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现状

2017-07-14孙洪英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全球化现状英语

孙洪英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具有“动”与“变”的特征,其进程打破或淡化了原本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界限,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疆界的打破。这项研究有望为我国的英语教育注入新的思想。

关键词:全球化 英语 现状

“全球化”一般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以媒体、信息和传播领域为主的技术创新推动下,资本、商品、人员、图像、话语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从而形成全球性活动、共同体组织和文化的新格局”( Blommaert 2010: 13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全球化造成了新的社会语言学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布鲁马特、高一虹、科霍恩2011)。首先是全球化对语言本身的影响。因特网的兴起形成了重要的社会语境,使新的话语类型或模式、新的实践、新的认同迅速发展。其次,全球化通过人口流动改变了世界范围大城市的面貌,导致了“超多元性”( superdiversity ) ,即城市中原居民与移民的混居,移民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组织形式。这其中包括全球实践共同体构成的网络取代了传统的“言语共同体”,成为社会组织的主导形式,语言状况变得比以往更加复杂。在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各种形式的跨国办学、留学生项目等,悄然改变着学校的成分和面貌。第三,英语等全球性语言的传播改变了语言变体的层级秩序;“大”的变得更“大,“小”的变得更“小”。同时,新的多语模式也创造着语言保持机会。传统上的英语学习过程拘泥于一板一眼的课堂传授,以语言的规律为核心,是典型的“学习”;全球化的过程带来的资源流动,在相当大程度上使自然情境的“习得”在“外语”情境成为可能。

全球化的社会语言现象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例如:de Swaan ( 2001)和Calvet ( 2006 )试图概括全球化时代语言关系的一般特征;Fairclough ( 2006)探讨了全球化对话语模式的影响。在诸多理论概念中,Blommaert ( 2010 )的语言“移动性”( mobility)和Permycook(2007)的“跨文化流变”( transcultural flows )对我们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英语学习和教育有直接启发。

由此产生了一些列现象。其一,用英语玩电子游戏,与国内外网友交流,这是纯粹的“玩”吗?用英语参加软件设计等比赛,这是“使用”吗,有否“学习”的成分?到外企实习,按老板要求读写英文业务电邮,是不是“工作”的一部分?撰写毕业论文,用英语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资讯,这应该是“学习”活动吧,不过主打目标并非语言本身……我们的研究是以英语“学习”起步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习”早已超越了课堂和书本,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类活动中的“使用”融在一起了。也可以说,对于许多青少年而言,“学习”与“习得”的界限已变得十分模糊。其二,“像英美人一样地道地使用英语”不再是唯一正确的目标,如何在多元的英语变体和语类范围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自己的英语。成为学习者的困惑。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也成为教育者的关注。给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带来一个悖论:一方面他们被置于学习“主体”位置,另一方面又可能由于选择太多而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教师也面临相似的处境:一方面,英语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将教师从过去饥渴而艰难的资源寻求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随着资源变得对公众可及,教师相对于学生不再具有以往的资源优势,权威性被削弱;对教师本身的要求笔者认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很多教师本身并非优秀的母语作家,只是认识许多单词,读过一些外文,通过一些英语相应的考试,那么对这样的教师,其实就应该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只教授英语本身,对于口语,文化甚至更深层的英语文章撰写,就不要有所涉及。

其三,一些新的选择思路成为各个大学的可能选择。例如,对于一些国际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英美变体为主的培养前提下,对许多专门用途英语的语类加强系统划分,以便学习和教育实践中的选择。各相关领域的重要读写能力或话语能力,包括多模态话语实践(如英语网络视频会议、英语网络学术资源的使用、演讲报告),逐步纳入英语教学。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情境中英语的环境与“本族语”情境已经完全等同,。在目前条件下,完全的“习得”还不易达到。由于学习目标、渠道多元化,环境资源差别大,学习的过程也变得不确定。以“二语习得”过程为前提的教育尝试层出不穷:“沉浸式教学”吸引了不少学生;大学也纷纷嘗试“双语教学”和“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这些实践的效果增加了学习目标、渠道、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可能性,在语言的诸多新发展、话语的新类别面前,教师的地位与学生是平等的,甚至相比学生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学习的目标不仅是提高语言技能,而且是成为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教师在传授基本语言技能之外,在一些新语体的面前,又与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对教师而言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现状需要我们去适应去改变。

参考文献:

[1]Blommaert,J.2010.The Sociolinguistics of Globalization[M]. Cambridge: CUP.

[2]Calvet,L-J. 2006. Towards an Ecology of World Languages [M]. Cambridge: Polity.

[3]de Swaan, A. 2001.Words of the World: The Global Language System [M]. Cambridge: Polity.

[4]Fairclough, N. 2006.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5]Pennycook, A. 2007. Global Englishes and Transcultural

Flows [M]. London: Routledge.

[6]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7]胡壮麟.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J].中国外语,2009(5):5-9 .

[8]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A].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外语与外语政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李玉霞.影视网络社区的二语实践与学习者认同建构[R].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2.

[10]刘宏刚.家长投资与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社会阶层视角[D].北京:北京大学,2012,

[11]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0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35-42.

猜你喜欢

全球化现状英语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