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聚天下英才,同享中国机遇

2017-07-14

经理人·深商 2017年1期
关键词:智造机遇人才

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嬗变中,“机遇”已成为稀缺资源,谁把握机遇,谁就领先一步。中国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惠及自身,更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思路、增添了新机遇。

4月15~16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先生莅临现场为大会主持开幕仪式。

全球才智论坛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等机构执行承办。

论坛以“汇聚天下英才,同享中国机遇”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嘉宾共同探讨中国应如何抓住全球引才引智的新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全球人才打造最好的“中国舞臺”。

论坛由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著名领导力专家杨思卓担纲主持。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丹尼·亚历山大,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理事会主席李·弗尔德曼,瑞士国家创新园执行总监孔瑞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副总裁刘凤呜,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天明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姜明,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主席丹尼斯·博锐斯,欧洲地区委员会原秘书长Gerhard Stahl等20余位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政商學界精英担任主讲嘉宾。

以开放谋共赢,与世界共享机遇

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嬗变中,“机遇”已成为稀缺资源,谁把握机遇,谁就领先一步。中国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惠及自身,更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思路、增添了新机遇。

全球才智论坛上午版块紧紧围绕“中国机遇”展开讨论,演讲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就中国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人才教育、人力资源和引智引才等方面的问题和观点进行了深度解读与剖析,同时也探讨中国未来改革创新的前瞻性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与机遇等。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原则,加快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开放推向更高更新阶段,推动与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机遇下的人才发展战略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将集聚人才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各领域推出创新举措,全面加大人才挖掘、培育、争夺力度。美国移民政策收紧为主动对外开放、招纳全球人才的中国创造了一个重大机遇。

面临世界形势急剧变化、不确定性增大的宏观态势,国际高端人才作为应对老龄化的“人口红利”、创新发展源动力以及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人才红利”,都是宝贵的财富。

在当前机遇下,中国如何更好的利用政策,吸纳世界英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丹尼·亚历山大,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理事会主席李·弗尔德曼,瑞士国家创新园执行总监孔瑞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副总裁刘凤鸣等嘉宾围绕中国机遇下的人才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众嘉宾认为,吸纳全球精英最重要的吸引力还是来自于产业本身,来自于经济发展本身。人才看到中国有发展的天地,有发展的空间和长远的作为,才会流向这里,这是“中国对海外人才越来越产生吸引力的根本”。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研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国家发展需求与人才个人价值实现上的融合,都成为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华发展的原因,也是中国古语所说的“良禽择木而栖”。

中国智造彰显中国智慧,铸就中国质量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要素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给外国消费者最普遍的印象是“海量生产”与“质量差”,随着中国提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百年目标,“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质造”与“中国智造”大步迈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

论坛下午版块,就中国智造如何影响世界以及如何抓住新机遇,提高“中国制造”质量,打造中国品牌等问题,三诺集团刘志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翔,深圳市新天下集团、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吴海军,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主席丹尼斯·博锐斯,北大汇丰商学院教授兼绿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海峰等嘉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从加工贸易起步、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之痛的“中国制造”形象正在远去,“中国智造”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创新和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的新名片。

猜你喜欢

智造机遇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再见,机遇号
“青岛智造“未来已来
“智造”符号意识 智慧数学素养——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中国智造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机遇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