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大沙河堤岸景观规划设计浅谈

2017-07-14康惟

现代园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康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城市内河堤岸景观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在景观规划过程中有效地体现生态设计的原则,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以丹东大沙河(溪山壹号段)堤岸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改善丹东城市内河堤岸缺乏景观观赏性的现状。

关键词:大沙河;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生态系统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城市内河像血液一样贯穿于整个城市之中,并把城市的景观结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翻开历史的长河不难发现,人类的生活、劳作离不开水。在谷歌地球中俯视世界,可以看到繁华的城市几乎都有河道经过。不难想象,如果缺少泰晤士河的伦敦,没有西湖的杭州,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此看来,在城市景观中,滨水景观无疑是最耀眼的部分。建设城市滨水空间对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特色的塑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构筑山水城市大空间结构,加快城市环境建设也成为当务之急。

1改造项目概况

大沙河位于丹东市珍珠山西侧,与三号干线相连,是从外环进入丹东市区途中重要景观结点。规划前两岸绿地点缀了一些廊架和植物模纹,水体污染严重,现准备进行重新规划,本案例范围约0.8km,面积约10hm2,水域面积4hm2

2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还原河道周边风貌为目的,使景观绿化和河道互相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沿河风景的延续。

3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人作为景观环境的使用者,首先宜考虑人的要求,对不同人群的多方面需求做出积极响应,做好功能分区,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真正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水空间。

3.2以绿为主,最大程度体现自然生态 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茂密的灌木和高大乔木相结合,尽量软化硬铺装带来的生硬感觉,树与水相融,使人在其中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3.3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植物造景 适地适树,适景适树,选择乡土树种,适生树种,这样植物不仅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应,并能做到经济节约。

4规划构思

4.1“城”与“水”的关系 丹东这座城市与水颇有渊源。丹东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江河密布,全地区大小河流900余条,大沙河位于丹东市东部偏北,属于鸭绿江支流,现对该河段进行堤岸景观改造,建造滨水公共活动空间,从而实现城水交融。规划確立沿河堤开辟10~30m的公共活动空间,使滨水绿化空间形成城市生活与水体这一自然要素的协调区,既使水体得到充分的保护,又保证了城市有丰富的景观空间。

4.2“山”与“水”的关系 丹东的城市特色——山水城市。山和水是丹东选址的两大重要自然要素。大沙河东侧有珍珠山与河水交相辉映,构成山水交融的自然城市空间。规划开辟城市绿廊,有机结合,使山与水有机渗透,恢复滨水自然空间。

4.3“路”与“水”的关系 结合城市道路和驳岸的改造,把人行道分为行道树绿带和休闲通道,行道树绿带采用直线形,让繁忙的人路过这里可以直接通过,节约时间。休闲通道采用曲线形式,曲径幽幽。道路两边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原本平坦乏味的地形改造成起伏有致的微地形,微地形分割成不同的植物空间,植物搭配高低错落,加强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让游人走在园路上有种视觉冲击感和享受感。

4.4“景”与“水”的关系 园路中间穿插休闲广场和临水平台等多重景观,休闲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其上种植植物,乔木之间放置休闲座椅,广场中心修建景亭、花架、景观墙和多景框等园林小品,以供游人休憩娱乐。采用精致的服务设施和景观小品,将观赏视距保持足够远的距离,使视觉空间更具通透性。临水平台以木栈道、码头和木质垂钓台等形式出现,突出景观的变化,强调亲水性,满足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亲水性要求。

桥是滨水景观中延续视线的重要景观,在两岸之间设置拱桥,可增加景观的延展性。选择在具有疏林的滨水绿地跨越水面,将两岸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能增加空间的视觉延续感,也能突出空间的外延性。

4.5“树”与“水”的关系 “树”指的是滨水区中的植物。植物是滨水空间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水与植物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大沙河沿岸的植物能体现江城的特色。高大笔挺的银杏就是其中之一,它与水体构成了生动的江城风貌,大树所复盖的投影空间,也是城市居民交往、休闲的理想场所。大沙河沿岸规划在详细设计中,注重原有树种的保护,并开辟以大型银杏为主的市民通行空间,形成滨水空间的一大特色。

根据丹东地区的独特特点(华北、东北植物分布带交界),选择乡土树种,如银杏、水杉、金丝柳、枫杨、海棠、紫叶李、杜鹃、黄杨、木槿、红瑞木、丹东桧、榆叶梅等乔灌木,配以鸢尾、菖蒲、玉簪、八宝景田等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有季相变化的延续性景观效果,突出不同季节、花叶等不同观赏特点的植物群落搭配的特点,丰富景观层次。

5结语

现代人对城市空间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空间使用功能的要求,更主要是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人们物质、心理和精神要求等等,都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考虑。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滨水空间,这也是设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收稿:2017-01-09)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