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真爱
2017-07-14黎晓莉
黎晓莉
【摘要】文章从幼儿园教育案例引出对幼儿真爱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爱的特征,包括广泛性、引导性、理智性,最后指出培養幼儿教师教育爱的理念和能力:一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领域;二要注重专业修养的学习和完善,不断提升教育爱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爱;特征;理念;幼儿教师;能力
在南京一家非常有名气的幼儿园,一个小班的小朋友在美术课上不小心打泼了一杯洗笔的水,立刻上来三位教师,把小朋友扒拉到一边:“宝贝,请你站过来!”三位教师又是拖地又是擦桌子又是折腾小朋友的身上,搞了半天弄干净了,说:“宝贝,请你回来吧。”一堂中班幼儿踢沙袋的体育课上,八位男教师在那儿陪练,每位男教师提个小筐,就为了来回运送小朋友从这边踢到那边的沙袋。
以上是许卓娅教授在深圳的一次讲座上带来的真实案例。近几年,幼儿园虐童事件随见媒体报端,触目惊心的事实让社会各界发出强烈的呼声——“教师要关爱幼儿”。平日在幼儿园的宣传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给孩子真爱。看似波澜不惊的一句话常常令人怦然心动。什么是真爱?上例中对小朋友百般呵护的“服务到位”是真爱吗? 与父母相比,幼儿教师的爱有何不同?
“教育总根于爱。”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理智的、高层次的爱,它比母爱更真诚,更具理性,更富教育性,所以俗称教育爱。教育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指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幼儿,启迪幼儿,引导幼儿,教育幼儿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的教育爱对他们尤其重要。
一、幼儿教师的教育爱具备的特征
(一)教育爱的广泛性
教育爱要求教师不是对个别幼儿的爱,也不是对少数某类幼儿的爱,而是平等地关爱全体幼儿。幼儿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是有社会使命感的职业。在个人生活中,幼儿教师可以有个人的喜恶偏好,但在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上,教师的教育爱应该像阳光雨露般滋润每一棵禾苗,公平地洒遍每一个幼儿的心田,要对每一个幼儿都寄予热忱的期望,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才能体现教育爱的伟大。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幼儿园的绘画课上,一个乖巧漂亮的小女孩向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微笑着抚摸小女孩的头,连声说:“真好看!老师很喜欢。”而另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见状,也兴冲冲地递上自己的作品,不知是不是小男孩刚惹过教师生气还是其他原因,教师嫌恶地把脸扭向一边,不耐烦地对小男孩说:“快回到位子上坐好!”教育爱要求教师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特别是不歧视那些有缺点和接受能力差的“难看”幼儿。其实,越是“难看”的幼儿,教师越需要亲近他们,爱抚他们。对于“难看”的幼儿,教育爱要求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怀着真挚的感情,乐于观察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难看”的幼儿,教师也只有真心实意地亲近他们,才能了解他们产生各种行为问题的真实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扬长补短,发挥教育的功效。
(二)教育爱的引导性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要具有教育意义,要体现对幼儿发展的良好期待和对幼儿良好的教育引导。教师对幼儿的爱,应当同合理的要求引导相结合。幼儿园一天下午的建筑游戏活动中,大部分小朋友都在专心致志地搭自己的“高楼”“大桥”,一个小男孩在其中来回穿梭,拿走这个小朋友的积木,踢翻那个小朋友的房子……小朋友纷纷向教师告状。教师不以为然地说:“别理他,他折腾一会儿就好了……”对案例中这个不受控制、专搞破坏行为的小男孩,看似教师很宽容,但在教育当中不去有力抑制和消除幼儿自身的不良因素,这种不加引导的放任、只求息事宁人的态度,实际上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爱使教师在爱幼儿的同时总是有意识地向幼儿进行着各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多方面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三)教育爱的理智性
教育爱的理智性,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爱应该是理性和明智的,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着想的,而不应是盲目的爱的包围。那种出于爱幼儿的良好愿望而代替幼儿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都不是真正的爱。文章开头那种对幼儿无微不至的“服务到位”,实际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发展的机会,是缺乏理性的。这种爱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而且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
理智的爱不仅在于给予幼儿关心爱护,它必须以爱为基础来促进幼儿向着自立自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幼儿教师教育爱的理念和能力
