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品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7-14陈飞

神州·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自主学习

陈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基础教育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场面。但思想品德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勇气,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思品教学应点燃创新火花,变革教学法,扩充学习资源,以激活思品教学,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小舞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将发挥以往时代从未有过的关键性作用: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开发。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形式上的新颖,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要胜任新形式下的教学需要,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学角色,创新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手段,以求尽快融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时间而成长。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會。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思考、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标所提出的“不只重结论,更注重过程”的思想正印证了这一点。笔者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如下做法:

一、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还学生的权利和自由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这一框题时,按照“想一想、读一读、谈一谈、找一找、辩一辩”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前三个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观察教材第96页插图,思考其反映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行为有什么共同点?自读教材第97页的“相关链接”,引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两段材料,了解未成年人不应有的九种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谈自己对“小恶到大恶再到罪恶,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的看法;让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应该保持高度警惕,自觉防范不良行为的发生。后两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分析材料中“失足未成年人蜕变的因素”,思考怎样避免和矫治未成年人身上的不良行为?让学生动手填一填,完成课本第97页的填表题。最后组织学生对“杜绝不良行为是靠自己还是靠社会”这一辩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独到见解,在辩论中明事理、导行为。

二、可以变课堂为“小舞台”

在教学中适当插入小品、歌曲、游戏,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教师从旁予以指导,让学生在放松身心、提高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教学思品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要教育学生友善待人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时,将书中“给学生起绰号”的材料改编成小品让四组同学分别表演,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学生演小品、看小品、分析小品等活动,从而理解这一道理,学会尊重周围的人,与人和谐相处,友好交往。

在采用以上两种做法时,教师一定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知识;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

三、教师要有思品“大课堂”的思想

这是激活思品教学的源泉,同时也是思品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思想品德课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为目的的课程,是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觉悟和行为的过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单依靠

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为此教师必须要有思品“大课堂”的思想,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大舞台,走向社会大课堂,真正从实践中得到提高。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生成时事政治资源,为思品教学增添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结合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可让学生观看有关中国梦题材的视频资料和展览,联系自身实际,撰写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观后感、小论文。另一方面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还可以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思路,让学生走进生活,用眼睛去看,用大脑去想。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真知灼见,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一是注重情感体验实践。思想品德课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概念的诠释,政治观点的说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现货的事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如:八年级下册学习“我国的国家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生参与升国旗仪式这一特定场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二是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思想品德课只强调基本观点、基本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资料;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布置法制长廊,展示学习成果;编写《维权手册》,整理学习手记等,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强化课外阅读实践。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局限在课本里,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材料。如:让学生天天坚持读报或者网上查找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名家警语、典型事件;让学生阅读法律、法规条文,增加知识量。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活动在教材中占有一定分量,其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创新精神为他注入活力,从而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力,焕发勃勃生机,是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阵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自主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