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7-07-14金俊芳常承秀朱惠英王新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槐防治技术病虫害

金俊芳++常承秀++朱惠英++王新东++张永强

摘要 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临夏地区危害国槐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包括国槐烂皮病、槐豆木虱、斑膜合垫盲蝽、槐蚜、槐花球蚧等,并针对各类病虫害的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林业从业者借鉴。

关键词 国槐;病虫害;防治技术;甘肃临夏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18-02

国槐是园林绿化、城乡绿化和公路绿化的重要树种。近年来,随着临夏州城镇化建设和公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国槐以其独有的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城镇、街道和公路绿化。然而,随着国槐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危害程度日益加剧,治理问题日渐突出。为此,笔者结合开展的《国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项目,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临夏地区国槐的主要病虫害,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

1 国槐烂皮病

1.1 危害

国槐烂皮病也称腐烂病,是由半知菌类镰刀菌Fusariu-m sp.和小穴壳菌Dothiorella sp.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该病危害国槐枝干,造成皮层纵向开裂、溃烂,树势衰弱,导致枝干或整株死亡。

1.2 症状

该病有2种症状类型:一是镰刀菌型腐烂病,危害二至四年生苗木主干和小枝,病斑多发生在剪口或坏死皮孔处,病斑初期呈浅黄褐色,近圆形,后扩展为梭型或环茎1周,长1~5 cm,黄褐色湿腐状,稍凹陷,有酒糟味;二是小穴壳菌型腐烂病,初期症状与镰刀菌型相似,但病斑颜色稍浅,且有紫褐色边缘,长可达20 cm以上,并可环割树干,后期病斑内长出许多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1.3 发病规律

镰刀菌型烂皮病在3月中旬至4月末为发病盛期。此时病害发展迅速,直径1~2 cm茎或枝可在15 d左右被病斑环切,5—6月病部产生近橘红色分生孢子座,6—7月病斑一般停止发展,并形成愈合组织,从孢子堆出现到病斑被愈合组织完全覆盖,需1个月左右。由小穴壳菌引起的腐烂病,发病较晚,病菌主要从断枝、残枝、叶蝉危害的伤口、死芽等处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

1.4 防治措施

1.4.1 营林措施。选择土壤和肥水条件好的立地环境;加强栽后管理。加强抚育管理,春、秋2季距地面1.0~1.5 m树干涂白,秋冬季剪除病枝、弱枝、老化枝及过密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菌源。对发病重的苗木及早进行截干;防止强度修剪,修剪后剪口涂5 °Bé石硫合剂;对苗木干部及伤口涂波尔多液或保护剂,防止病菌侵染。

1.4.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树干和大侧枝上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微湿为宜,每10 d喷1次,连喷3次。

1.4.3 苗木检疫。在调运国槐苗木时,严格检疫,对病苗进行消毒处理。栽植行道树时避免使用病苗。

2 槐豆木虱

2.1 危害

以成虫、若虫聚集于幼芽、嫩梢、叶片及始花期花序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皱缩反卷干枯,叶柄下垂提前脱落,新梢生长缓慢,抑制花序开花[2-4]。

2.2 生活史及习性

经多年连续观察,槐豆木虱在临夏州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国槐主干树皮缝内及树冠下杂草、落叶中越冬。翌年3 月下旬,当气温超过5 ℃时,越冬成虫在树冠外围的小枝上取食活动。若虫共5龄,第2代后出现世代交替。4月上旬越冬成虫产卵,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若蟲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2代卵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第2代若虫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第2代成虫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3代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第3代若虫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第3代成虫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第4代卵期,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4代若虫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第4代成虫期,10月下旬以成虫陆续越冬。

2.3 防治方法

2.3.1 化学防治。4月中旬越冬成虫产卵盛期和5月上旬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用2%阿维菌素乳油6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液剂2 000倍液或5%桉油精可溶液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3.2 物理防治。成虫大发生期(6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林间间隔15 m挂设黄色粘虫板诱杀,悬挂高度距地面2.0 m,方向为东/西[5]。

2.3.3 生物防治。槐豆木虱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5目8科17种及多种蜘蛛,其中异色瓢虫占瓢虫种群数量的80%以上。防治适期后,应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从而达到持续自然控制害虫发生的目的。

3 斑膜合垫盲蝽

3.1 危害

以成、若虫聚集于芽、嫩叶、顶梢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被害后叶面呈失绿斑点,叶片皱缩干枯,叶柄下垂提前脱落;新梢生长缓慢,抑制花序开花,树势削弱,是近年来临夏地区危害国槐的重要害虫之一[6]。

