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学生钳工技能训练策略

2017-07-14陈先明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

陈先明

摘要:钳工技能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加工制造类考试大纲规定,钳工技能为考试科目。要求考生运用钳工工艺手段,完成零件加工操作。在加工制造专业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小组协作 “三定” “两评” “一罚” 分层教学

一、达成共识、端正态度、激发动力

技能是中职校的特色点,技能是中职校学生的闪光点,技能是社会对中职校的认同点。对中职生而言,成功体验比失败体验教育效果好。现实中,中职生在应试教育中不能较好适应,如果在中职阶段学习中仍屡屡失败,他们很难再有学习的兴趣了,因此在中职生的钳工技能训练中可以“以量促质”,但不能“以量代质”。钳工技能训练重视全体中职生技能训练的成功性,有利于中职生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工作、生活的自信心。在钳工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互相合作的精神;增强学习钳工技能的兴趣和对本专业的热爱。

钳工技能训练内容主要是传统的常规操作,与现代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中职生在学习过现代化机械加工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于钳工技能训練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很多人认为钳工已经与目前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这就从思想上影响了中职生对机械加工制造的正确认识。所以,第一步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钳工技能训练,提高学习兴趣,并对课程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可组织到工厂实地参观,深入了解钳工的工作,在师傅引导下认识钳工在机械加工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重要性,切身体验机床加工在许多方面无法代替钳工加工的操作,现代化离不开钳工加工。在这样的基础上,转变中职生钳工技能训练态度。并明确指出,钳工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让中职生建立自信心,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严谨示范、优化分组、协作训练

锯削工件时,要求学生注意锯削锯缝与所加工画线的距离,要求学生注意锯缝是否与其它非加工面的位置关系。锉削工件时,要求学生注意锉削加工面光线明暗变化。钻削时,要求学生注意钻孔铁屑的长短、麻花钻进入工件的深度,还要注意钻孔时的声音;透光法测量时,要求学生注意工件加工面与钢直尺或刀口形直尺之间透过光线的均匀程度和强度。钳工操作时,要求学生及时反复测量加工件的长度、深度、角度、间隙、平面度、垂直度、圆柱度等。平时,学生要掌握各量具的特点、使用方法。制作时,要求学生对测量到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仔细分析,对钳工操作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

根据钳工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式。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准确说出指导教师示范的动作,指导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也可以在巡回指导中将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纠正,同时再进行演示。指导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和有准备地到每一个学生的练习岗位去检查指导,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或多余的操作动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加以解决。通过这种全面、直接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掌握技能技巧。

指导教师精讲多示范,学生多观察多练,充分体现钳工技能训练的直观性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指导教师的示范是训练结果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在指导教师示范前把学生分为六人一组,每次示范两组学生,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位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指导老师的示范动作,避免形成记忆仅仅在表象的弊端。小组协作就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技能水平、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先让学生由自己的意愿选择关系较好的协作伙伴,组员都是比较谈得来的伙伴,因此容易形成融洽的协作氛围。其次,在自愿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各个层次搭配要恰当,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水平与特长。一般在班内分5-8组,每组人数保持基本相同。简单的说,就是把技能水平较高,有一定学习兴趣的与其它在这方面中等、较差的学生相互搭配。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能够交流和学习,有利于组内有人指导,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小组钳工骨干学生要是技能水平较高,有较高学习兴趣的同学,小组钳工骨干学生将会作为老师直接指导的学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也安排学生互帮互学,让学生互相观察,相互纠正错误的操作姿势,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需要老师下决心、下恒心去实施。实践证明,小组协作在技能训练中是可行的,由于成功感增强,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改善中职校的整体教学效果显然是有益的。

三、项目引领、即时考核、增强实效

钳工技能训练课每一项目工件都实行“三定”、“两评”、“一罚”的课堂教学措施,让学生先接受,后适应。所谓“三定”即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明确任务,对要做的工件进行定尺寸、定速度、定分数。定尺寸:首先发放工件对应的图纸,对图纸上每个尺寸核准后不在变动。定速度:即考虑到学生的熟练程度、自身体能、技能水平对每个工件的完成时间不同,得分也不一样。根据具体情况分四个分数段,即90---99分、80---89分、70---79、60---69分。定分数:即对工件的每一条线、面、圆弧等都定出分数。“两评”即按照规定评选出班级得分最高的4名学生;训练结束时,指导老师对学生上交的工件逐个测量,选出完成最好的8件“工件”放入展柜。“一罚”就是对没能按时完成制作任务的学生进行处罚,方法是:对前面所得分适当减少、抽出课余时间让他们补作。

该项措施的实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积极性。这样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比得分、比速度、比质量的良好学习氛围。当他们看到别人的得分比自己的得分高时,本想偷懒的想法就会被放弃,特别是“一罚”,让学生知道半途而废不但没能加分,反而会减少,完不成训练任务还要补做。另外,训练课结束时,会向全班学生公布每人的得分,并强调此次得分将与他们以后的技能考核、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挂钩,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每次得分的重要性。经过调查,那些“工件”被呈现在展柜的学生,他们看到自己的“工件”被放入展柜,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更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注意细节、严格管理、形成习惯

