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离骚》的命运感和崇高感

2017-07-14吉觉尔石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离骚屈原

吉觉尔石

摘要: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作者将自己一生追求理想的艰辛与最终失败的命运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辐射出一种让人震撼的悲剧美,它揭示出个人为国的理想同丑陋社会黑暗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了这种悲剧,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自我形象,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离骚》;屈原; 命运感;崇高感

《离骚》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他在政治上受到極大迫害以后,思考个人苦难,思考过去和未来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既是屈原之悲,也有楚国之悲,更是时代之悲。这部作品意境恢弘、语言独特、辞藻绚丽、构思奇妙,开我国抒情诗之先河,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不仅是《离骚》当中瑰丽的形象,更在于屈原个人崇高的使命感所产生的人生悲剧,使人们深受震撼和鼓舞。

一、《离骚》的悲剧

西方美学认为:悲剧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人的性格因素,诸如嫉妒、自负、残暴、猜忌等。这可以通过荷马史诗,如《伊利亚特》、《奥德赛》,莎士比亚的戏剧,象《奥赛罗》、《哈姆雷特》等作品中得到证实。但《离骚》则与之不同,离骚是在揭示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是在展示美与丑的斗争当中,美被丑压制,社会当中的先进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挫折为主要内容,在这种斗争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美的惨烈,坚信美必胜丑的信念,让人们对美的获得更有期待性。

因此,在《离骚》当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与强大的社会恶势力之间不断斗争“九死而不悔”,尽管敌人的势力异常强大,但主人公为维护正义,实现自己崇高理想而不懈斗争,其责任感超过了对个人安危的关注,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主人公的使命感同客观的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其结果就是伟大的事业被毁灭,但伟大的精神取得了胜利,通过毁灭而成就精神的辉煌,在悲壮当中永生。

正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说:“悲剧有不幸、有死亡,但它更本质的东西却是崇高性、壮丽性、英雄性。”《离骚》的矛盾冲突就是屈原与灵修(楚王)、党人(上官靳尚)等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变化 体现在楚王对屈原的态度更变当中从任之——怒之——疏之——黜之——迁之的曲折性变化,这些在屈原看来归为以下四点:一是哲王“不寤”, 二是“众皆竞进以贪婪”, 三是“世溷浊而嫉贤”, 四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屈原悲剧的诞生。太史公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里的怨,不仅有其个人这怨,还包含着时代之怨、国家之怨和民族之怨。这种把悲剧原因归于社会的观点,相较于西方社会归于个人性格的观点,更加深刻,更加让人震撼。

二、《离骚》当中的命运感和崇高感

现实与理想的撞击是悲剧产生的主要要素。它在审美上表现为命运感和崇高感的矛盾。命运感是社会现实,描写现实当中的一切事物,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就是真;崇高感是坚持真理九死而不悔、举贤任能实现美政的伟大报负,这即为善,也是美。

《离骚》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命运感和崇高感的紧密结合,营造出完美的悲剧境界。它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矛盾高度集中于一体,把美好事物的暂时失败与破灭来预示一种伟大精神的诞生。屈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举贤任能、一统天下的美政理想是符合历史要求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疆志,明於治乱,娴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映衬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由此可见,屈原所代表的是楚国强盛的希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种为国为民的正义举动在现实当中却又不能实现,屡屡碰壁。这岂不让人感到悲愤。怀王因贪利受骗,顷襄王胆怯妥协,不仅置屈原的正确主张于不顾,反而对他大加惩罚。在朝堂之上,又有靳尚、郑袖之辈结党营私、不思进取,这些世俗小人”竟进以贪婪,凭不厌乎求索,内恕己以量人,各兴而嫉妒“,使社会污浑。楚王的昏聩、党人的猖厥、社会的黑暗、强秦的威胁以及国家强大紧迫感等客观的社会危机对作者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迫。屈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先知先觉,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走向,提出了美政主张。但他并不能够主宰历史变革的命运,作为一个正直无私、心怀祖国的爱国主义者,会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这种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改革不能实现的苦痛,越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现实,越更加的痛苦。历史的发展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极为漫长,需要众多的牺牲为代价。屈原既有历史的先觉性,又对社会现实充满不甘,他充满了痛苦、奋争、上下而求索。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人们热爱国家、坚守真理、勇于奋争,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即使这种努力失败,但也会败的悲壮,彰显出人性辉煌的伟力。所以这种与现实抗争的痛苦是“伟大的痛苦”,这种死亡是为理想、为民族而牺牲的“伟大的死亡”。

在《离骚》中,毁灭屈原美政理想的来自于现实和想象当中的两种力量,现实当中有上官、靳尚、子兰等一帮党人及其身后的支柱楚王,想象当中的天国中的守门人帝阍。这样一个由非凡的世界、非凡的事件、非凡的人物、非凡的情节、非凡的想象组成的奇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当中,发生着令人难以想像的事情,本身就是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屈原的精神境界越崇高、愈深刻, 他的毁灭就愈悲壮, 愈撕裂人心,就越能够展现屈原伟大的形象,闪耀伟大的爱国情怀,使后人的灵魂受到启迪,有更高层次的升华。

现实当中,物质文明的丰足导致人们精神上的冷漠,心灵越加需要痛苦的刺动,在痛苦中觉醒精神。因此,《离骚》当中悲壮理想与冷酷现实的碰撞,以屈原的肉体被现实所毁灭为切入口,让他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永远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世世代代鼓舞着后世炎黄子孙,。这是至今,中华民族都在怀念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原因,这也是《离骚》悲剧的美学意义。总之,崇高感与命运感的完美结合,是《离骚》这部伟大浪漫主义作品的显著特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离骚屈原
区别
屈原之死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不可回避就不要逃避
屈原送米
神性的转向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