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市文化工艺品行业浅析

2017-07-14刘炎

商情 2017年18期
关键词:开封市工艺品文化产业

刘炎

摘要:开封市又提出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与旅游业相伴随的文化工艺品产业对于古城开封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结合古城开封的实际情况对工艺品行业做了简要的行业分析,点出开封文化工艺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

关键词:开封市文化工艺品行业

一、引言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强盛的朝代,其经济、文化和社会都高度发达,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北宋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0%以上。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当时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据史料记载开封当时的人口数量超过一百万,在一千年以前这个数字是数十倍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开封也许很难回到一千年前的繁华,但是一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必定会为开封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目前开封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工艺品作为与旅游业相伴随的产业也就成了重点发展的产业,现在我们就对开封的文化产品行业情况进行分析。

二、宏观经济分析

在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的形势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新产品、新业态正在大量涌现,融合发展渐成趋势,继续深化改革也成为各方共识。第三产业增速较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1%,超过第二产业(47.1%)1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产业调整取得成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也明显快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提升和增速居前的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投入型发展经济进入到效率推动型发展经济阶段。

近年来,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顺应了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从近年发展来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势不可挡,表现出较强的抗衰性。2006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展较为平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比较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比重3.63%。现在,全国文化产业的企业数是91.8万,从业人员是1760万人,不包括个体户,资产总额已经超过10万亿。

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中原经济区(CPER)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开封文化产业发展已领跑河南。开封是文化资源大市,文化资源丰厚,历史遗存众多。新的历史时期下需要进一步深入发掘开封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和步伐,积极引导市场力量介入文化产业的培育、打造和转型升级,采取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开封文化产业快速崛起。开封市委市政府提出来“文化+”的发展战略,对文化产品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的开封,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各项政策的相继出台,也使得开封成为一片“宝地”,各大金融机构,地产商也纷纷涌进郑东汴西。文化工艺品行业发展存在巨大机遇。

三、中观行业分析

中国第三产业GDP占总国民生产总值过半,特别是文化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014年开封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9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55.2亿元,增长20.9%。全市有4A级旅游景区(点)7处,5A级旅游景区(点)1处。开封市的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旅游业带来的文化工艺品的销售。随着开封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工艺品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

相关调查显示:开封的旅游文化产品主要还是来自各地小商品的生产作坊,这对于开封市文化旅游市场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很多外地游客表示很多产品都是他们家乡设计和制造的,这就直接影响外地游客的消费量。开封市旅游景区售卖的文化工艺产品没有和开封深厚文化底蕴相结合,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大宋特色文化),开封市旅游景区售卖的文化工艺产品品种单一,样式落后,没有融入时代特色,导致文化工艺产品行业发展缓慢。

开封市依然主要利用传统的报纸、电视等手段宣传当地文化,对外宣传理念、宣传方式滞后,导致开封市文化影响力低。开封旅游业没有较好的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导致文化产品和旅游业发展遭遇瓶颈。

开封市文化旅游已经初成规模,并且由文化旅游带动的工艺品市场也具有相当的规模,如果在相关行业中注入新的活力,文化工艺品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具有前景的。

四、微观层面分析

开封市文化产品行业的趋于低层次的饱和状态的根本原因是开封的文化产品没有于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没有引入创新的元素。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对于文化元素并不或缺。把以宋朝为依托的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产品发掘出来,如果能把他们还原出来,加以现代工艺的制造,定能给开封的文化产工艺品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目前的开封文化产业是一个极其有前景的行业,作为旅游城市,年接待游客量近4000万,开封市的文化工艺品的消费者需求大量存在,特别是对于大宋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工艺品的需求量是惊人的。实地调查发现,开封市文化工艺品中最受欢迎的是清明上河图,约占工艺品销售的40%。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文化工艺品厂商应研究宋代的文化载体,发掘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产品,使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模式。一旦有适应现代人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被开发出来,进行推广获得成功,宋朝相关的文化产品必将大行其道,风靡市场。

猜你喜欢

开封市工艺品文化产业
两块木头
河南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开封市祥符区开展“消夏义诊送关爱”活动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