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解析
2017-07-14魏霄鸣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文物收藏与保护中的预防性保护进行了相关的概述和介绍,从保护文物中所需要的温度、湿度、污染气体以及光辐射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类别分析,在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给予相关文物收藏和保护提供一定借鉴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文物收藏;重要作用
文物的保护和收藏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不开,在保存的条件下又包含了很多外界的环境因素,例如光辐射问题、温度湿度问题、有害生物等方面的问题。而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环境因素,本文针对有关概念进行类别性分析。
一、对馆藏文物收藏与保护造成影响的四大因素
(一)温度湿度
在对文物保护方面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温湿度应该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以温度为例,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师制一些物质的物理过程加快,例如温度过高会存在水汽渗透率的加快,从而引起文物的过分高湿或者干燥,从而破坏文物的表面或内在。而湿度则是对文物质量好坏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湿度会导致一些金属类物件的物理形变,会造成生物类文物的腐坏等。
(二)污染气体的因素
所谓的气体污染主要是来源于空气,文物与空气之间的接触,而在馆藏内的文物空气的破坏和污染是由于一些馆藏室内装修材料的影响,这些外在材料所散发出来的污染性气体将会通过空气之间进入到馆藏文物内。例如在一些装修性材料中会大量存在类似于甲醛、甲酸这种污染性气体,而这些气体的挥发依附在文物表面上会对物体起到一定破坏性作用,因此对于空气中存在的污染性气体也需要引起文物保护的重视。
(三)光辐射因素
光照中含有一些紫外线光或者各种辐射性光照,这种光照所散发出来的能量对于文物会带来很大的破坏性,光的照射甚至会引起文物材质的光化学反应,尤其是一些纸质、纺织等对光照比较敏感的文物。同时文物光照条件下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从而使得整个物质的颜料、色泽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光照一般都带有温度,如果时间较长也会导致密闭环境温度的上升,同样会对文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有害生物因素
有害生物包含有动物和微生物两种类型,其中对文物起到关键性的有害生物类型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细菌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并且会分泌一些有机酸,这些有机酸物质依附在文物上会对文物表明产生一些腐蚀性效果,从而破坏文物本身。由于微生物人类是很难用肉眼去直观的感受,因此对于微生物给文物造成的破坏人类也很难去直观的察觉,但是我们在明白微生物对文物破坏的前提下可以相应的采取一些有效性措施去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二、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措施
上文对文物收藏会遭受到破坏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这四个因素我们应该考虑的是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去解决或者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一)温湿度的控制措施
由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针对文物保存方面应该严格控制温湿度,针对不同文物对于温湿度的要求采取一系列外在的措施去减少这类因素带来的伤害。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内都会设置中央空调来调节温度,但是中央空调往往控制着整个场馆的气温,有些特殊文物对于温度的要求会更加严苛,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满足所有文物的温湿度需求就需要针对性的一一管理,例如对一些特殊性文物进行密封式保存,或者采取一些湿度调节剂来进行调节等。
(二)污染气体的控制措施
对污染气体的破坏采取控制措施首先需要清楚污染气体的来源,了解污染气体主要来源于馆内一些装修材料后,在对馆内进行装修时就要格外重视材料的选择,以环保安全的原则作为材料选择的主要方向,当文物被放置入展柜之前对展柜进行净化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文物接触之处的污染气体。而从一个大的角度去看,博物馆在选择建设场地的时候就应该远离一些污染性较重的地区,给整个博物馆周围干净的空气,同时还应该减少消防技术中气体灭火的新材料对馆内收藏的文物的影响。
(三)光辐射的控制措施
对光照辐射的控制首先是尽量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照射时间,尤其是针对一些对光照比较敏感的文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博物馆还可以采取安装红外感应的调光系统来进行光照的感应和调节。这种感应的红外线理论是当参观者走进展柜的时候光照会加强,而当参观者离开展柜的时候光照会自动的减弱,这就在无形中减少了光照给文物帶来的伤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光纤灯或者冷光灯,这种对文物伤害性较大的光照等,从而将光辐射对文物的伤害程度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四)有害生物的控制措施
在上文中已经对有害生物对文物所产生的破坏以及有害生物造成伤害的隐蔽性所出了介绍,虽然我们肉眼不能很直观的察觉到微生物的存在,但是可以从一些方面去预防这种微生物的产生,例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文物保存的环境进行整理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并且还能够对一些文物的保存区域进行隔离性保存,将有可能造成的外界生物侵害降到最小。
总结:
对馆藏内的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是将一些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的因素提前考虑在内,并根据这些因素做出可以预防性的措施,将可能出现的损害提前排除在外。而本文针对文物造成的损害主要是从四个方面的因素去考量: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以及有害生物。而在对文物的收藏和保护中所采取的针对性保护措施也是结合这些可能存在的因素加上馆内能够做到的条件基础上进行仔细分析,从而打造出一个最适宜文物保护的保存环境,让文物在相对安全的保存环境中长久的保存下去,供后世更多的人去参观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智勇.博物馆展际交流中文物预防性保护策略应用探讨[J].文物世界.2015(05)
[2]吴来明,徐方圆,黄河.博物馆环境监控及相关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03)
[3]吴美萍,朱光亚.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J].建筑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魏霄鸣(1974-)女,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族:汉,职称:文博馆员,学历:大学。研究方向:孔子与儒学文化、孔府馆藏文物,单位: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