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017-07-14阳宇
阳宇
摘 要:汉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是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比;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它要求教师具有现代化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有很强的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很强的教学反思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在反思中认识和总结,进而促进汉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给每位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形成独立的思考,主动学习、尝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汉语文;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目标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对汉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我感到有许多课堂属于低效汉语文教学的范畴:一是对教学目标理解不清楚或表述模糊;二是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呈现出撒大网或蜻蜓点水;三是教师主导特征过度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四是缺乏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的学习面不宽广;五是课堂评价属于表面现象,只是对教态、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课堂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点多少很少评价;六是采用题海战术,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同时也感到部分教师缺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对学情估计不足,以致达不到课堂预期效果。 这些现象都不是我们汉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必须借助精美的艺术形式加以传达才能在文学史上获得永恒的生命,这是汉语文课堂传承中华文化的真谛。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的现象,用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其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所有课堂都应该是美丽的课堂,尤其汉语文课堂应是语言的锦绣,是文学的花园,是文化的殿堂,是精神的家园。 因此,汉语文课堂既能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能成为他们掌握语言文字使用的摇篮,同时还能把语言文字使用发扬光大。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我觉得汉语文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实现以学定教和以教促学,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是保障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检验有效学习的主要根据,如何制订教学目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等,都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汉语文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一要以学定教,学为主,教为辅,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收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标准,促进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学生”是发展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以學定教。实现以学定教,汉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博览而广识,要能游刃有余地指点迷津,把学生指向光明的求知天地,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二要以教促学,以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两个转变,即通过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策略性地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针对汉语文学生各个学段不同的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任务,创造性地教,顺应学情地教,不任意拔高教学的要求。二者要相辅相成,高度统一。
二、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课堂中学生的“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教师的“教”也开始刻意地设计一些能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环节,如小组讨论、分组合作、疑难求助等,以期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增加学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品质发展都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学生合作探究前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给学生一个陈述自己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活”起来!这样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陈述思考的空间,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因思维混乱而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茫然状态,能很好地杜绝学生“等”、“靠”等不良多性思维的产生,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并不是矛盾的,我们教师如果在实际运用中能提高认识、把握好一个度,我们是能将这两点做到有效平衡的,让学生喜欢和期待上汉语文课,又可以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师引领与学生独特体验
构建汉语文的有效课堂是教师充分引领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汉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活动中深刻领会教材,在上课时引领学生有效地听、积极地说、深入地读、认真地写,这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最大效益的必由之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中寻求方法,学会求知,最终达到“不教亦能”的学习境界。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对话的过程,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在对话中阅读、体味、经验、感悟,用心灵聆听,用经验享受,从而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统一,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是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四、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必定是在教师的导演下完成的,导演的水准直接影响课堂的水准,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他人的反应,必然会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我认为,在这些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相应的知识;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接受能力出发,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能够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实践,相互批改;必须尊重学生的表达愿望和表达内容。
五、学以致用是汉语文学习的归宿
汉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学以致用,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读写等综合素养,而且还要落实到最有效的读写的实际中去接受检验。因而,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让学生亲自体验,以形成个性化理解和个性化表达,在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强化素养,提升能力,这不是任何人包办代替的。新课程把学习过程和方法作为文科素养的一个维度,凸显出对学习方法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信,获得学习的乐趣,养成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终身受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归纳总结出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才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和终生教育思想相一致、相适应的。
汉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表现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遵循教学原则,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其持续,又让他们能有所积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全面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治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王爱武.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微[D].苏州大学,2007.
[4]姜雪杰.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杨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6]孟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7]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8]刘琴芳.有效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