3.2 生活史及习性

在甘肃临夏1年发生1代,以卵在国槐一至二年生枝杈基部、老翘皮及伤痕处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取食叶芽、嫩叶及嫩梢;若虫共5龄,若虫期40~50 d。5月中下旬达孵化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以卵越冬。成虫喜阴湿,遇强烈振动后飞翔力很强,多群集于一至三年生萌芽枝条上、幼树基部和枝桠处的幼嫩部位危害。

3.3 防治方法

3.3.1 化学防治。若虫孵化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成虫羽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3.15%阿维·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任选其一,交替喷雾防治。

3.3.2 物理防治。入冬前涂白树干,结合冬季整形修剪,集中烧毁或深埋,清理越冬场所;大发生期(6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林间间隔15 m挂设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悬挂高度距地面3.0 m,方向为东南/西北[7]。

3.3.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迭球螋、泛稀姬蝽等天敌昆虫,从而达到持续自然控制害虫的发生。

4 槐蚜

4.1 危害

以成虫、若虫群集新梢吸食汁液,引起新梢弯曲、嫩叶卷缩、枝条生长不良。同时,其分泌物常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

4.2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6~17代,以无翅孤雌蚜、若蚜在背风、向阳处野苜蓿、野豌豆等的心叶及根茎交界处越冬。翌年3月在越冬寄主上大量繁殖,4月中下旬产生有翅孤雌蚜,形成第1次迁飞扩散高峰;5月末至6月初第2次迁飞;6月中下旬第3次迁飞;7月中下旬第4次迁飞;10月在国槐、刺槐新发嫩芽上繁殖危害,后逐渐产生翅芽迁飞到越冬寄主上繁殖、危害并越冬。

4.3 防治方法

4.3.1 化学防治。每年防治2次,第1次在6月上旬,第2 次在8月上旬若虫盛期,用40%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0.5%藜芦碱悬浮剂3 000倍液等化学药剂任选其一,交替喷雾防治。喷药程度要达到枝梢和叶片淋湿为止。

4.4.2 物理防治。休眠期彻底清除残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降低翌年虫口密度;5月下旬至9月中旬,间隔15 m,距地面2.5 m高度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

4.4.3 生物防治。林下种植红豆草等豆科植物,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天敌发生期勿用有伤天敌的农药,保护和利用迭球螋、瓢虫、草蛉、小花蝽、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

5 槐花球蚧

5.1 危害

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汁液,常造成国槐细枝枯死,削弱树势,甚至整株死亡[8-9]。

5.2 生活史及习性

在临夏州1年发生1代,以2 龄若虫在一至二年生枝条下方、分杈或裂縫处群聚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出蛰危害,此时雌雄分化明显。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雌虫脱皮变为成虫,达到危害高峰。5月上旬雄虫羽化,雌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达到产卵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上旬若虫孵化后,迁移至枝梢和叶背主脉两侧固定刺吸危害。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叶脱落前2龄若虫陆续迁至枝条下方固着越冬。

5.3 防治方法

5.3.1 化学防治。若虫出蛰后和若虫涌散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 倍液、3%噻虫啉乳油2 0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粒剂2 500 倍液等化学药剂任选其一,交替喷雾防治,每隔1周喷1 次,连续2~3次。喷药要均匀周到,特别注意喷叶背面[9-10]。

5.3.2 物理防治。入冬前结合修剪,剪除蚧虫危害枯死枝,集中烧毁或深埋,降低翌年虫口密度。

5.3.3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6 参考文献

[1] 蔡兆炜,邳学杰,郭韦韦.国槐烂皮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2016(5):10-12.

[2] 杨友兰,王红武,吕小虎.槐豆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2002(6):433-436.

[3] 沈平,常承秀,张永强,等.槐豆木虱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J].甘肃林业科技,2008(1):30-32.

[4] 陈阿兰.西宁地区槐豆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8):17299-17300.

[5] 常承秀,朱惠英,张永强,等.黄板对槐豆木虱成虫的田间诱杀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118.

[6] 王新东,常承秀,朱惠英,等.斑膜合垫盲蝽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175.

[7] 邓刚,王新东,张永强,等.黄板对斑膜合垫盲蝽成虫的诱捕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45.

[8] 王凤英,张闯令,李绪选.槐花球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7(4):56-57.

[9] 朱惠英,王新东,常承秀,等.槐花球蚧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13(7):40-41.

[10] 韩英.槐花球蚧防治效果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3(1):63-64.

猜你喜欢

国槐防治技术病虫害
国槐之魂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咏国槐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首善街的国槐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