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手风琴教学中应用情况的研究
2017-07-14万玲
摘要:在音乐教学领域,奥尔夫教学体系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关注的主要是奥尔夫教学体系在手风琴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首先,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阶段开展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其次,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节奏旋律的训练,最后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手风琴教学;成功应用
上个世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就我国而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奥尔夫体系。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对我国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一切从学生本身出发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一个比较关键的理念就是一切都要从学生本身出发,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为主要依据,为学生配置合适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制定合适的教学流程。就手风琴教学而言,应用奥尔夫教学体系,就必须做到上述几点,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1 选择阶段
在学习音乐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听觉进行有效的训练,这是确保后续教学内容可以得到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展听觉训练时,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从大量的教材中选出那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手风琴音乐。当学生听到这些音乐时,会产生对手风琴的弹奏欲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入门阶段
进入手风琴教学的入门阶段之后,教师此时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手风琴演奏基础技术的训练。此时,教师也需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曲子,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手风琴音乐的基础理论;第二,使得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基础的手风琴演奏基础技术,以及手风琴演奏的基本姿势。上述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它们拆分开来,应该将它们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需要遵循原则主要有:第一,难度不应该太大;第二,训练量要适中,过多的训练是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而过少的训练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总的说来,在入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产生弹奏手风琴的强烈兴趣。
1.3 提高興趣阶段
就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容易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有时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一点。一般来讲,当学生开始学生手风琴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训练的是相关基本技术,以及一些基础音乐理论。在此期间,好多学生都会逐渐出现厌倦心理,对于所学内容出现排斥的情绪。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这也是保证学生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于手风琴的学习兴趣上,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一些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曲子;第二,定期举办一些演奏活动,使得学生到可以有就上台表演。通过舞台演奏,学生可以收到观众的掌声,从而受到一定的激励。
2 注重节奏旋律训练
节奏对于音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节奏是表现音乐美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奥尔夫教学体系强调,教师在开展手风琴教学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具体方式如下:
2.1 结合语言
在音乐教学中,奥尔夫认为将音乐和语言朗诵结合到一起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的开展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节奏感的朗诵,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节奏。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手风琴时,对学生开展语言节奏训练。具体方式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唱”的方式进行语言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呼吸以及音色等。
2.2 结合动作
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时,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结合动作。从这个角度讲,奥尔夫教学体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声势完成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所谓声势指的就是人们可以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当身体做出一些动作时,这些动作发出的声音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的。比较常用的动作主要有:拍腿、拍手等。一般来讲,制造声势的动作大多都不是很复杂,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教师在开展手风琴教学时,如果采用了结合动作的教学方式,那么课堂氛围就可以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节奏。
2.3 结合器乐教学
奥尔夫认为,人们在学习音乐时,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实践。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出现之前,人们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比较重视对音乐理论的讲解,学生们首先接收的就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是,奥尔夫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应该做到结合器乐教学。当学生刚刚开始学生手风琴时,就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手风琴演奏曲目,从而使得学习过程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在器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首先,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从而提高对于手风琴演奏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合奏训练,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度。
3 注重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手风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4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的孩子都加入了手风琴的学习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关注的是奥尔夫教学体系在手风琴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主要探讨了一些利用奥尔夫教学方法开展手风琴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蒋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195-197.
[2]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李夜雪.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6,(04):64.
作者简介:万玲 (1977.12)女 ,湖南人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二级演奏员 ,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