钳工技能训练如果使用钢板气割加工的毛坯件,就会显著提高钳工工件的加工难度(气割氧化层和加工高温显著提高毛坯件硬度),会严重损伤钳工工具,并且打击学生钳工技能训练积极性(劳动强度大,训练无成就感)。采用扁钢锯削钳工毛坯。具体操作,购材料Q235,规格:60(宽)X8(厚),长度分割为500mm(学生2周钳工训练用量,学生自行锯削为60x60钳工毛坯料),每周理论用量为1公斤左右。为保证钳工技能竞赛和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在钳工技能竞赛和考核中使用已磨好基准的精毛坯进行加工,尺寸为50mm×50mm×8mm。

钳工技能训练设备一般体积上相对较大,位置上相对固定,而很多的刀具和工量具则体积较小、数量庞大,在钳工技能训练过程中流动性大,难以管理。但工具、量具的管理是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采用企业管理中可追遡性原则,在工具、量具上进行统一激光编码和登记。学生到达钳工车间后,学生将分配到一个工具柜并获得钥匙,即意味着将钳工技能训练要用到的工具、量具交给学生了。实际上这些工具、量具的移交,还包含着责任感培养和情感目标培养要求。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和保管好工具、量具,這也是钳工技能训练考核指标之一。这样,学生不但是工具、量具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管理者,更是一个责任主体,并贯穿钳工训练全过程。对于一人一柜的,我们每人发一把钥匙,实行个体管理考核。对多人共用一台(套)的,我们就将若干人分成一组,将钥匙交给组长,让所有的成员共同管理,实行团队管理考核,促使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养成。责、权、利明确了,学生“主人翁”精神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学生训练结束后,要求学生将使用过的工件、余料、工具、量具按规定摆放整齐,并要求学生对设备及时注上油。要求打扫卫生的学生将钳工桌清理干净,地面打扫干净,关好电风扇,关好电灯,关闭电源。最后由教师指导相关学生进行回收工具、量具,并对工具、量具进行擦拭和保养,规范摆放到指定位置。保证工具、量具的完好性,准确性。

五、分层要求、因材施训、提升技能

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需要存在差异,对此钳工技能训练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钳工技能训练中的“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钳工技能特色训练,学校钳工技能层次训练,培养“钳工小师傅”。第二个层次“班级骨干学生”训练,班级钳工技能层次,培养“班级骨干学生”。第三个层次是班级钳工技能常规训练,目的是共同提高。第四个层次是“技能差生”,老师直接指导,摘帽子训练。

第一个层次,在学校加工制造类班中,选拔有一定钳工素质的学生,组建钳工技能特色班,这批学生由老师直接培养,合格后再由他们协助指导其他同学。因此对他们的培训不仅要重视钳工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钳工技能训练中的细节和学习态度,要让他们具有“小老师”样,又不能太强势,自以为是,要具有一定处理后面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能力,更要有耐心和细心。由于班级人数太多,大多数班级50多人,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指导教师和“钳工小师傅”很难逐个讲授、指导。代师传艺主要是由首批“钳工小师傅”去协助指导教师培训“班级骨干学生”,“钳工小师傅”的培训虽然学生容易接受,但毕竟学生水平和经验有限。老师还是要注意关注他们的技能操作过程,一是要关注安全操作,二是要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他们的操作要定时检查,并适当予以评价,纠正问题,激发兴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钳工小师傅”不仅直接得到老师的指导,他们还多次参与指导其他学生,其钳工技能水平肯定会更强。

第二个层次,通过观察、了解各小组中表现为动做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好的学生作为“班级骨干学生”来培养。在训练中,给他们要求严格尺寸精度、加大操作难度,发挥他们的智能潜力,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去主动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从而使他们成为小组的“班级骨干学生”。当小组同学遇到各种问题时,大多数让他们的“班级骨干学生”给解决了。

第三个层次,对于没能参加到“钳工小师傅”、“班级骨干学生”这个批次的学生,主要由老师组织让他们进行钳工技能操作观摩,以便他们操作时能迅速上手。这是钳工技能操作的第三个层次,也表示要让所有学生完成本项目的钳工技能训练了。这时,由首批“钳工小师傅”为领头人,第二批“班级骨干学生”为主去指导第三批同学进行钳工技能操作了。第三个层次采用学生之间互相对比,互相指导的方法,使学生感到互相帮助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第四个层次,这批学生由老师直接指导,他们因体能和素质差,学习掌握钳工技能动作要领慢,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理,训练的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和分类指导,设法为“技能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受教。具体做法是:首先,搞清“技能差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其次,根据每个“技能差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再次,建立各个“技能差生”的个人进步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尽可能找其“闪光点”给予鼓励。“技能差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消除了原先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摘掉了“技能差生”的帽子。

六、总结

在现代化加工设备不断更新,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不断提高的现在,钳工加工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加工制造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钳工技能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长期的练习,但这种练习绝不应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而应当是在科学的指导下的最优练习法,教师应对整个练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要突破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的束缚并克服其弊端,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要做到熟而精。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培养出熟练的技术工人,为企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助中学[Z].

[2]2014年5月31日听课记录.全国中职教师旗舰总群.

[3]李华.钳工教学随笔[Z].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
高校摔跤专选课程分层教学的改革思路与研究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