(一)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领域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幼儿为本”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为幼儿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爱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感呵护,教育爱是一种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它在本质上就是要求教师站在幼儿未来发展的角度,从幼儿一生受益的角度去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此引领自己的工作,就需要将这种理念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领域。2013年春天,笔者在长沙一家幼儿园实践学习,在幼儿园大班观察到这样一件事:那天下午是户外活动后吃水果,该幼儿园吃水果有时是统一规定的一种,有时是有限的种类自选,最先排队的小朋友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那天恰逢水果自选。吃水果前所有小朋友都要去洗手,一位小朋友在后面慢吞吞的,领水果时排到最后,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水果。当时看到小朋友眼泪汪汪委屈又无助的样子,笔者就猜想教师会不会帮他换一下,可是没有……吃完水果后当所有小朋友坐在一起时,教师谈到了这件事,当时教师说了这样几句话:“自己想要某样东西,就一定要学会自己去争取,在外面别人不会像爸爸妈妈那样,把你喜欢的东西留着或送到你面前,长大以后到社会上生活,也没有人总是让着你。”停了一会儿,教师又问:“那明天老师发水果,你能不能早点来排队?”那位小朋友含着泪点点头。在简单的吃水果的生活环节,这位教师选择了看上去似乎有点薄情的教育方式,却恰恰体现了教师深沉的教育爱。
把“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教师就需要带着理性的思考,需要对教育、对幼儿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如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自己吃饭、穿衣、自己上厕所等自理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启发幼儿独立思考,有困难自己多动脑筋,尽量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自由活动时,鼓励幼儿自己设计游戏,自己想出办法来玩,主动去与别人交往;等等。有了这样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教育爱的强大功能。
(二)注重专业修养的学习和完善,不断提升教育爱的能力
教育爱是一项策略,是一项艺术,也是教师专业修养的具体体现。由于专业修养和教育实践经验所限,大部分幼儿教师在教育爱的能力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幼儿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平时潜下心来多看一些关于幼儿发展和人文修养的书籍,要注重自身专业修养的提高。幼儿教师除了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更要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同时在工作中注意反思,不断从有益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自身行为进行质疑、分析、重构,总结教育爱的得失,提升教育愛的能力。
同样是笔者在一个幼儿园大班观察到的案例:一位小男孩在户外活动时把衣服丢了,可他记得衣服放到篮子里了,至于什么样的篮子,哪个班的篮子,他都没有印象。教师在整个幼儿园十几个班找了个遍,千辛万苦终于在其他班将小男孩的衣服找到了。看上去这是一个能足够反映教师工作耐心和责任心的例子,事情到此似乎就可以结束了,但接下来教师利用这个事情安排了一次午后谈话。教师首先向小朋友讲述她找这件衣服千辛万苦的过程,然后话锋一转:我们怎样避免自己的粗枝大叶而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痛苦,随后也向小朋友详细告知了本班衣篮的颜色、样式、标志,以后再也不要把衣服乱放。
教师在小男孩丢衣服的问题上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能从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抓住教育的契机,达到引导幼儿发展的目的,担负起教育者应有的责任,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敏锐和深厚的人文修养。这样的教育充满智慧,蕴含着满满的爱,也会收到好的教育效益。
总之,教师对幼儿的爱不仅基于感情,也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教育爱是教师的职业需要,是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它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对于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广大幼教工作者切实践行教育爱,把教育爱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做爱的表面工作,“给孩子真爱”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秦元东.教育爱赋予教师“魔力”[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5(05):6-7.
[2]侯娟珍.教育总根于爱——试谈幼儿教师的教育爱[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61-163.
[3]谢桂新,柳海民.教育爱的新视界[J].教育科学,2011,27(03):17-23.
[4]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