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建立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情商

2017-07-14郭秋梅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情商培养小学数学

郭秋梅

摘要:在輕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迸发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教与学形成和谐共鸣,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情商

人的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就是情商,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喜欢,不感兴趣,缺乏意志力时,就难以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完成接受、储存知识信息的任务,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提高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让他们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自觉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要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商,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情感。

1、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要建立这样的情感氛围,教师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这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迸发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教与学形成和谐共鸣,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2、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要克服“我说了算”的错误观念,增强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让学生思想受限,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应摆正位置,要尊重、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3、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学生都是等同的,不能偏爱一部分,忽视另一部分(特别是学困生)。其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更重视、更喜爱、更尊重。教师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每节课也能看到老师那亲切地目光。

二、以愉悦乐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1、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可在黑板上顺便写出一串数“123、258、97652、110023、146023”,问:哪些数是3的倍数?要求学生一分钟回答,结果当然是学生都无法做到。这时改由一个学生写数,老师和学生比一比,看谁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是不是3的倍数。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好奇的心理使学生就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有,要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

2、多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每一次肯定、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提问、作业批改和其他数学活动,教师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火花。即使是学困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展示自己。

三、注重学法引导,培养学生好学数学的内在情商。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注重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在应用中才有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数学还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感知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还要开展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学习数学的活动,从而渗透了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商培养小学数学
画与话
情商到底是什么
二则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