)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与学生物理成绩提升显著相关.同时对物理后进生学习态度、习惯、动机、能力和兴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教师期望学生进步的幅度越高,学生实际进步成绩与预计进步成绩比值越低,即达成度越低.

(3)教师期望学生进步分数在8分和25分时,学生提高的成绩最明显.而实验中进步分数在15分,模型计算显示进步分数在14分,学生进步幅度最低.但只要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成长的期望,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4)本研究根据数据得出的结果与很多理论一致.具体表现为:

①罗森塔尔认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越明显.本研究显示,虽然教师对后进生成长的期望高,导致达成度小于1.成长要求越高,达成度呈现下降趋势.但分值的增长却很高.学生受到高期望激励,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也就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②当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要求为8分,后进生的进步幅度也非常大,符合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成长要求低,学生认为跳一跳就能達到相应的高度,所以学生反而能放松心情,专心准备,再加上教师额外的关注,进步幅度也让人惊喜.

③Ecles和Wigfield的结论是: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期望也要适中.本次研究可能会让部分教师有些失望.但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期望适中,物理后进生的成绩也能稳步提高.而且达成度接近于1,这可能也是教师之所以长期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在这种期望下,学生提升的成绩与预期值是非常接近的,也便于把握.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对物理后进生的影响巨大.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情和发展需要,提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同时教师要不停地激励学生,反复强调进步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并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R,Jacobson L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1968.

[2] Babad EMeasuring and changing teachersdifferential behavior as perceived by students and teacherJournal of Education 2001.

[3] 张华 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的关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9):59-64.

[4] 张野,张焕 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英语成绩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01):230-233.

[5] 廖伟梁,邓峰,钱扬义,周旋杰,吴过房 初三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及其与化学学业成绩的关系[J].化学教育 2011(06):39-41.

[6] 张萱 “重过程”、“一只手”、“四句话” 彻底摆脱电磁学中左右手的困惑[J]中学物理,2014(02):35.

[7] 许多青论洛伦兹力与安培力[J]中学物理,2010(19):62.

[8] 张萱 用另一角度巧解安培力问题[J]物理教学探讨,2012(11):36

猜你喜欢

期望成绩物理教学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剖析累进评分法对体育成绩评定的必要性及其应用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